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根植传统 传承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0-12-05郭晶晶
郭晶晶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乌兰牧骑被誉为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1957 年,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一个甲子。乌兰牧骑是一支怎样的团队?1957 年5 月27 日颁布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这样界定:
乌兰牧骑是政府为开展牧区的民族的群众文化工作,活跃民族的群众文化生活而设立的综合性的基层文化事业机构。它以机动灵活,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化宣传形式,向牧区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进行巡回服务与辅导活动,并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从而满足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①
1957 年1 月至5 月初,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遵照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内蒙古党委政府的要求,做出了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进行基层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1](4)这一决定主要鉴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广人稀,民众分布较为分散,且交通不便等特点。同时,为进一步丰富农牧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建立的一支“组织精悍、装备轻便、人员一专多能,且以流动的方式为牧区农区演出、宣传、服务的一支文化工作队,把这种小型流动文化工作队命名为“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是集“演出、创作、宣传、服务、传承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一体的文艺工作队。从演出节目来看,乌兰牧骑表演的节目以歌和舞为主,并有说唱、器乐、小歌剧和小话剧、笑呵(蒙语相声)等农牧民喜闻乐见的节目;从创作作品的题材内容来看,“红色”是乌兰牧骑创作的鲜明底色和基因,乌兰牧骑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关怀、党的方针政策,用文艺形式讴歌农牧民的幸福生活,不断推出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歌颂英雄等题材的创作作品;从宣传辅导来看,利用图片展览、幻灯反映、电影反映、图书借阅等方式,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日常生活中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常识。同时,乌兰牧骑在深入农村牧区演出之际,辅导广大农牧民群众业余文艺活动。
除了上述提到的几个职能外,传承、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是乌兰牧骑的一项重要职能。1957年5 月2 日颁布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搜集与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编创适应牧区特点和牧民喜爱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宣传材料,以供应自身和群众活动的需要。”②
2019 年11 月1日颁布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再次明确规定了“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乌兰牧骑的一项重要职能。
由此可见,根植传统、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乌兰牧骑工作职能中的根本。乌兰牧骑队伍的诞生,一开始就是以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传统艺术形式的结果。[2](96)也就是说,乌兰牧骑创业和演出的文艺节目,始终没有离开过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挖掘、搜集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建国以来,内蒙古地区开展了少数民族民歌、歌舞、说唱、器乐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而在众多的搜集整理成果中,许多都是由乌兰牧骑的队员完成的。乌兰牧骑的队员除了演出、宣传、服务等工作外,还经常利用下乡巡演或是培训班等机会,开展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工作。这些被发现、被挖掘的传统音乐文化,以内部资料或是公开出版物被记录和整理。代表性的成果有:乌珠穆沁旗乌兰牧骑作曲家、长调研究者桑杰搜集整理编辑的《乌珠穆沁民歌》(蒙古文,东乌珠穆沁旗政协文史办公室,内部资料,1987 年)是他在乌兰牧骑多年从事民歌搜集整理工作的成果。该民歌集共收录当地民歌及其变体137 首,简谱,其中107 首位长调,另外民间乐曲12 首[3](418);巴林左旗乌兰牧骑的道尔吉搜集大量的民歌,编辑出版了《昭乌达民歌集》(上册)(昭乌达盟文化局印行,1982年),该民歌集收录了283 首阿鲁科尔沁、巴林、翁牛特、敖汉、喀喇沁、克什克腾等地流传的长调、短调体裁民歌;乌审旗乌兰牧骑玛希吉日嘎拉经常下基层体验生活搜集整理民歌,《鄂尔多斯民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年)就是他搜集整理的成果,收录了鄂尔多斯民歌306 首,其中20 首长调民歌,其余为短调民歌;莫日根布和、巴图苏热曾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工作,他们曾致力于鄂温克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1983 年编辑的《鄂温克民歌》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蒙古文,简谱记谱,国际音标记词。收录了《鸭绿江》《初升的太阳》《花鸟》等传统民歌,另外还包括《鄂温克之歌》《我的故乡》等10 首创作歌曲;等等。
以上笔者只列举了一小部分成果。谈其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当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来看,乌兰牧骑对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搜集,一方面不仅为乌兰牧骑的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素材,同时也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广泛利用的范本,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乌兰牧骑记录和保存了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意义。其次,从音乐学研究视角来看,建国初期,以胡尔查、许直等人的《蒙古民歌集》(内蒙古日报社印行,1949年)和后来安波、许直、胡尔查等人编的《东蒙民歌选》(新文艺出版社,1952 年)标志着蒙古族音乐学资料学科的形成与发展。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乌兰牧骑关于地方传统音乐的搜集整理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其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理论音乐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对传统音乐的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形态学研究、音乐史学研究、民俗音乐研究以及其他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内蒙古地区各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方法论建构和理路视野的拓宽,有了更大的空间。最后,根植传统,挖掘、整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国以来内蒙古文艺界坚持惯性的学术传统,并带动了各地区乌兰牧骑队员,他们把对本地区、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搜集整理当作己任,形成了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传统,因此,一直到现在仍有很多由乌兰牧骑队员搜集整理的地方民歌集在出版发行。
二、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素材
乌兰牧骑成立的60 余年里,深入生活,扎根生活的沃土,创作出一系列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乌兰牧骑被广大农牧民亲切的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为何被广大农牧民所认同?
首先,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且有着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文化艺术遗产,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短调民歌、叙事民歌、马头琴、托布秀尔、冒顿潮尔、呼麦、潮尔道、好来宝、安代等体裁形式;达斡尔族的扎恩达勒、鲁日格勒、乌春等体裁形式;鄂温克族努克该勒、阿罕拜等体裁形式。这些种类众多的体裁形式为乌兰牧骑提供了创作素材。以乌兰牧骑创作的声乐作品为例,主要有民歌改编作品和取材民歌元素而创作的作品。民歌改编的作品有:乌审旗乌兰牧骑队员玛希吉日嘎拉创作的《人民公社好》旋律基于鄂尔多斯民歌而创作;巴达玛道尔吉根据鄂尔多斯民歌《查干宝力格》编词而创作的《白泉水》;还有《我的快骏马》《红旗一代传一代》《礼物》等经典作品,也都是根据民歌改编而创作。取材民歌元素创作的作品有:《雕花的马鞍》是由宝贵根据蒙古族好来宝中的赞颂曲调加以改编;《映山红花满山坡》是达斡尔族著名作曲家通福于1963 年创作一部经典作品,曲作者是在《采野菜》达斡尔族这一民歌的基础上重新填词后改编创作。由胡松华编创的《赞歌》旋律曲调来自于科尔沁民歌《正月玛》。再以乌兰牧骑器乐作品的创作为例。器乐作品创作主要以草原人民喜爱的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四胡、三弦等进行创作与表演,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乌兰牧骑其木德道尔吉于1975 年创作的马头琴四重奏《上都河畔盛开幸福花》以察哈尔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乐“阿斯尔”主旋律为基调,创作的马头琴四重奏曲。马头琴与四胡、三弦重奏作品《牧民的喜悦》是根据科尔沁民歌改编。以经典歌舞作品为例。《歌唱三面红旗》是根据蒙古族传统歌舞“安代”为基础进行创作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乌兰牧骑创作的表现达斡尔族经典作品《嬉水姑娘》和舞蹈《映山红》是根据达斡尔族传统歌舞鲁日格勒进行编创;由图力古尔创作的《彩虹》充分体现了鄂温克族音乐风格。而流行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顶碗舞和筷子舞是乌兰牧骑经典的歌舞节目,作为新编歌舞形式,顶碗舞和筷子舞就是在搜集整理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创作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歌舞体裁形式。从歌舞音乐特征来看,多采用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民歌为旋律曲调,也有一些创作音乐的曲调旋律选自民歌旋律,如宋正玉编舞,祁·达林太编曲的《奶酒献给毛主席》就是一部蒙古族顶碗舞作品。
乌兰牧骑的歌舞类节目的创作,多是队员们在下乡演出时,向民间艺人拜师学艺,逐渐掌握了传统音乐的风格特点,而后进行创作。乌兰牧骑——草原文艺轻骑兵,堪称专业艺术和群众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2](96)
其次,在倡导社会主义新文艺深入民众生活的同时,乌兰牧骑已成为广大农牧民音乐生活的主导形式。一方面,乌兰牧骑的创作始终根植于传统,在不断向民间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和整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并运用这些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改编创作,进而把这些传统音乐搬上专业舞台,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风格特征,成为一个个为广大农牧民所喜爱的文艺节目。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发现、被发掘,被搬上了专业舞台,进而流向了更得的空间,扩极大地拓宽了乌兰牧骑的表演艺术领域;另一方面,而这些从传统音乐文化中吸取营养的音乐作品,经过乌兰牧骑编创人员的整理、加工、编创,传统文化登上专业舞台,在反哺给民间,不断的走进广大农牧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不断的被广大农牧民所认同。地方民间音乐通过走上舞台,成功地置入主流文化系统当中,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创新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乌兰牧骑的创立和发展,是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哺育下茁壮发展起来的,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实践典范。乌兰牧骑发展实践,集中体现了党的文艺工作的根本性质。[4]作为内蒙古当代草原音乐文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建者之一,乌兰牧骑为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在全球化语境下,乌兰牧骑的创作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发扬传统,根植于传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艺术作品的创作,进一步创新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说起乌兰牧骑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问题,既要从内蒙古文工团的成立谈起。1946 年内蒙古文工团的成立,使得内蒙古音乐文化事业建立起了自己的专业音乐家队伍,出现了与传统民间音乐相对应的专业音乐,出现了现代管弦乐队、合唱、艺术歌曲等专业音乐体裁形式。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专业与民间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将内蒙古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专业舞台。事实证明,乌兰牧骑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专业化和舞台化实践,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一次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由小社区走向大社会的成功案例,传统文化走入专业领域,是因为它通过舞台化实践而实施的,这一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适当利用,有利于它的继续传承。
新时代,乌兰牧骑应继续发扬传统精神,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2017 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时指出:
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2019 年7 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赤峰考察时,在临潢家园社区再次为乌兰牧骑点赞,他强调:“乌兰牧骑很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大力提倡、支持、扶持和推广”。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激励着全区乌兰牧骑队员。
乌兰牧骑为当地农牧民送去了无数节目,成为广大农村牧区音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导力量。新时代,乌兰牧骑应继续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乌兰牧骑的文艺作品创作,应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发扬传统,担负起新时代乌兰牧骑的使命,通过更多的优秀作品,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发扬传统,继续大力培养乌兰牧骑优秀人才。乌兰牧骑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特殊学校。乌兰牧骑初创之期,承担起了培养文艺人才,尤其是基层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可以把早期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分为三类:一是,上级培训,即自治区和各盟市两级文化管理单位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各级、各地乌兰牧骑开展培训活动;二是,“送出去”培训,即各地乌兰牧骑将队员选送到各大艺术团体或高等院校进行深造;三是,“请进来”培训,即邀请艺术团体或艺术高校的艺术家或教师来本地乌兰牧骑进行培训。作为内蒙古最高艺术专业院校,内蒙古艺术学院从建立之初至今,为乌兰牧骑培养和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如今,在培养乌兰牧骑人才方面仍在发挥重要作用。以“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乌兰牧骑乐队组合定点专项培训项目为例。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民族音乐传承与传播中心与2018 年9 月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成立,中心旨在继承发扬乌兰牧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安达组合在实践表演、传承创新、团队培养、科研教学、对外推广等方面的优秀,打造“下得了牧区,进得了市场,走得出国际”的服务于人民的新时代草原文艺轻骑兵。该中心联合基层乌兰牧骑,建立“乌兰牧骑团队人才联盟”,每年选择2~3个乌兰牧骑,对其进行指导培训。目前已完成了科左后旗乌兰牧骑双和尔组合、霍林河市乌兰牧骑查干乐团和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伊金组合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达到了采集整理丰厚的民族传统艺术的目的,同时打造了一批精品乌兰牧骑演出团队。通过这样的形式,传统与创新有一次交融,是对内蒙古文艺事业的传播与发扬。
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也正是因为如此,乌兰牧骑对内蒙古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掘和传承创新,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更好的延续、传播和发展。乌兰牧骑的文艺作品,注入了不同时期不同时代情感因素,而每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都是深深地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挖掘、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艺术,创新新时代群众民族艺术;融通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乌兰牧骑必为内蒙古文艺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1957 年5 月2 日颁布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
②同“注释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