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提升途径研究
2020-12-04罗京瑞祥
摘要:公信力使一种社会系统信任,同时也是公共权威的正式表达。公信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一个政府是否能有效执政和进行有效管理。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媒体逐渐侵入大众的生活,公众接受信息的量逐渐增大。以往政府对信息的垄断,受到了公众的质疑,极大程度的弱化了政府公信力,使政府工作的计划、实施、展开面临了极大的困难。政府如何重塑公信力,更好地管理公共事务,成为了急需破解的难题。
关键词:网络媒体;政府;公信力
研究意义:政府执行和管理公共事务并不像企业一样可以迅速、清晰的看见成效,政府一些公共事务的决定和执行短期内并不能看到其成果,必定会引起一部分民众的不满,认为政府没有履行其职责,更甚者还会认为政府在利用公共权力损害他人利益的同时满足一己私欲。因此,政府公信力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开展公共事务,维持社会环境稳定的根本,要更好地解决“开展难”、“执行难”的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减轻管理难度,资源能最大化利用,重塑政府公信力是必不可少的。网络媒体的迅速普及,网民接受到大量不可辨明真伪的信息,网络媒体非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舆论导向的偏移,都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网络媒体的研究,能了解信息传递的导向,价值观的传播,控制舆论的进一步恶化,积累面对舆论的经验和方法,掌握解决舆论的最佳时机,输出主流价值观。网络媒体上征集公众对公共事务决策的意见,让公众感受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加强政府公信力。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政府公信力”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上是在2006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由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由于近些年国家对政府公信力的重视,学者们在政府公信力的研究上也在不断的深入,不同的学者对政府的公信力所赋予的内涵也各有千秋,但总体来看国内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内涵、原因和提升对策途径等方面。
关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不同学者给赋予了其不同的涵义,目前国内所普遍接受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单向性的,由普遍大众对政府工作所作出的评价;二也有学者认为,政府的公信力是双向的,是政府履行其职能、完成自身任务来获得大众对政府的运作、政府对政策的完成的认可。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职责的外延,是政府因大众权力的让渡而掌握和行使公众权力后得到的社会反馈。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政府公信力”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普罗大众对政府的决策、政府的工作过程和在完成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政府的工作结果等,所持有的“信任”或“不信任”态度。
二、网络媒体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广袤覆盖。大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也不仅局限于“报纸”、“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甚至是“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应运网络所衍生的“公众号”、“微博”、“营销号”等网络媒体也成为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来源。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渠道更多元化、覆盖面更广,这些优势都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信息的不完全公开,影响政府公信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进入“快车道”,大众更为享受“快餐”式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滋生”了不计其数的网络媒体。2017年12月5日自媒体“齐鲁晚报今日聊城”发表了一篇名为《医疗技术被质疑,护士猛踹老太太》的微博,文中提到“一名年轻护士上演武行”“护士盛怒中抬脚猛踹患者家属一位年迈七旬的老太太”等关键词。此新闻一出,舆论一遍倒,上万名网友跟贴谴责责护士没有职业道德,心疼老太太的遭遇。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家长没有控制住孩子,导致针管无法使用,孩子的母亲便对护士进行谩骂和撕扯。在“快餐”式的信息环境下,这条新闻很快便被其他的信息淹没,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但是却在大众心里留下了“护士打人、医院不作为”的烙印。
在我国所处的环境中,从古民众长期被“官大于民,民不与官斗”等思想所侵淫,对政府部门的“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等行为敢怒不敢言,在政府的制定和发布的信息工作中处于一种“盲目服从”的状态,或抱以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那都是政府的事,与大众无关。但是,新时代的治理理念是“为人民服务”,人民才是这个社会的主体,拥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不再像以前一样处于“垄断”地位,对信息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上述类似的事件如果发生在公共部门,而公共部门并没有在事件被迅速传播之前对真实的信息公开,还原事情的真相,在“快餐”式信息的环境下,事件将会在民众怀着对政府工作能力的质疑中被海量的信息所淹没,这将对政府木公信力的建设产生极大的冲击。
(二)信息来源途径多,影响政府公信力
2017年2月,山东辱母案在网上疯传,当事人于欢为保护母亲不受侮辱,激愤之下死被害者。事后,于欢被判处无期,广大民众对于欢的判决表示不服,普遍认为判决过重,要求轻判或无罪。此外,事件发生期间,警察在场却没能制止于母受辱,也没能制止这场杀人悲剧,警方的不作为再次触动了民众的神经,挑战了对警察职责的认知。然而,就在二次判决进巧期间,关于被杀者也就是侮辱于母之一的催债人,被爆是当地法院某科长的兄弟,由此才出现了于欢被判无期的重罚。对于被杀者的身份现在评论不一,有人认为真,有人说是假。但在真相水落石出前,这种信息无疑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对真相的不断扭曲,扰乱民众理智、激化政民矛盾,威胁着政府的正面形象。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建设法治政府,而政府公信力在建设法治政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案例中,民众普遍认为一审判决过重,这是民众对法治的第一次质疑,在而后被爆出的关系网中,让民众联想到第一次的判决是否与此有关,“法治政府是否真的是法治 是否拥有关系网便可藐视法律 ”这是民众对法治的第二次质疑。仅仅一个案件民众就对法治有了两次质疑,追其原由,是民众对政府不够信任,在众多的信息来源途径影响下,对政府处理事件的能力和方法存有疑惑,对政府所制定的工作方案的质疑。由此可见,政府公信力对政府展开工作的重要性,要完成“政府完美形象”的塑造,提升政府公信力是不得不攻克的難题,但是在网络媒体时代,过多的信息来源途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三)谣言广泛传播,政府形象被扭曲
2017年7月,新华网曾报道过一项"公众如何看待新媒体谣言"消息,"受访者认为谣言最严重的三大领域分别是:食品安全(72.2%)、人身安全(56.9%)、健康养生与疾病防治(54.0%)。"当谈论对谣言的责任问题时,74.7%的受访者认为"制造谣言的机构和个人"应该承担责任,64.6%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平台因为没有履行好内容审核的职责应该承担责任。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于2015年6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对2014年92条典型假新闻的分析显示,微博成为虚假新闻的第一信源,占比59%;而信源为微信的虚假新闻虽然数量不大,但由于微信环境相对于更为封闭,辟谣难度较大。2016年4月2日,根据凤凰网报道,"随着微信深度潜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谣言也在指尖传播。4月1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谣言中比例最高的是失实报道类,占比达31.4%。而传播最为广泛的五大热口谣言,阅读量均超过2000万次,并被多个公众号转发。"各大权威网站的调查均显示,新媒体谣言的泛滥已大范围侵入到我国民众生活中,而民众认为"相关机构把关不力"更是对我国政府公信力的不利影响。
网络媒体可以用来了解真相、调查民意、完成社会对政府的监督,也可以被利用扭曲真相,扰乱公共秩序、动摇民心。尤其是一些政治谣言,更是对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的权威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官方的消息准确、可靠,但是必须的经过严格的审核,而网络媒体则不需要对此负责,最多只是维持网络的绿色环境,并不能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而网民在不实的信息前充当的阅读者的表现,会将信息以自己的方式向身边散播。这般不负责任的行为,干扰了大众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让民众无法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出真实、有效的信息。极大程度的影响了政府的权威、扭曲了政府的形象、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网络媒体的重视不足,危机意识不足
与传统媒体传播途径單一、传播速度慢不同,网络媒体具有“更新快、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等优势,并且网络媒体对信息的加工也更方便、快捷和随意。往往在官方还没有发布真实、可靠的信息之前,网络媒体传播的信息已经铺天盖地出现在网络上、在人群中传播。但是由于网络媒体对信息真实性的甄别能力不足,且不用对所发布的信息负责,再加之政府部门对网络媒体的不重视,导致了对政府公信力有负面影响的信息在公众之间蔓延而政府却全然不知。并且有些地方政府对网络媒体的危机意识不足,在发生公共事件后,并没有关注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在网络媒体平台上没有话语权,往往在网络媒体公布信息后,没有及时公布官方准确、有效的消息,没有对舆情进行控制和引导,加上网络媒体对信息的“添油加醋”误导了公众的判断,让舆论朝着对公共部门不利的方向发展,给政府处理公共事件加大了难度。
(二)政府对网络媒体的应对经验不足
在网络媒体上,每一个公众都可以参与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和对信息的传播,他们是舆论信息的主体,政府对信息将不在处于“垄断”地位。同时,网络媒体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网络舆论逐渐影响公众的关注焦点。而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常陷入一种“不屑一顾”的麻痹思想,这向政府部门对舆情的应对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络媒体上公布的公共事件,政府大多的处理方式是“删帖”、“封号”等粗暴的应对方式。并没有第一时间公布对公共事件的处理过程和方法,控制大众的舆论导向,将事件的影响领向正轨。同时网络媒体信息更新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信息量大等种种因素都对政府部门对控制舆论加大了难度,海量的信息让决策者无所适从,尤其带有主观和个人情感的因素来选择信息,更会直接干扰决策的准确性和正确性。网民也往往会带着情绪从不同角度批评、指责决策者,这都降低了政府对事件妥善处置的速度,给政策执行带来无法预料的实际困难。最终的后果就是政府的应变能力、执政能力会受到质疑,影响政府良好形象的建立。
(三)网络媒体法律的不完善
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迅速,我国有关网络媒体的法律并不健全。网络作为网民宣泄情绪的“窗口”和议论公共事件的平台,网络媒体和网民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公共事件的观点和看法。但是,在并不完善的网络媒体法律的情况下,网络媒体便成为了一部分人眼中的“法外之地”,他们在网络媒体上大肆发表不正当的言论,试图将舆论领向相反不利于政府的方向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媒体的受众面广,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网络媒体上所散播的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言论会向年龄较小,尚未建立起健全价值观的民众灌输错误的、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丑化政府形象,甚至会影响着一下代人对公共部门的误解、认为政府是“无作为”“没有能力”的。有关网络媒体法律的不完善成为了政府在网络上维持良好形象、树立威信的一大“绊脚石”。
四、网络媒体时代地方政府提升公信力的途径
前文提到,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评价和对政府执行能力的反馈,而网络媒体则是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并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起到放大和缩减公信力的作用。本文将对如何在网络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提升政府公信力提出以下措施:
(一)重视网络媒体,提高对网络媒体的应用能力
网络媒体作为应运网络时代而生的产物,逐渐成为公共的舆论平台,这是不可抹灭的事实,地方政府要想在网络媒体上维持政府形象、掌握话语权、树立政府威信,就应该对网络媒体加以重视,首先要先从思想上接受网络媒体的存在,科学、客观地认识网络媒体。网络媒体作为政府和公众沟通的桥梁,它克服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的缺陷,地方政府在面对网络媒体事件时,应该采取积极、主动、包容的心态,虚心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建议,不能在遇到负面信息、批评和质疑时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对于网络的民意,要辩证的看待。同时在实践中,要引领各级人员对网络媒体有多方位的认识,积极的运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公布官方的、准确的、有权威性的信息,加大政务的透明度,减少公众对政府部门的误解,积极宣传政策,取得民众的支持和理解树立公信力。
(二)完善网络媒体法律,加强公民法律意识
网络媒体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媒体散播谣言、断章取义的有损政府形象的信息、不正当的言论应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加强完善网络媒体法律,对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把控,加大对违规网络媒体的处罚力度,对不正当言论的屏蔽和惩罚。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让公民意识到,在网络媒体上不能随意诋毁政府工作和执行能力,树立政府威信。与此同时,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一旦政府或官员违约和失信的行为难以明确责任的主体,造成失信的政府和官员得不到相应的惩罚和追究,所以,要完善和加强对政府或官员违约失信行为的法律和惩罚。公共部门和民众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在控制对政府公信力不利的舆论的同时也要满足公民对政府监督的权力。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对非主流价值观言论进行控制,加大网络媒体惩罚力度的同时也要让民众合法的行使监督权,在相互的协调下加强政府的公信力。
(三)提升网民参与管理的素质、实现理性参与
网民的素质不止关系到网络秩序,也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社会的安稳。只有高素质的网民参与管理,才能对政府的作为和执行能力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反馈,从根本上了解政府公信力的增加或缩减,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网民参与的素质不高,那必然会导致网络环境一片混乱,也会对政府的公信力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參差不齐的网民素质会对多途径、多方面的信息认知不全面,对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削弱了政府对公信力的建设。因此,政府必须通过网络平台,对大众进行知识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来提升网民的素质;同时网民自身也应该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网络技术水平和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从而最终实现网民理性化的政治参与。
五、结语
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网络媒体平台成为政府构建公信力不可或缺的因素。网络媒体拥有着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宣传成本低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对网络媒体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并利用其优势发挥其积极的影响,再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引导及控制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政府公信力。网络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社会管理、加大了公民对政府的监察力度。有效运用网络媒体打造为民服务的信用政府,维持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使地方政府能高效地稳定社会的和谐,真正做到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曰影.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危机应对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 高丹.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4.
[3] 李爱娟.基于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视角的政府公信力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
[4] 冯艳泽.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路径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3.
[5] 陈秋月.网络舆情下政府公信力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3.
[6] 赵娜.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7] 王文峰.互联网时代政府公信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2.
[8] 涂章志.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公信力互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
[9] 吕小娟.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与对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
[10] 吴子玲.网络舆情下的地方政府形象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1] 张恩韶.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2] 赵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13] 林翔华.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8.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网络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提升途径研究”(编号:CX2020SP120)。
作者简介:罗京瑞祥(1995—),男,仡佬族,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