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0-12-04
第十一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20)延期通知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日前发出关于第十一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20)延期举办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控制需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减少人群集聚活动,取消各类大型公共活动。
为切实保障参展商和观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确保境内外参展商的参展效果,原定于2020年4月7日至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20)将延期举办。
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与展馆方和相关政府部门保持沟通协商,延期后的具体调整方案将另行通知。
感谢境内外参展商、观众及合作单位20年来对CCMT展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抗争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关心大家的健康和安全;因展会延期造成的诸多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敬请谅解,我们也将竭诚做好后续服务。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19机床工具行业回顾与展望:行业运行呈现四大特点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毛予锋在题为“2019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的报告中认为,当前中国机床工具市场呈现出以需求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的显著特征,加之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行业结构平衡被进一步打破,行业运行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点。结合2019年1~10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出口情况,以及其他主要机床生产国和地区情况,归纳出2019年行业运行的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行业运行总体下行,行业格局出现分化。从国内看,自2012年以来,机床工具行业已波动下行8年。从全球看,2019年形势也发生逆转,世界主要机床生产国和地区都在走下坡路。在这一过程中,行业企业为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做了不懈努力,有些企业聚焦主业,深耕市场需求,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也有相当多的企业陷入经营困难,亏损严重,资金紧张,甚至有的不得不进行重整或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行业格局出现重大分化。
第二、行业运行质量下降,亏损面有所扩大。国家统计局和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均显示,2019年1~10月机床工具行业及各主要分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明显下降,行业亏损面扩大。特别是金属切削机床分行业下降更为严重。
第三、进出口出现新变化,首次实现贸易顺差。2019年年初以来,机床工具全口径以及金属加工机床一直呈现出口同比明显增长,进口同比大幅下降趋势。6月进出口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顺差,至10月累计值一直保持顺差。在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机床工具行业的出口增长成为2019年行业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四、创新研发投入不足,内生动力亟待加强。在长期市场低迷,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企业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创新研发,产品结构得不到更新,转型升级效果不理想。部分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国家重点领域对高端机床的需求,研发了一批高端产品,但尚未批量推向市场,而且配套件主要靠进口,形成不了企业的盈利来源。面对高端产品市场机制失灵问题,迫切需要探索新的体制机制进行突破,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20年1月我国汽车产销降幅明显
从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会”)召开的信息发布会了解到,中汽协会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显示,1月我国汽车产销降幅明显,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受疫情影响,我国汽车行业短期内将受到巨大冲击。从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具体来看,2020年1月,我国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1月,我国商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34.1万辆和32.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1.4%和26.7%,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月下旬起日趋严峻,疫情导致的汽车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等,对本就下行压力较大的汽车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年度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8~9%,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除了直接影响当地整车企业的产销量以外,以上三个地区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众多,即使其他地区具备开工条件,但由于整车厂全国配套,产业链长,一个部件供应不上就会影响整个工厂生产进程,因此短期内零部件供应将会制约整车的生产节奏。
疫情爆发后,中汽协会针对行业企业开展了调研,根据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但伴随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恢复经济、稳定市场预期、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尽快得到有效防控,行业企业坚信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是短期的,不会改变长期稳定发展的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将保持,这对汽车行业发展极其重要。
疫情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预计有:①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疫情对部分行业的运行影响较大,如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商场、影视等行业,将直接影响这些行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运行及降低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从而影响一至三线城市的换购需求,以及四线以下城市和乡镇等农村的首购车需求。②企业生产进度受阻。按照企业少开工10天计算,以及复工后人员、产业链供应短期无法满足生产需要,预计将影响汽车产量超过百万辆。如果停工时间进一步延长,对2月份产量影响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相关影响迟滞了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的生产运营,还将引起国外汽车企业今后为规避区域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链风险,而调整生产布局。③企业出口困难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于此,一些国家和企业已经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原有的订单也做出了撤销决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60个国家发布了对我国的入境管制措施,这也造成我国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加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难度。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导致的供应链紧张,造成出口订单延迟交付,给企业后续的订单签订造成了负面影响。④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受复工延迟的影响,汽车企业的生产和营业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但是房租、工资、利息等费用仍需支付,极大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主要以零部件企业为主)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⑤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此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标准等将陆续实施,但受本次疫情影响,现有库存(产品、零部件)难以消化完毕。同时,检测机构、试验场复工时间延后,也延长了产品认证周期,延缓了产品上市时间,最终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在标准实施后无法按计划销售新产品。
对于全年汽车市场形势,中汽协会表示,目前阶段疫情还在持续,汽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复工也刚刚开始,还面临人员紧缺、防疫护设施缺乏、工作现场防疫监控工作量大、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未正常恢复等问题的困扰,特别是目前疫情防控处于最关键时期,消费者信心还没有恢复,购车需求也处于抑制状态。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日本去年工业机床订单锐减33.6%,创10年最大降幅
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简称日工会)15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12月的机床订单额同比减少33.6%,至899亿日元,连续15个月下滑。2019年全年也时隔3年出现下降。全年机床订单额比上年减少32.3%,至1.2297万亿日元,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由于全球贸易冲突,汽车等制造业减少设备投资,较当初预测的少约4千亿日元。秋季以后的低迷严重,去年四季度订单同比减少36.3%,至2590亿日元,创2009年以来同期新低。
日工会将2020年全年的订单预期定为略微低于2019年的1.2万亿日元左右。会长饭村幸生表示,“期待今年上半年触底,然后反转”。作为拉动力寄予厚望的是半导体相关投资。
合锻智能万吨等温锻造液压机成套设备成功交付
1月16日,中航飞机西安制动分公司生产车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合锻智能提供的万吨等温锻造液压机成套设备现场试件成功,成功交接。
合锻智能自主研发的等温锻压机的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获得多项专利技术。2010年,合锻智能研制的等温锻造液压机成功配套于“国家跃升计划”;2012年,合锻智能研发的“超低速精密等温锻造液压机”被国家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该设备实际使用吨位100000kN,具有超低速控制精度高(滑块压制速度在0.005mm/s能精准控制)、滑块四角调平精度准(可达0.05mm/m)等特点,采用了伺服比例液压控制、防低速爬行技术、电液纠偏技术、四角调平软件控制方法、低速动态分级控制、多段参数控制及检测技术等多项合锻智能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同时具有各种故障诊断功能、曲线及数据的生成显示及油液污染程度在线检测系统。
万吨等温锻造液压机是中航飞机西安制动分公司近年来投资最大的一台锻造类设备,在当今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该设备都将处于行业绝对领先水平。随着该设备的顺利交付,用户等温锻精密成型能力大大加强,同时可满足未来机轮产品的各种规格的需求,为用户精锻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家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建设增色添彩。
(合锻智能)
国产最大规格海上双作用全液压打桩锤研制成功
近日,我国首台国产化2500kJ大型双作用全液压打桩锤以6mm贯入速度,24~30spm的打击频率完成了海上风机基础的沉桩作业并顺利通过DNV的专家认证。作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500kJ双作用全液压打桩锤,它的横空出世,一举打破了国外海上风电装备巨鳄对大型海上风电液压打桩锤的技术和市场垄断,并以自主研发的缸阀一体驱动技术占据了大型海上液压打桩锤的技术制高点。
(中机锻压)
扬力集团荣获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经综合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出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励项目279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83项,三等奖151项;省企业技术创新奖拟获奖企业8家。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申报的“大型精密钣金件冲压成形智能化成套装备研发”项目经过综合评审,获得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同时,扬力集团喜获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奖。
扬力集团一直十分重视技术创新与研发,在与南京理工大学开展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申报了“大型精密钣金件冲压成形智能化成套装备研发”项目。大型精密钣金件冲压成形智能化成套装备是汽车覆盖件、家电精密外观件等冲压成形的高端装备,项目通过大型闭式多连杆压力机及其组成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研发,解决了乘用车覆盖件高效深拉深、钢铝混合全自动高效冲压、家电覆膜板材无痕自动冲压和多品种频繁换产等难题,实现了汽车、家电等行业大型精密深拉深件成形质量-效率-成本的合理匹配,为我国汽车、家电制造提供了装备保障。
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是全省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旨在奖励在本省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本次获奖也是对扬力集团技术创新方面的肯定与鼓励。未来,扬力将持续加大在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研发投入,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关键技术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为建设工业强国不断贡献出力量。
(扬力集团)
舒勒压力机为大众ID.3生产成形部件
大众新款ID.3电动汽车多个零部件均由舒勒压力机进行生产。在捷克的克拉什泰莱茨,大众汽车供应商Snop采用舒勒热冲压线生产A柱及门槛件。克拉什泰莱茨以北是德国茨维考,ID.3整车量产下线便是在这里完成的。ID.3车身件同样也由舒勒热冲压线进行生产,该线的调试工作于去年夏季完成。
今年春季,舒勒还将在大众茨维考工厂再安装一条冲压生产线。这台1200t热成型设备配备了上料装置、可将料片加热至930℃的加热炉、用于快速上下料的三维双横杆搬送机械臂以及成形和冷却模具。作为供应商,舒勒提供包含全部必要组件的交钥匙解决方案。舒勒的压力控制硬化(PCH)技术可实现接触压力的最佳分布,循环时间可低至8s,能够生产出重量轻、强度高的零部件。
ID.3的开发基于大众的MEB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ID.3 1ST特别版搭载最大功率为107kW的电动机,最高速度可达160km/h,续航里程为420km,将于2020年夏季上市。此外,ID.3还将推出续航里程为330和550公里的版本。
(舒勒集团)
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2020年将近60亿美元
在1月12日于北京举行的联盟年会上,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魏法军说,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3,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预计到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58.9亿美元。
会上,专家表示,尽管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每万名工人的人均机器人保有量仅为49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还面临系列问题,如部分高端核心零部件不具备制造能力、市场发展不完善、标准和规范有待健全以及产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与此相对,国外机器人具有先发优势,“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等外资品牌抢先一步占据了我国机器人市场。
对此,有专家认为,目前“四大家族”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范围主要位于南方,北京机器人产业可以着重在医疗健康、仓储物流和特种机器人等特色行业发力,通过产学研用联动,实现突围。
此次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年会暨军警民智能装备需求对接会正是以此为目标,年会以“搭建融合、创新、合作、共赢平台,推动特种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此次会议还总结了该联盟4年来的发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联盟理事会,并部署了2020年度的工作。据悉,该联盟成立于2015年12月,目前已发展到拥有3个专业交流平台、118家成员单位和400余名行业专家。
国产伺服电机的突破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伺服电机在机器人中用作执行单元,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伺服电机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需要突破的关键短板之一。《中国制造2025》规划总体部署了机器人伺服电机的目标:到2020年,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中国机器人产业处于大的变革时代,需要快速创新整合,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手段。而要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的伺服电机自然成了许多企业竞相布局的热门领域。
伺服电机作为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机器人伺服系统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指令机构三大部分构成,伺服电机是执行机构,就是靠它来实现运动的,伺服驱动器是伺服电机的功率电源,指令机构是发脉冲或者给速度用于配合伺服驱动器正常工作的。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4年伺服电机在所有应用行业规模68亿人民币,增速为8.3%;其中机器人增速高达50%,迅速成长为伺服系统应用中排名第六的行业,以4.2亿的业绩,占市场份额6.2%。
机器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而中国现在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2013~2016年,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94亿美元,中国市场将占全球机器人市场总量的30%以上,市场空间巨大。机器人的高速增长将带动伺服电机的巨大需求。
伺服电机是影响机器人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机器人产业需要突破的关键短板之一。《中国制造2025》规划总体部署了机器人伺服电机的目标:到2020年,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虽然国产伺服电机在市场上的比重比较低,在技术与性能上与国外品牌有较大的差距,并且产品质量与稳定性也不能同国外品牌同日而语,但近几年国产品牌伺服电机的发展也很迅速,伺服电机自主配套能力已现雏形,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许多国产产品技术上与日系产品接近,涌现出埃斯顿、广州数控设备、英威腾等20余家较大规模的伺服电机品牌。
舒勒推出经济型热成形工艺入门设备
据来自舒勒集团的消息,针对资金有限、计划批量尚处于较小阶段的生产厂商,舒勒推出的StrongLine是理想的热成形工艺入门设备。在热成形工艺中,钢板材会被加热到930℃,并在接下来的成形过程中冷却硬化。这是目前在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生产中所采用的成熟的工艺技术。
除了辊底加热炉与配套的自动化设备外,StrongLine还配备了一台1200t液压机,工作台尺寸为2.5m~3m。它的拉杆主体采用去应力退火工艺,十分坚固;设计有模具独立过滤液压功能以及带中止功能的滑块倾斜监控。同时,设备还可以选配机器人或机械手,生产节拍可达到每分钟5冲次。
SpeedLine系列设备的下一个进阶型号生产节拍可达每分钟5.5冲次。并且可选配1600t液压机。该型号的夹持面为2.9m~3.6m。此外,SpeedLine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能效,舒勒已将其列为“高效液压成形技术(EHF)”项目的一部分。
EHF技术可在所有运行环节中实现自动节能与优化。待机功能可确保在成形过程中不需要主驱动时,主驱动能够自动关闭,不再耗能。同时,得益于高效的液压系统以及能量回收装置,设备所需的制冷量更低。
该系列设备中的顶级型号为PCH-Line,采用最先进的热成形技术,生产节拍达每分钟7.5冲次。PCH代表“压力控制硬化”,这表示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对成形与冷却进行控制,从而显著缩短冷却时间并大幅提高产量。提升零部件质量: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 PCH技术生产的零部件硬化更加均匀,并能够获得所需的强度。
舒勒的“工艺监控系统”可以对多种零部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持续记录、分析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并且所有数据都可以由已授权人员随时调用并进行评估。位于舒勒格平根总部的热成形技术中心目前安装有一条配备“工艺监控系统”的PCH冲压线。
(舒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