APP下载

新闻编辑部智媒化发展的进路

2020-12-06

视听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编辑部智能

蒋 琳

古往今来,当人类秉持信息、知识或者文化传承的认识框架集中表现为通过语言交流的个体能力实现传承时,“技术已经塑造了一个无孔不入的世界,这个世界遵从技术自身的规律,并已抛弃了所有的传统”[1],向着“机器智慧”的方向不断前进。如今,从“中央厨房”到“媒体大脑”,从“现场云”到“AI主播”,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编辑部已然被“智能编辑部”所取代,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成为整体经济产业变革的核心,还把“神经元”延伸至新闻传播的各个链条,推动新闻编辑部在融合与再造过程中向智媒化转型升级,快速地迈进开放式人机交互协同的智媒化生存时代。

一、新闻编辑部的智媒化转型

Future Today Institute发布的《2019趋势报告:新闻业、媒体与技术》指出,未来我们将开始向“运算与连接式设备”时代过渡的转变。[2]时下,CNN、纽约时报、人民日报等国内外多家媒体纷纷宣布建成智能编辑部,表明智媒化发展进入深水区,正沿着组织关系、运作机制、新闻产品三个维度逐步转型。

(一)组织关系形态重组:协同群组大编辑部

传统语境中,新闻编辑部往往是物理空间隔离状态下工作链条咬合较为弱化的组织形态,严重阻碍了智能新闻产出的速度。为此,现在编辑部工作空间结构打破区间隔离,施行全媒体编辑调度中心对报道资源和渠道统一管理和分发。在机器人写稿、AI主播等智能技术相对成熟应用的条件下,编辑部还重新规划编辑记者工作范畴,让人工采编专注于通讯、深度报道、非虚构写作类的报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正如纽约新闻协会的组织总监纳斯塔兰·莫希特所说,“在排版、印刷、生产和发行方面,很多功能都已被新的科技所取代。”[3]这种取代不是谁排除谁,替换掉谁,而是更为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以广州日报社为例,2014年12月推出全国首个“中央编辑部”后,把新媒体编辑团队与纸媒编辑团队集中办公统一调配,通过应用云技术,充分运用短视频、VR、H5等新媒体手法传播主流声音,实现了“报+网+端+微+库(智库)+院(数据研究院)”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强化了融合媒体采编中心指挥中枢的作用,提升了技术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人员组织上,在智能技术发展的今天,跨域式相互嵌套的大编辑部群组结构正在成为编辑部凝聚合力生产新闻的主流模式。像纽约时报组建了摄影、互动和数字化设计等方面的大型专家团队,正从纯粹的集中化模式向嵌入式模式转型。比团队更具工程色彩的是,编辑部成员越来越趋于数据抓取、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传达等专业化岗位的设置。现在计算机学科人员与记者一起工作成为常态,他们不仅参加新闻生产,还进行业务创新和学术研究。此外,为了寻求会员收入,利用算法寻找可以合作的PGC和UGC,出现了会员编辑;为了覆盖所有终端平台,找到受众喜欢的方式并与之互动,出现了受众编辑;为了准确把握现有业务与市场的结合点,树立媒体品牌,出现了产品经理等新工种。编辑部内,所有这些新加入的工作内容看似新颖,实则应势而生,均在数据挖掘和开发上下足了功夫。管理科学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适的组织结构。”[4]新闻编辑部这种开放式融合的大编辑组织形态使无缝衔接、整体协调运作成为可能,通过群策群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建立一个并行处理系统,优化生产,完善管理。

(二)运作机制一体化升维:自动化扩张与体系聚合

1.自动化全流程渗透。新闻生产流程涉及策划、信息搜集、采写、编辑、分发等环节。众多新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精简了新闻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如信息收集领域,运用DGC(数据生产内容)完成数据采集与加工,弥补了小样本调查无法全面掌握客观事物本质的缺陷,帮助记者筛选新闻素材;编辑方面,自动编辑软件可自动生成编辑文本,快捷方便;分发环节,算法推荐使得个性化信息推送满足受众细分化需求。另外,“AI谣言粉碎机”、人脸识别事实核查、机器语义辨识管理评论区等,大大提高新闻传播管控水平。智能新闻生产覆盖全流程,将弥补编辑记者时间和空间上工作的局限性,打破传统新闻运作思维。

2.体系聚合,共向发展。破解媒体深度融合再造人机协同的生产平台,提升整体传播力的难题,需要在一定技术系统下平衡与协调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构成技术体系、人工体系、业务体系、用户体系的聚合,支撑一体化发展。这里的技术体系,就是基于AI、音视频处理系统、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融合平台;人工体系强调的是记者编辑在自动化新闻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毕竟机器生产是冰冷的新闻,新闻的温度和立意把控等需要真正的人来决定与调配;业务体系是保障新闻采编播录评等环节的高质量产出;用户体系则是要能确立用户和内容之间的匹配关系,掌握用户画像,激发用户互动热情,建立情感链接。四种体系相互黏合,又相互依存。某种程度上,现在编辑部已积极调整一体化体系的共向机制,让机器在台前表演,编辑记者在幕后调控,满足受众所需的新闻人—机器—用户勾连成体的圈层传播。

(三)内容产品创制加码:花式表达、全息化及交互化

1.视觉场景的花式表达。如果说智能技术是新闻生产的硬件,媒体间比拼的是谁用的黑科技先进,那么花式表达则比的不只是谁的技术娴熟,更是谁的产品有创新,有格局。近两年AI主播爆发,光明日报有“AI小明”,封面新闻有“AI小封”,新华社全球首家3D版AI合成主播亮相2020年两会,更是让人惊叹机器人主播的逼真与表达功力,另外5G+8K+卫星领航、VR发力,3D动画、有声漫画成为亮点,H5新闻争奇斗艳,使新闻报道异彩纷呈。因此,智能科技已然改变编辑记者的日常生活,实行个性化生产、可视化传播和场景制造会使智能新闻生产更有活力,更有效力。

2.沉浸全息化。当VR新闻、网络直播以及被称为未来交互终极形态的扩展现实(XR)等层出不穷的全息传播技术形态开始走进新闻编辑部,新闻已经将人与现场紧密地通过近乎真实的场景连接起来,互为沉浸。新闻即体验,所见即所发生。智能技术引发的沉浸传播所实现的理想效果是让人看不到、摸不到、感觉不到的超越时空的泛在体验。[5]就像纽约时报在危地马拉Fuego火山喷发的报道中使用的“3D新闻”,读者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R装置将3D图像投射到自己的房间里,还可以在那片虚拟“废墟”中来回走动、穿梭其间,完全是置身其中的身体感知。在沉浸时空,新闻把所有过去、现在即未来的媒介符号元素融为一体,引领着内容产品走向融合再造的高级形态。

3.传播交互化。新闻交互传播鼓励受众参与新闻内容的制作,并通过受众“玩”的自主探索强化媒体机构与受众黏性。可以看到,现在新闻游戏化味道逐渐浓郁。比如南华早报在《连结中国与欧洲》的报道页面里,设计了向下滚动鼠标就能发动从义乌到伦敦的“数字火车”的环节,左侧的窗口会一路显示相应站点的地理、人文信息,让读者抢先过把搭火车去欧洲的瘾。当然还有依托真实事件和社会问题,为玩家设计场景,提供虚拟体验的新闻游戏。在移动优先的报道战略下,用动图、游戏、翻页、故事设计等娱乐式手段传播新闻会释放巨大潜能,推进报道形态革新。

二、新闻编辑部智媒化生态重构

从媒介变迁史的角度来看,智媒化不只是一种技术性描述,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对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强力渗透和影响。处于万物互联情景中的新闻编辑部整体生态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进程中趋于重构。

(一)技术依赖与群体智能的碰撞

1.机器依赖,高效化生产。人工智能由早期的机器定理证明、LISP表处理语言发展到现在的深度学习模型,智能迭代升级处理信息的理念已经深入编辑部的指导方针。机器代替人成为新闻生产的主角,意味着未来机器生产新闻将成为常态,而新闻生产时效性亦会从分钟过渡到“秒”。像新华社快笔小新3-5秒钟即可生成文字稿件,得以解放相关员工20%的时间。视频生成方面,2019年国庆阅兵央视新闻的AI剪辑使观众可以在20多秒内看到现场导演切换剪辑的每个方队、方阵的画面,1-3分钟就能出片。高效化信息生产的增强,无疑会带来海量信息和内容生态的多样繁荣。

2.群体智能的合作互动。人工智能技术使传统媒体时代一人完成整个新闻报道环节的境况鲜有存在。由于智能体的构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编辑部更强调在人和智能机器之间组成新型的智慧群体,引入专家、研发、制作、经营等多方人员充分发挥群体智能优势,使得人机之间劣势互补,优势增强,用极客的创造力生产制作新闻。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的核心能力,新闻编辑部还与科技公司团队跨域合作。这表明群体团结协作能整合人与机器的力量实现智能流动。

3.权力让渡下的再分配。记者编辑是传统编辑部中信息权力主体,但是当信息的采写权、编辑权、分发权大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的自主权力将被大大减低,由此导致权力的再分配。这种分配是职业权力的博弈与协调。在经历过前几年很多新闻工作者深陷职业危机阵痛后,人们已经意识到机器只是在强化人类的工作成果,让报道变得更加个性化,任何时候都不会取代一个“人”的作用。恰如西北大学助理教授Nicholas Diakopoulos在其新著《自动新世界:算法如何改写媒体》中表明的:即使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仍然会存在很多人类新闻工作者,但是,这些人的工作、角色以及工作内容都会有所改变。[6]编辑记者必将适应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业。

(二)愉悦的泛在化与价值传达的蜕变

1.愉悦无处不在,创新新闻叙事。“无所不在”,即为泛在。一直以来新闻媒体侧重用户注意力的争夺。随着视觉传播的崛起,新闻编辑部加强了用图画、图像、GIF、穿戴式设备、VR摄像机等元素对信息加以抽象、分类的编排,重新界定数据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改变报道话语方式,确保新闻议题的深入浅出,受众喜闻乐见,增强体验。较之传统新闻报道形式,在娱乐、放松状态下浏览新闻,参与叙事,能让用户更真切地体会到新闻事实里的真实状况。新闻报道将愉悦收看引入信息产品的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的完美结合,或成为一种新型的“艺术科学”。[7]

2.价值传达的情感交融与定制传播。长期以来,新闻报道的金科玉律里强调客观性,认为情感有害新闻本质,然而,新闻实践中新闻人经常纠结于主客观之间。进入Web2.0后,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涌现,信息传受几乎成为受众生活本身,新闻编辑部已经重新评估情感在新闻中的作用与功能。在终端泛媒化的包围下,把新闻情感与用户情感的交互融入新闻内容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手段。学者张志安提出“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的混合情感传播模式”,就是对新闻编辑部生产指向由严肃转向情感报道的学术诠释。当然新闻不是文学创作,情感如何表达,如何掌握度,避免煽情、滥情是编辑部融合再造时必须深思的问题。

(三)平台博弈与信息边界

网络对新闻传播发展的一个显著影响是社交媒体和科技公司促使新闻生产与新闻分发两者进行分离。凭借其强大的用户群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国内外平台型媒体顺势而起,尽管他们不生产新闻却依靠算法技术拥有庞大的新闻分发渠道,这种技术性的反馈回路,具有极强的媒体聚合效应,于是,分发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力形态正逐步拓展业务,通过为专业媒体提供技术支持制造涉足新闻领域的机会,比如谷歌推出的项目News Lab提供谷歌地图、Google 云计算数据库以及谷歌搜索等多项产品,可以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利用程序、数据和其他资源提升新闻报道水平。

现在是共享经济时代,平台型媒体与专业媒体的竞合渐成共识。对于专业媒体编辑部而言,平台型媒体在技术与渠道上的优势并不利于专业媒体的开疆拓土,甚至需要依附于平台型媒体的技术保护下实现智能编辑部的运行,由此,专业媒体新闻编辑部的竞争压力与生存压力同在,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也会遭遇“黑箱”“信息茧房”与隐私泄露的风险。毕竟Facebook在2018年深陷数据泄露丑闻,不得不让专业媒体编辑部警惕算法垄断正处于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和美誉度的危机,在数字档案的背后一切皆可量化有可能导致机器偏见和歧视引发新闻鄙视效应,带来数据安全的忧思。安德鲁·芬伯格指出,“作为一个世界,技术形塑着他们的栖居者。”[8]智媒化建设中,无论是平台型媒体编辑部,还是专业媒体编辑部,只要身处新闻业,就必须把建构和谐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为己任,在慎用技术的同时,营造尊重平等的生态伦理环境。

三、新闻编辑部智媒化生存的调适:追求人与机器的共同进化

当新的科技革命极大地为人类文明提供动力时,机器的智能与人脑的知识力量将把新闻业变成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复杂的巨系统。有学者概括未来的6G愿景为“智慧连接、深度连接、全息连接和泛在连接”[9]。可以预见,所有的这些连接都是建立在人与机器的共生与进化之中。不过,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新闻业的业务版图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其承担新闻传播中枢作用的新闻编辑部仍须坚守公共性和专业性。只是智媒时期新闻编辑部的公共性是建立在最大范畴的“网民参与中心”基础上,用智能方法贴近群众,以公共服务为目标的公共性,而专业性则是以客观性为基点,发挥机器智能的作用,做好阐释者、监督者和引导者。未来新闻编辑部的智媒化发展应把作为主体性的“人”的职责发挥出来,坚守新闻行业规范和准则底线。

一是巩固新闻的“透明性”原则。透明性指的是新闻采集、组织和传播相关内容对公众公开,让新闻编辑室的工作流程有机会被他者监督与批评。透过开放透明的传播体系,公众可以参与讨论新闻报道的实践标准,可以避免人工智能应用时导致的数据或被操纵,或产生偏见,防止“技术中立”和“算法科学”说辞下对数据私用的合理性背书,降低用户对媒体的信任。

二是加强人机合作的纠偏和核查。当前,机器引发的deepfakenews严重扰乱新闻秩序,“AI换脸”强力冲击着新闻真实性的生命之源,虽然算法和数据本身不会造假,但对于新闻编辑部而言,杜绝个别传者无意识造假和故意造假,揭露假新闻,维护媒介形象,保持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却是媒体生存的根本。为此,新闻编辑部必须提高检验深度伪造的能力,扩建防伪技术库,提高记者编辑的数字素养,提升信息辨别和判断能力,以便进行实时核查,确保新闻本真。

三是增进智媒的人文性。人工智能科学家库兹韦尔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要让机器能够处理诸如个人情感、社会关系甚至人类信仰等复杂的人文问题。只有能够处理人文问题的人工智能,才有资格被称为“超级智能”。[10]智能技术向媒体赋能,人类文明中的人文精神亦应赋能于机器,尤其是给予智能新闻产品对社会人的关心、关爱、体贴和尊重。新闻报道中,编辑记者操作智媒时要注意对人、事、物的观照,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合理地让智能增添人文色彩,用文化思维打造优质自动化新闻,用人文气息提升智能新闻的价值高度。

四是深耕新闻编辑部的人力资源。从学科背景来说,大多新闻工作者是文科生,计算机知识、统计知识和数学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智媒体多偏向计算科学,是典型的工程学科,因而对知识性的要求侧重计算与新闻学科的交融,这就需要编辑部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实现文理科知识的跨学科应用。在美国传媒人才市场上,对从业者多媒体技能,包括全媒体采编、操作编辑部多种软硬件设备、大数据分析、网络开发及受众分析等的要求愈发广泛及详尽。今后,编辑部人员需要接受技术型素质培训,确保跟上传媒人才市场发展的智媒潮流。

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吴军认为,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最初受益的都是发展它、使用它的人,而远离它、拒绝接受它的人,在很长时间里都将是迷茫的一代。[11]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而至,新闻编辑部要能明确发展方向,聚焦传播经验,释放人的潜能,提升人的效率,促使人与智能机器内在差异的全面进步,通过构建自由联合共同体推动新闻业走向人机共同进化的超智媒图景。

注释:

[1][美]兰登·温纳.自主性技术:作为政治思想主题的失控技术[M].杨海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2.

[2] RUC新闻坊.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现实?什么将影响媒体的未来[EB/OL].http://www.sohu.com/a/271072726_649502.

[3]纽约时报:机器人记者正在迅速崛起 [EB/OL].腾讯科技 ,编译 . https://tech.qq.com/a/20190207/003949.htm.

[4]许庆瑞.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4.

[5]李沁.沉浸新闻模式:无界时空的全民狂欢[J].现代传播,2017(7).

[6]全媒派 .还在说 AI将会取代内容工作者?人机协同了解一下 [EB/OL].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 3MzQ1MzQzNA==&mid=2656951891&idx=1&sn=e8a8ac9fd93ce14587d086126e2cd659&scene=0#wechat_redirect.

[7]常江.图绘新闻:信息可视化与编辑室内的理念冲突[J].编辑之友,2018(5).

[8] [美]安德鲁·芬伯格.在理性与经验之间:论技术与现代性[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5:88.

[9]赵亚军 ,郁光辉 ,徐汉青 .6G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vision, challenges, and key technologies [EB/OL].http:// 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I/doi/10.1360/N112019-00033?slug=abstract.

[10]林永青.人工智能来了,无须再为社会科学辩护[J].金融博览,2018 (2).

[11]吴军.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369.

猜你喜欢

编辑部智能
编辑部的搞笑日常
智能制造 反思与期望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烹饪机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