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

2020-12-04骆怡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1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全面发展小学美术

骆怡卉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入影响,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是教育教学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基础教学,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美术课程是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在当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重要教学理念。而美术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发展特长的重要课程。在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下,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应该不断重视,从而使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小学美术

引言: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通过以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理念进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时还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够使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

在当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手段还具有单一性的问题。由于这一问题,学生在进行美术能力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得到高效的能力学习与能力的拓展。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示范来教学生如何进行绘画[1]。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仅仅能够进行教师作画的观看,而不能够将教师作画时的手法等进行充分的学习,使学生的美术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说教教学,导致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缺失,不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美术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学习评价不足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作画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但是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后的学习评价中,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激励性评价,而是在评价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理论知识与技巧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不利于长久的学习与发展。

二、有效措施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掌握,同时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美术的喜爱。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行巩固,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提出问题,并且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处于小组或团队的过程中进行作画手法的学习等,从而使学生的作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巩固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同时也必须贯彻落实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未来的建筑》这一章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你想象中未来的建筑是什么样的?是圆形、长方形还是三角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能够对建筑作画中所应用的素材进行想象,最终在作画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未来建筑的描绘。通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主体地位的巩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作画水准。

(二)重视实践体验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环境与形式,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体对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能够在参与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3]。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时间体验,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催发学生的作画灵感,并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思想的描绘。

教学案例二:在进行《多彩的窗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拘泥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将学生带领到操场中进行教学楼窗户的观察,再进行绘画,能够使学生在观察时再对窗户的绘画进行想象力的渲染,最终则能够高效完成作画,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重视教学实效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重视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相关绘画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与掌握[4]。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能够重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从而在进行完课堂教学后,对学生展开教学评价,发现学生不能够掌握课堂所学的作画知识,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学案例三:在进行《家乡的桥与塔》的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家乡并没有桥与塔,在这一情形下教师则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桥与塔的绘画,从而使学生了解桥与塔的概念,但是在当下的发展下,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视频与图形的播放,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桥与塔的概念明确。在进行作画要求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绘画的要求,而不是重视教材中的要求,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桥与塔的作画能力。

三、结束语

随着教育的不斷深化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在这一要求下严格遵循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与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谈娟.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6):655.

[2]何金嫣.基于核心素养研究方向的小学美术教学探索[J].求知导刊,2019,000(016):122-123.

[3]周璐.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转型之路[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7):65-66.

[4]胡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的探索与思考[J].读书文摘(中),2019,000(001):0167-0167.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全面发展小学美术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