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冻”道“切”

2020-12-04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冻雨三点水下联

一些同学常把“冻”字写成三点水(氵),把“切”字写成提土旁( 圩)。为了帮助同学们纠正这两个错字,牢牢记住“冻”是“东”字左边加两点水,“切”是“七”和“刀”的组合体,我给同学们讲个蒋焘(tāo)对对联的故事。

蒋焘是明代文学家,他小时候就很聪慧。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对对子。忽然外面乌云密布,刮起大风,不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上联的意思是说,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水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水组成。这上联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如此,下联就不大好对了。因为不仅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里一时沉默。

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着这一情形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所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客人们皆赞叹不已。

这是一副拆字联,上联拆“冻”为“东两点”,拆“洒”为“西三点”;下联拆“切”为“七刀”,拆“分”为“八刀”,非常切合全联所表达的事实。

“冻”字拆开来就是“东两点”,如果它的左边写成三点就错了。为什么是错的呢?因为“冻”字的左部首“冫”是冰的本字,它不表示水。严寒会出现冰冻,所以和寒冷有关的字,如冰、凉、冷、冻等,它们的部首都是两点水(冫),不能用三点水(氵)。

“切”字是由“七”和“刀”组成的合体字。所以,蒋焘对对子时,巧妙地把“切”字拆为“七刀”。“切”字的左边取一个和“切”音近的“七”表示读音,右边是按照事物的类别选取“刀”表示“以刀切物”的意义,“七”和“刀”相配合,就成为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形声字“切”了。因此,“切”的左边应写成“七”。但有些学生不明其故,结果把“七”写成提土旁,这就把字写错了。

猜你喜欢

冻雨三点水下联
多余的三点水
不可缺少的三点水
下班拾句
小试身手
水蒸气的“气”为何不带“三点水”
2011~2013年中国冻雨、冻毛毛雨和冻雾的特征分析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
1981—2010年贵阳冬季冻雨日数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瓶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