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钢琴学派对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学的影响(一)
——李嘉禄与马泰伊
2020-12-04文/孙韵
文/ 孙 韵
中国的钢琴教育是随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这里诞生了第一代中国钢琴教授①。他们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源于西方经典钢琴学派,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教学对其继承和发展。李嘉禄②即是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代钢琴教师的四位代表③之一。
李嘉禄早年在福建协和大学学习钢琴,师从福路④;后赴美攻读钢琴表演硕士,师从曼海姆⑤;李嘉禄的这两位老师均师从英国钢琴学派代表人物马泰伊⑥。本文将通过对比李嘉禄与马泰伊的钢琴教学理念,分析李嘉禄钢琴教学的渊源和传承。
一、李嘉禄与马泰伊教学法的渊源
李嘉禄生于福建,小学开始学习钢琴,之后获免试资格,被寻源中学录取,随闵加力夫人(Stella Veenschoten,1892——1962)学习钢琴。
1938年,他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选修钢琴课。在他大二那年,毕业于奥柏林音乐学院、师从马泰伊的福路来该校任教。在一场音乐会上,福路演奏了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其微妙变化的音色和生动的音乐形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李嘉禄便师从福路学琴。与此同时,他将生物学中的观察研究法与音乐相结合,对观察到的不同鸟类的鸣声进行记谱,并最终以《邵武常见鸟类的鸣声》一文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李嘉禄被聘为福路的助教。 在教学中,福路继承了马泰伊“重量和肌肉协同理论”,并强调手指触键的重要性:1. 通过触键来控制音色和音量的微妙变化;2. 手应以整个前臂为轴,在拇指和小指两端之间作回旋动作;3. 先脑后手,离琴学习并背谱。 不可否认,这段经历为李嘉禄日后的钢琴教学奠定了基础。
1947年,李嘉禄在福路的支持下前往美国,于内布拉斯加州州立大学攻读钢琴演奏硕士,师从曼海姆。1949年,他在美国举办了一场钢琴独奏会,演奏了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巴托克的作品。1950年,李嘉禄获得音乐硕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美荣誉奖章“金钥匙”(Beta Chapter of the National Honor Pi Kappa Lambda)一枚,后回国在当时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任教。1952年,金陵大学音乐系与上海音乐学院合并,他由此来到上海音乐学院,执教近三十年,成为“文革”后钢琴系教师的领军人物,培养出大批著名学生,主要有:顾圣婴、叶惠芳、郑曙星、汝洁、项信恩、王叔培、秦有斐、顾仪方、邵志贤、黄登辉、朱昌平、姚世真、李民铎、康却非、司徒壁春、裘寿平、林恩蓓、朱贤杰、徐临、杨鸣等。
二、李嘉禄与马泰伊的钢琴技术原则之比较
(一)两大类基本触键法
马泰伊的理论源于德国钢琴教育家德培(Ludwig Deppe),他称德培为“19世纪真正伟大的钢琴教师”。在其理论基础上,马泰伊平衡了“手指学派”与“重量学派”,并于《钢琴演奏的首要原理——触键的艺术之总结》 一书中总结出两大类基本触键法:重量触键(weight-touch)和力量触键(muscular-touch)(见表1)。
表1
通过阐释重量触键和力量触键,马泰伊意在强调“重量”与“力量”是两种不同的能量来源,但这一点很难解释清楚,只有演奏者本人可以切身感受。对此李嘉禄建议,应由学生托住教师指尖,教师来亲自示范两种触键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发力源的细微差别。
(二)影响钢琴音色的用力部位
李嘉禄的钢琴教育理念集中体现在其《钢琴表演艺术》一书⑦。 此书分为12章,概述了钢琴演奏技巧、学习新作品的过程、音乐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等内容。该书第三、四章强调了触键的重要性,并总结了触键的四个用力部位:手指触键、手腕触键、下臂触键和整个手臂触键。这应和了马泰伊触键法中的三个用力部位:手指触键、手腕触键、手臂触键(见表2)。
表2
表3
李嘉禄认为,在触键的四个用力部位中,主动由腕部通过手指触键是改变音色和音量的关键。他将手腕触键的动作分为三种:手腕向下(向下触键)、手腕向上(向上触键)、手腕旋转。关于手腕旋转,马泰伊在德培“肌肉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不可见的前臂旋转因素,并将其概括为“前臂旋转”(forearmrotation)动作技术原则,即保证手腕的自由移动,以确保腕关节的自由⑧,其动作要领为:1. 前臂放松,在手的大指和小指两侧自由摇动;2. 前臂向左右两侧的方向自由旋转;3.“不可见的前臂旋转”,即肢体内部的肌肉协同,大幅度动作后则成为“可见的前臂旋转”。
从中可见,李嘉禄的触键理论是在马泰伊触键观念的同一思路上进行的提炼。
(三)依据下键速度区别的触键
李嘉禄在《钢琴表演艺术》中赞同了马泰伊“快速下键”和“手指在两个琴键保留瞬间的交叉”的观点,依据琴键下落速度不同,区分三种触键方式:连音、非连音和跳音。
琴键下落的速度越慢,音符越相连。弹奏华丽的乐段应结合速度和力量,较慢的触键则应用于更柔和的乐段 。这与马泰伊提出的两种形式的“置放”(resting,即连音与跳音的触键)相似 。两者将触键方式大致分为两大类——跳音触键和连音触键(见表3)。
三、李嘉禄对马泰伊教学原则的延伸发展
李嘉禄在马泰伊钢琴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中国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在《生命的主旋律——李嘉禄纪念文集》中,他的学生们对其有关触键法的教学回忆如下:
李嘉禄的教学特点是注重指尖。他认为美好的声音是演奏的关键,而各种音乐、层次感都与触键密切相关。他强调指尖的稳定性与敏感性,强调手指、手腕、手臂的结合运用。
——郑曙星
李先生带来了先进的弹琴方法。概要地说,就是靠人体本身的重量,通过肩、臂、肘、手腕直至手指的第一关节灌注到键盘上,从而通畅地控制音量和音色,使音乐与演奏者紧密地协调一致,这就是所谓“重量演奏法”。
——叶慧芳
在触键方面,李先生是有许多独到之处的。他对声音的穿透力,漂亮的、珍珠般的颗粒性,对全身用力的通顺和弹性都要求得很细腻。他要求学生以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色来练最基础的练习。
——李民铎
触键要快而集中,要奏出变化多端的明亮音色……手掌松软,轻轻抚摸着音键,犹如抹掉键上的灰尘那么地轻微,但指尖却仍然要很有控制地发出柔软的音响来……
——康却非
李先生总是特别强调声音的音质,他要求我们要有实质性的通透的音质,他不喜欢虚弱而无感染力的声音。
——姚世真
在最弱时,用轻踏板,开始的手指贴键;四小节之后,慢慢渐强。在第8小节之后,放掉轻踏板,但是下键不要太重,这时力度达到了中强。在第12小节以后,依靠手腕的重量,奏出强音。最后,用手臂和肩膀的分量,再运用更多的踏板,使力度达到最强……李先生非常强调以手的各个部位来弹奏乐曲所需要的不同音色。李先生教我如何运用手掌、手腕和手臂的力量。
——朱贤杰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在触键及音色方面的精湛解释。李先生说,“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要把钢琴这种没有文字的声音艺术语言化,让听众觉得生动易懂,就必须在触键上狠下功夫”。
——蔡怡敏
如何结合手掌的支撑力、大臂的力量以及全身的力量……“唱音”在钢琴上大面积的触键, 他的手掌和指垫都很宽厚,慢慢地触键、慢慢地把音推进去,产生了非常温柔、宽厚的声音……他善于运用大臂和全身力量的结合,保持全身力量的通畅。
——杨鸣
在李嘉禄写给长子李恒的书信中,他总结了演奏弹唱音的原则,这与马泰伊理性、科学的思维模式具有高度相似性(见表4)。
福路、曼海姆两位钢琴老师,将马泰伊钢琴教学法传授给李嘉禄,后者立足西方经典钢琴学派,又结合实情将其技术理论简明化,施以延伸发展。这些论述在中国第一代钢琴教师中是稀有罕见的,也体现了当时上海音乐学院第一代钢琴教授的教学水平,可以说这是与国际钢琴教学法接轨的专业水平。李嘉禄的《钢琴表演艺术》仍是后人研究中国早期钢琴教学法起源的重要学术资料,也正是通过他的著作,笔者方才追溯到马泰伊教学理论对中国钢琴教学法的深到影响。(待续)
表4
注 释:
①相关内容请参看笔者《上海早期钢琴教育的起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②李嘉禄(1918——1982),中国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原教授、副主任。
③此处“四位代表”指:李翠贞、范继森、吴乐懿、李嘉禄。
④福禄(Albert Faurot,1914——1990),美国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作家、传教士。
⑤曼海姆(Frank Mannheimer,1896——1972),美国钢琴家、钢琴教育家。
⑥马泰伊(Tobias Matthay,1858——1945),英国钢琴理论家、钢琴教育家。
⑦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出版。
⑧Tobias Matthay,The First Principles of Pianoforte Playing.
⑨李嘉禄通过具体谱例说明了如何用不同的触键方式产生不同的音色,详细信息,请参见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第四章“基本触键法”。
⑩吴誌顺主编,《生命的主旋律——李嘉禄纪念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