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危因素分析与管理探讨
2020-12-04周萍杜秀芳
周萍,杜秀芳
(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66400)
0 引言
近年来导致高危妊娠出现的因素数量有着明显增多,使得产妇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高危妊娠状况若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产妇、婴儿的死亡。因此,妊娠高危因素管理、分析,对于及时治疗、促进预后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对妊娠高危因素以及管理方式进行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所接纳治疗的4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5-45岁,平均(35.05±9.12)岁。所有产妇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4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妊娠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基于此来探究相应的管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400例产妇中的高危妊娠产妇所占比例、建档高危因素构成和分类、孕中和产时高危因素构成和分类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以P<0.05为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0例产妇中高危妊娠产妇所占比例
400例产妇中,高危妊娠产妇例数为176例,所占比率为44%(176/400)。其中单一高危因素例数为80 例,占比45%(80/176);两种高危因素例数为45例,占比26%(45/176);三种高危因素例数为35例,占比20%(35/176);四种高危因素例数为16例,占比9%(16/176)。
2.2 400例产妇建档时高危因素构成、分类
400例产妇建档时高危因素构成以及分类为:异常产史16例,占比4.0%(16/400);双胎妊娠14例,占比3.5%(14/400);瘢痕子宫10例,占比2.5%(10/400);重度贫血6例,占比1.5%(6/400);骨盆异常4例,占比1.0%(4/400);妊娠合并妇科肿瘤6例,占比1.5%(6/400)。
2.3 400例产妇孕中、产时高危因素法分类及构成
400例产妇孕中、产时高危因素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双胎、早产、FGR、巨大儿、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合并梅毒、功能感染、胆汁淤积综合征,见表1。
3 讨论
就当下产妇保健工作而言,其中的首要工作难点、重点即为高危妊娠管理,而对产妇及时予以有效筛查、管理,其效果可直接对围产儿、孕妇的预后状况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1-2]。研究资料表示,高危妊娠的出现过程是动态的,建档过程中被发现存在的高危妊娠因素产妇仅为整体高危妊娠一部分,绝大多数产妇的并发症主要在其孕中、后期以及产时发生。
目前认为,在对妊娠高危因素进行管理时,应当从如下方面来进行:首要任务即为加强相关健康知识内容的普及,以此来让每一位孕妇来作为自身健康的主要负责人,提升其相关的风险意识[3-4]。同时,应当将妊娠风险教育高度进行提升,将其作为妊娠期间内的一项重要注意内容,积极设立相关的生育咨询室来让产妇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健康咨询场所;而对于拟生育二胎、高龄且同时伴随基础疾病女性而言,有必要对生育风险进行强化评估。通过红色(妊娠高风险)、橙色(妊娠较高风险)、黄色(妊娠一般风险)、绿色(妊娠低风险)以及紫色(存在传染病)五色预警管理方式来对孕产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其中对于红色、橙色以及紫色孕产妇,应当予以专案管理[5-7]。此外,要落实高危妊娠新生儿的护理、监护工作,在产妇临产时要予以其全程跟踪,若是出现新生儿窒息状况时,应当予以第一时间抢救,从而确保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得到提升。还需注意的是,可建立相关的孕产妇保健网络系统,以电脑联网方式来确保资源共享,促进高危妊娠工作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8-10]。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400例产妇中高危妊娠产妇例数为所占比率为44%(176例)。建档阶段妊娠高危因素为异常产史、双胎妊娠、瘢痕子宫、重度贫血、骨盆异常、妊娠合并妇科肿瘤等;孕中以及产时高危因素则为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双胎、早产、FGR、巨大儿、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合并梅毒、功能感染、胆汁淤积综合征。说明可导致高危妊娠因素相对较多,有必要予以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相对较多,有必要强化相应的产前教育、自我监护指导教育,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来让高危妊娠能够尽早被发现和治疗,以此提升产妇、新生儿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