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新古典主义音乐
2020-12-05师嵘中北大学
◎ 师嵘 (中北大学)
正如凯勒所说:“新古典主义充分压倒了表现主义,而又富有表现力”。虽然这一场名为“回到巴赫”的音乐运动很容易使人想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那个年代的形式与风格。但新古典主义音乐并不在于对传统的完全复制,而是一个全新的定义,是一场否定浪漫晚期过分的表现与幻想的运动,可以说新古典主义是对晚期浪漫主义的抵抗。其重点不旨在消除一切表现力,更多的是在提炼与约束,它要求客观的表现音乐,将音乐控制在乐曲本身而非演奏家或是借助音乐以外的工具。本文通过对新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整理,以获得对本音乐流派更清晰的认知。
一、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起始与风格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争所带来的突变有关。经过战争的洗礼,人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社会极度动荡不安。
残酷的战争及社会现实粉碎了生活在这一时期人们的幻想,进而反映到了思想中去,使他们对音乐等艺术方面的要求产生变化。如晚期浪漫主义那样夸张且极端的表现方式,令听众感到厌烦与不适,因此极力想要做出改变。于是朴素理智的风格逐渐替代晚期浪漫音乐的华丽,成为那个时代的思想潮流。不仅是音乐,在建筑、绘画等方面人们也逐渐摒弃了之前浮夸的风格。
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又具有必然性,经过长期浮华且宏伟音乐的洗礼,作曲家也早已厌倦,战争只是作为导火索打响了改革的第一枪。
与此同时,西方音乐涌现出实验性音乐、序列音乐等多种因时代变化而产生的音乐流派及作曲技法,并且新的美学观念和思维也在不断发展。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新古典主义音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影响最大的音乐流派,许多作曲家都受到了其思潮的影响,并创作出大批优秀的作品。
在美学思想上,新古典主义音乐否定了之前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以及由此演变而来的夸张的表现方式。主张应“回到古典”“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采取“艺术至上”的立场。并认为作曲家应该放下自我,将古典均衡平整的作曲方式,用现代的手法客观的呈现给听众。
新古典主义在整体风格上追求均衡、完美以及相对稳定,反对过度的情感表现和演奏家强烈的个人主观意识,追求理性、适度的感情,主张创作出结构严谨、客观理性的音乐;在体裁上偏爱浪漫主义以前的音乐体裁,如组曲、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恰空等。
新古典主义提倡“纯音乐”,试图把听众的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强调音乐自身的表现力,而非音乐以外的其他关注点,如标题。因此,一般来讲,新古典主义更偏重于器乐体裁作品的音乐创作,而非浪漫主义时期那么重视声乐。
二、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各国代表人物及作品
新古典主义的浪潮始于斯特拉文斯基发表在英国杂志上"回到巴赫"这一宣言之后。
斯特拉文斯基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音乐最早的倡导者及实践者,他也是新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并且对很多优秀的现代作曲家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一)俄国
根据众多文献的叙述,新古典主义的起点源于斯特拉文斯基,而他本人也是由早期的俄罗斯风格转到了中期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创作上来,并且在他5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占到了31年之多。
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当属他的芭蕾舞剧《普契涅拉》,这部舞剧的首演也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音乐运动的开始,之后斯特拉文斯基又相继创作了《俄狄浦斯王》、《诗篇交响曲》、《仙女之吻》和《钢琴协奏曲》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最后则以《浪子的生涯》结束了他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这些作品在力图寻找古典音乐风格影子的同时,采用现代的处理手法,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
在这一时期,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大都显得冷漠、理智、客观,使得古典与现代元素得以结合碰撞。
(二)意大利
受到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新古典主义音乐早期的另一位先驱——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则是最早摆脱了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并开始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创造的作曲家。他所认为的新古典主义,就是发扬、选择和运用经验的全部成果,并把这些成果体现为坚实而优美的形式。他的思想进而影响到兴德米特等年轻一代作曲家,从而又催生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
在这一时期,布索尼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喜剧序曲》、《钢琴小奏鸣曲》等富有新古典主义特色的作品。笔者作为钢琴专业学生,曾欣赏过布索尼改编巴赫《恰空舞曲》的钢琴曲。在曲目中可以听到属于巴赫或者属于古典时期的熟悉的节奏、旋律,但又会在下一秒切换的毫无踪迹,像是巴赫及古典时期与现代的一种碰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时其作曲方式又与古典不完全相似,作品中出现了很多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和弦、和声、节奏型,更采用了大量的八度、音阶、大跳、琶音等,甚至于力度、音色等方面的诠释也完全不同于古典、巴赫那个时代。可见虽然本作品承袭古典巴赫时期,但实则并不是完全的照搬,而是融合了现代钢琴技术与演奏方法的新作品。
(三)法国
受到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也掀起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热潮。由诗人让·科克托领导的作曲家——史称法国“六人团”,他们反对浪漫主义,推崇新古典主义,主张减少过多的情感表现,而将精力集中于音乐本身,追求明快简洁的风格。其中奥涅格早期所写的《弦乐四重奏》和《第一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后期的《室内协奏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等作品,在音乐的观念和结构上都存在很明显的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特色。
奥涅格共创作出三首弦乐四重奏,其中第一弦乐四重奏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及一把大提琴组成。本曲的开篇是长时间的不协和音程、和弦,且旋律性不强,整体的戏剧性和冲突性很强,完全没有了之前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旋律线条及赏心悦目。全曲充斥着紧张不安,小提琴尖锐的声音以及中提琴大提琴与之形成的不和谐,使初听者难以接受。
音乐作为意识形态,反映着此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思想潮流。虽然有时在乐曲风格上并不与自身的审美相符合,但音乐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层次之美,“存在即合理”,所以听者也要尝试着了解和接受。
(四)德国
受到布索尼影响的兴德米特,作为新古典主义在德国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吸取了巴洛克音乐中的精华,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兴德米特在原先和声体系的基础上自行创立了一套新的体系,但他并没有抛弃传统的调式调性及和声曲式,只是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法和方式,将擅长的古典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了一起。
兴德米特作于1938年的《画家马蒂斯》是他最具代表的作品,音乐开场描绘的出的场景是宏大的,管乐的出现更使人有一种置身仙境之感。随后,属于20世纪现代音乐的大量不协和音程及和弦的奏出,使音乐演变的紧迫与危险。虽然这部作品本身是一部歌剧,但管弦乐队也为之后主题的进入做了很好的铺垫。但由于《画家马蒂斯》内容涉及批判当时在德国掌权的纳粹政府,因而遭到了禁演。
它像是以和谐、规则主导的主流音乐世界的另一面,是音乐世界中的“非主流”。兴德米特的新古典主义音乐具有特殊的实验性,能够给人以神秘的体验,因而也成为了德国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
虽然类似的曲目对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是一个具有一定欣赏难度的作品,但却是充满思想与创意的伟大之作。
(五)匈牙利
成名于20世纪20年代的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虽然属于新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色彩,在一些作曲的方式方法上有着极为相似的手法。巴托克吸取了之前匈牙利音乐的精华,但不是简单地搬用,而是把调性、节奏、曲调等要素加以分解,细致地融合到自己独特的音乐中去,并且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调式调性体系,创造出拥有个人独特风格的音乐。巴托克不仅很好的展示了民族民间的音乐,展示了属于自己国家的音乐魅力,而且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新古典主义音乐做出贡献。
例如巴托克创作于1918年的《十五首匈牙利农民歌曲》是以匈牙利古老的四首曲调开头的,之后采用了变奏的曲式结构。
其中的不协和音程依然大篇幅存在,但并不影响听者感受这部作品的美,一种存在于不协和之上的美,一种融合了民族、古典、现代的美。
巴托克是一位对自己音乐理念无比坚持的作曲家,也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才将匈牙利民族的与新古典主义结合的淋漓精致。本作品已经超越了其艺术歌曲的本质,前奏部分的匈牙利民间曲调已让人不得不感叹于这位作曲大师高超的作曲技艺。
结 语
综上所述,新古典主义音乐作为20世纪中一个重要的音乐流派,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萌芽,并迅速发展流行,逐渐扩散至全球多国,影响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作曲家,催生出很多符合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及人们思想的优秀音乐作品,洗刷掉浪漫时期的浮夸与华丽,只留下干净纯粹的“纯音乐”供听众欣赏。
对新古典主义的理解,不能单单的解读为完全回溯到古典,而是要结合“新”来进行理解,它不仅是对古典风格和特征的复兴,更重要的是在于对走向极端的放纵无节的风格进行的有力反击。
新古典主义音乐产生于那个年代也代表着那个年代丰富的音乐思潮。通过作曲家精湛的手法,使得人们可以欣赏到更多优秀的音乐,留下了具有社会烙印的独特作品,为音乐多元化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