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分田的酒席

2020-12-04黄语瞳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华鑫学校

十几岁 2020年35期
关键词:龙山县酒席二爷

文/黄语瞳(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华鑫学校)

指导老师/黄勇

三分村在龙山县咱果乡,距离县城八十余公里。村在大山深处,地多田少,所以又被外人称作“三分田”。

有民谣唱道:“有女莫嫁三分田,红薯包谷当主粮。”我从小随父母在县城生活,鲜少回乡,“三分田”给我的印象只有土岭、荒山,寂寞的老人和破败的木房。

一个周末,我随父亲前往老家“三分田”一个伯伯家吃酒。前往的路上,我一直担心。我印象中,进村的路,一截水泥路,一截沙土路,一截黄泥路,路难行。此次进村,我眼前一亮,宽阔干净的水泥路犹如一条长长的玉带,一直通向村子所在的山顶。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清新得像是被洗过一般,没有一点混浊。

“爸爸,水泥路什么时候修好的?”我兴奋极了。

“大概半年了吧,我们村赶上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今年全县所有深度贫困村的通组路都修好了。”

“想想以前买一包盐要等五天一轮的赶集日,买一包化肥要走五个小时山路才能背回家,今天你能坐着小汽车回家,你太爷爷辈估计做梦都没有想到。”一路上,爸爸说得特别起劲。

不到一袋烟的工夫,车就到家了。

办酒席是件热闹的事。我们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谁家办酒,不管是在家留守的,还是出门打工的,每家都必须有一个人到场。今天来的人很多,场面也很热闹,宴席就安排在伯伯家的院子里。

“没吃饭的,请赶紧找桌子坐下。”管伙食的二爷甩开嗓子大声吆喝着。

农村的酒席是流水席,通常三四桌或者五六桌,如果人坐满了,得等下一轮。厨子也都是前来帮忙的叔伯、村民,我和爸爸找一处坐下。

“上菜了!”

“大家都让一让!”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足足十二道菜,月月红!”

酒席旁,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

今天的菜我特别喜欢,都是些大碗大盘,高高地堆成了尖尖。家养的土鸡土鸭,原汁原味;刚从菜园里摘的青菜心,清香浓郁;刚刚起锅的红烧肉,油亮光滑。

“以前别人笑话我们村办酒席就是‘四大钵’(指面一钵、肉一钵、豆腐一钵,小菜一钵),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大家想吃的菜,都可以端上来。不够了可以叫二爷加。”大婆婆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

不知不觉间,天很快就黑了。

此时,喝酒的吆喝声,小孩的打闹声,嘹亮的三棒鼓声,久久回荡在山中,似雾如烟,飘向远方。

回家的路上,我对爸爸说:“三分田的酒席真好,下次有,我还来!”

猜你喜欢

龙山县酒席二爷
治理滥办酒席不能简单粗暴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Intelligence— On Human-Computer Competition from the Five-Level Theory of Cognitive Science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杀猪二爷
村庄空心了办酒难成席
李浩新作
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