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20-12-04邢淑园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邢淑园

摘  要: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得以进一步更新,并且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现实特征。由此,相应的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联系,并且对教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从而使整体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能够与学生的现实特点予以进一步符合。在进行相应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能够进一步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进步的学习目的。文章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现实性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在应用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进一步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及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诸多抽象性问题予以充分的理解,使学生与同学间的交流能力得到有效构建,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团队意识以及综合沟通与理解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然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教师无法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予以充分的表达,进而使整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的应用过程,仅停留于表象特征。在新时期及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地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予以充分的把握,使整体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能够进一步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并由此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探究。

一、对小组合作的学习规则予以有效制定

在进行相应的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整体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予以有效的制定,进而使学生能够对相应的学习规则予以有效的遵守,使学生根据较为合理的规则进行有效的分组,使每组之间的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的比例能够得到有效的均衡,使学生能够通过互相帮助,得以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进行小组分配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予以综合考量,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特征的前提之下,按照学生自身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科学划分组,使学生能够根据相应的分组,对自身的缺点进行有效的弥补,并且能够对同学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借鉴,从而使优等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对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强化,并且使其养成乐于助人的优质思想道德素质;使中等生能够通过优等生的带领,对相应的课程内容予以更好的把握;使学困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以及优等生的进一步帮助,增强自身对于数学的兴趣,使学困生能够进一步获得相应的学习动力。

二、进一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予以有效分配

在小學数学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合作学习时间进行有效的分配,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时间把控作用,对小学数学的各个教学流程予以有效且合理的分配。在对小组合作时间进行分配的过程中,不宜使整体活动时间过长,以防活动时间过长而导致教师无法对其他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讲解,或者由于时间过长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发散思维过于突出,进而使其无法将思路集中于课堂内容当中。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相应的合作学习讨论时间设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教材内容与知识点难度进行有效的结合,根据不同知识点难度以及整体课程知识点的教学比例,对相应的合作学习讨论时间进行有效的设定。在整体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各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进程,进行有效的巡查,并且对每一小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有效的指点。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当鼓励各个小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发言,并且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有效的点评。同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对各小组所提观点提出相应的质疑,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辩证思维得以有效提升,并且使学生小学数学的思路得以进一步推广。

三、进一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设定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予以充分的结合,并且对整体小组合作所应讨论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定。在对问题进行设定时,需要充分结合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内容,并且整体讨论内容需要难度适中,进而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对自身的数学思维进行有效的开阔,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问题讨论,对各类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综合式学习。此外,教师在进行问题的创设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应问题的综合关联性进行进一步的考量,使相应的问题能够对之前所学习的内容以及之后所需要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前后关联,使整体课程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得以进一步连贯。同时,教师需要进一步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合作式学习,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诸多优质渠道,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合作,资料查找,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对自身的综合合作能力及自主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延展式的构成。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体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积极的现实作用,进一步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沟通表达能力予以进一步的培养,并且使学生能够对合作意识进行初步的构建,使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对数学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的培育,并以此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成绩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相应的数学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予以进一步挖掘,并且在进行相应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充分应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征进行有效的深挖,使相应的课程活动内容能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数学学习能力起到较为优质的培育作用,进而使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而得到有效的更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红.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0,(8):40-41.

[2]朱俊华,吴玉国.小学数学结构化学习评价内涵、模型和实践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9):53-58. DOI:10.3969/j.issn.1005-1058.2020.09.012.

[3]万兆荣,吴玉国.小学数学结构化学材开发要义及原则[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0,(8):33-36.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