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浒传》里寻茶趣

2020-12-05林长华

养生月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茶坊茶事茶客

林长华

茶是一味传统中药,也是古今的国饮,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茶的药用价值,并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述。对于有数十年茶龄的老茶客,自然对名著中不少生动有趣的茶事描写十分关注。

要说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茶文化描写,过去大多提及《红楼梦》。近来重读《水浒传》,发现其中也有不少当时的茶文化风情,从而学习到不少茶文化知识。

《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写到:“(史进入城)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史进便入茶坊里来,拣一副座位坐了。茶博士问道:‘客官,吃甚茶?’史进道:‘吃个泡茶。’茶博士点个泡茶,放在史进面前。”这里说的茶博士,也就是店小二,其实已经是身兼煮茶、沏茶、泡茶之职的师傅了。他们以精通茶事为特点,而且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茶客每每誉之为“茶博士”。

茶博士的服务也非常灵活,史进和鲁达相识后,“鲁提辖挽了史进的手,便出茶坊来。鲁达回头道:‘茶钱洒家自还你。’茶博士应道:‘提辖但吃不妨,只顾去。’”而宋江去为晁盖送信时,“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鲁达和宋江都不是当时付钱,茶博士也都表现得很大度,可见当时茶坊对于信誉好的老茶客,喝完茶可以赊账。

《水浒传》第十八回中也有一大段关于茶的描写,说的是济州一个巡检捕头,名叫何涛,来到郓城县,“去县前一个茶坊里坐下”,先自个儿“吃了一个泡茶”。这里所说的茶坊,在当时城市中已很多,是市民们饮茶的常到之处,何涛吃的泡茶只是用热水冲泡而成,是起自南宋的一种简单、普及的饮茶法。

在宋代,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相当普遍,《水浒传》里的王婆开茶坊即可窥一斑。正如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所载:杭州(古称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茶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凶吉一事,点水邻里茶水”。宋代的饮茶礼仪风俗在《水浒传》中也有反映,如第七回写陆虞候来拜访林冲,林冲就说:“少坐拜茶。”因陆虞候是高俅的心腹,林冲对他奉若上宾,故称“拜茶”。

《水浒传》中提及的茶汤多姿多彩,潘金莲四次到隔壁极为普通的王婆茶铺,便提到四种茶汤:酸梅汤(茶中放几粒乌梅煎制而成)、和合汤、姜茶和宽煎叶儿茶。“和合汤”是当时新婚夫妇共饮的一种“泡茶”,用果仁、蜜饯之类的甜食调和烹制而成。“姜茶”乃是宋元时期杭州等地流行的“七宝擂茶”中的一种比较高档的茶品,以一些姜片做佐料,再加一些糖同茶叶放在一起,用沸水冲泡。而“宽煎叶儿茶”的“宽煎”指的是略煮的意思。

《水浒传》中有些茶事的描写,也显出一等雅味。如第四回描写七宝村的赵员外与鲁达到五台山智真长老处喝茶时,为了说明“那盏茶的好处”,居然配了八句诗:“玉蕊金芽真绝品,僧家制造甚工夫。兔毫盏内香云白,蟹眼汤中细浪铺。战退睡魔离枕席,增添清气入肌肤。仙茶自合桃源种,不许移根傍帝都。”诗中的“玉蕊”喻茶叶采摘之嫩,只有一芽,玉色,如蕊,这说明制茶原料之佳;“兔毫”喻指茶具之非凡与茶之味;至于“云白”当是宋代以来的“点茶法”,将茶叶入杯,注入微沸的水,用茶筅搅拌,使茶汁均匀,泡沫发白如同堆云积雪之意;“蟹眼”喻泡茶之汤候,指汤刚沸,冒出如蟹眼似的水泡。

《水浒传》中还有许多茶文化的话题可写可侃,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说个大概罢了。

猜你喜欢

茶坊茶事茶客
老茶客
茶馆 、 茶客与沙汀小说的乡土叙事
武夷山茶事摩崖题刻
似淡却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崂山茶事
《水浒传》中的茶人茶事
饮茶是生活方式,斗茶是社会时尚
读者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