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讨论》为例探析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2020-12-04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黄燕亚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黄燕亚
关于语文的有效教学,方家谈论诸多。但理论层面走了很远,在实践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不才,窥知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势必与心理学、文艺理论学、教育哲学、社会学等紧密联系。为此,我一直进行着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试以老舍《讨论》一课的教学为例,从课堂起始、课堂推进、课堂结束三个关节部位,谈谈如何通过“提问”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问以有人,问中有文
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有效的语文课堂,一定是会有学生的情绪激活、参与主动等特征的。任何忽视教学对象关注的课堂,都很难高效。所以,问之有道的第一道,一定是在课堂的起始阶段关注到人。我们先看第一个片段——
【片段呈示1】
师:课前,同学们做了一份预习问卷。问卷上三个问题:
1.读文本,你有哪些疑难问题?
2.再读文本,自己能解决其中某个问题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3.其它的疑难问题,你想获得哪些帮助来解决它们?
同学们回答得很用心。有43 位同学对第2 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并写下了自己的理解。比如舒天浩写道:“能。反复读文章。”张晓晓写道:“能。通过和同学讨论并且共同分析得出结论。”也有谭龙这样坦率的同学写道:“我觉得以我的知识水平很难完全弄懂。”……
同学们用行动告诉我,很多人身上坦诚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和积极的参与能力。今天,大家只需要保持这种精神,再加上彼此间思维的碰撞,相信剩下的疑难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片段分析】
这个片段表面上并未关涉“提问”,实际上内含问题。这个课堂起始其实非常高妙。
这个环节在开课前三分钟。授课人没有一点“花腔”炫技或空洞煽情,却能一下子抓住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有两个因素是确保课堂有效的关键。
首先,眼中有“人”。学生的预习问题,教师在第一时间给出了反馈。不仅给出了精准的数据,还列举了具体的范例。这说明教师仔细阅读了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和思考,并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分类。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两种最基本需要是归属感和价值感。价值感的满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调动其积极的课堂情绪。在开课之初,教师对预习问题的归纳反馈,让每个学生被看见、被发现,正符合学生的成长心理期待。所以,短短几句话,就引起了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并且把兴趣点保持在自己对文本的思考上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提升上,而不是其他无效信息或看热闹打酱油之上。激活了学生情绪,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这是有效课堂最基本的前提保障。
其次,问中有“文”。
赵希斌教授说过,有一种课堂导入与授课内容是两张皮。的确在不少课堂里,问题的设计往往是关注到了人,却忽略了文。这样就会造成“人”“文”分离。“人”“文”分离的课堂, 虽然营造了好的课堂氛围,调动了“人”的因素,却忽视了授课内容本身。所以,好的课堂起始一定是“问以有人,问中有文”的。片段中呈示的三个预习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思考质疑的习惯,个个关注到人。学生通过预习问题思考:我读懂了哪些没读懂哪些?哪些问题我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我可以寻求帮助解决?个个又都指向了文。如果说激活了学生的情绪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是前提保证,那么“人”“文”结合的课堂起始就是课堂有效的一半功。
二、寓方以问,以问养能
爱因斯坦和怀特海都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课堂上所学的一切”自然是指向知识教学,一如《讨论》这篇课文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等等。“剩下的”就是学生通过课堂所获得方法的或精神的生长。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所以好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有方法给予的教育,好的课堂提问也一定是在问中寓含方法的提问。我们看第二个片段——
【片段呈示2】
师:我们预习时大家提出的问题截图——王老爷反反复复对李福出的主意不满意并骂他是亡国奴,结局时为何又要让李福去找白布?
袁嘉雯等同学,共29 人次关注到了结尾,提出了相似的问题。老师把大家的问题转化了一下,请大家“研读结尾,思考——
王老爷态度陡转,李福意外吗?你意外吗?”
学生回归文本,讨论热烈。
【片段分析】
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改变后的问题,本质是指向同样的教学内容。但是二者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提问立场是“我”,是读者立场;而教师的改变后立场就变成了作品中的人物立场、读者立场等的结合。这一结合看似细微,实则用心良苦。
“李福意外吗”,是作品中的人物立场。以仆人的话语完成了对主人王老爷履历和品性的交代,也以仆人的反常形色表现了对王老爷贪生怕死、虚伪怯懦的嘲讽。只有进入李福的角色,才能进入小说内场,揣摩出对话中微妙的心理,以及这种角色错位产生的艺术张力。“你意外吗?”是读者立场。从作品中的人物立场进入,但是需要读者跳出作品中的人物立场,这样才能相对理性地分析人物形象。所以在课堂中,学生从前文找到大量琐碎信息,聚焦成鲜明的人物形象。两相结合,也就完成了对作者意识的充分认知,抚摸到了小说的内在肌理。
这里蕴藏着解读小说的重要方法——多立场体验法。小说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是小说叙述视角,小说阅读应该培养学生的内外视角意识——角色意识、作者意识、读者意识等等。相应的在解读小说时,就需要有角色立场、作者立场和读者立场等等。而在教学中常常被简化甚至被忽略的,正是首要的角色意识。自然,被忽视的就是角色立场。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深入感知小说本身的有机构成,反而极有可能用读者的想法去遮蔽小说人物的思想意识。
学生一旦掌握了多立场体验法,也就掌握了小说阅读的重要钥匙。这就是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师,还是要多一点“方法意识”的。这是有效的语文课堂的关键之一。
三、问以助产,深化内涵
“助产术”是指古希腊苏格拉底关于寻求普遍知识的方法。一般分为三个步骤:(1)诘问,不断提出问题引起对方思考甚至陷入矛盾之中;(2)助产,启发、诱导,使对方通过思考得出结论;(3)归纳,使对方逐步掌握明确的概念或道理。通过三个步骤,“助产术”能够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向深刻。因为步骤环环相扣,思考就会步步深入,自然目标就会得到有效落实。我们看第三个片段——
【片段呈示3】
师:王老爷的另一种身份是什么?
生:天津财政厅厅长。
师:这句几个关键词?
生:两个——财政厅长和天津。
师:二者有何特殊之处?
生1:财政厅掌管财政大权,很重要,王老爷是厅长,责任重大。
生2:天津的位置也很重要,是军事要地。日本兵打下天津,就是北平,搬到北平也靠不住的。说明天津对北平有重要作用。
师:基于这个身份和这个地理位置,二人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生3:一个要逃,一个卖国保命。师:可以有其他选择吗?
生4:似乎没有!
师:你如何看待文中提到的《苏武牧羊》《托兆碰碑》《宁武关》?生:(沉默)
师:了解了王老爷身份的特殊性之后,你认为这场出逃方法大讨论,到底意味着什么?
生5:王老爷作为官员,危急时刻只想自己保命逃跑。李福是老百姓,他们逃不掉,就选择卖国保命。那么就没人抵抗日本兵了,国家就危险了。
师:外敌入侵之时,国家重城的政府机要部门的掌权者,一心贪财逃命。有血性的百姓无人领导,无路可逃,只好以奴性卖国求生。从一定程度说:王老爷们是李福们悲剧的制造者。因为,上行下效!这样的结尾,在讽刺发笑之中,更蕴含着深重的忧患和沉痛的反思。
师:即使我们不熟悉《托兆碰碑》《宁武关》两个故事,也能从苏武身上得到答案。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展示ppt)——
生(慷慨齐读):挺身而出的勇气,力挽狂澜的担当;判断局势的眼力,领导人民的魄力;为国牺牲的忠诚,舍生取义的抉择。
师:这篇小说,与其说是批判,不如说是召唤。
【片段分析】
这篇以主仆对话为主的小说,读起来如此浅显平白,甚至因为淡化了情节而显得无趣。学生很难找到深入理解的关口,也就很难理解作者的深刻意图。那么,如果教师采取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不断诘问、助产以展现作者的构思之道,就能让学生在曲径通幽处豁然开朗。
本文的密码就在两个人的身份中,穿破主仆这一组表面身份,看到他们官民身份的典型性,就找到了这一把通关锁钥。在一带而过的细微处有重大发现后,然后有逻辑地追问思考:什么地方的什么身份(诘问)——身份和地方的特殊性是什么(诘问)——特殊性与选择的冲突性陷入矛盾(助产)——人物选择的“人物立场”必然与作者主观意图矛盾(助产)——作者这样的设计有何用意(归纳)……这样剥洋葱式地层层深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也就水到渠成了。由此,学生也就能懂得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于平淡中暗挟风雷;也懂得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国难需共赴。一箭双雕,巧妙而有效。
总之,在课堂的起始、推进和结尾等关节部位,倘若提问循道,课堂必是有效的课堂。诚然,有效课堂的实现策略诸多,陋思浅文,以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