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会思考 言语中学表达——结合低年段语文课堂现状浅谈听说
2020-12-04江苏省南京市长城小学
江苏省南京市长城小学 陈 金
一、低年段语文课堂“听说”缺位的现状
低年段的小孩子对于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他们善于去发问,去表达。我想大人们都会有被孩童的“十万个为什么”问倒的经历,孩子们的这些提问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惊喜。可是,很多我们在被孩童各种问题包围的时候,要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是不是在之前的交流中可以寻找到答案。
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讲《小猪唏哩呼噜》的过程中,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避免孩子在听故事中走神,每次讲故事的时候,我都会设置几个问题,答对的小朋友可以获得加星的奖励,提到加星,小朋友们都热情高涨。可是,即使这样,在这一过程中,还是发现少部分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他很难从故事中获得结果,还有部分同学是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然而小手举好站起来回答的时候,表达不够清楚。其他小朋友就开始争先恐后地边嚷道边把小手够到教师的方向,“老师,我…….老师,我知道……”记得有一个问题是:小猪唏哩呼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一个小朋友说道:老师,他是第12 个孩子,所以他的名字叫唏哩呼噜。很显然,他有认真地在听教师讲故事,然而他并没有做到将教师的问题与自己获得的东西对上号,也就是所谓的答非所问。而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前后并没有因果联系。这个时候,很多教师会请他坐下继续思考,再找下一位孩子来回答,期待他能够说出正确答案。
二、低年段语文课堂“听说”训练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一学段做出了如下目标: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能忽视对学生“听说”的训练。一个人的听说能力对于自身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迫切需要输入的低年段的孩子来说,学会听说更是非常重要。学会听说,善于听说,善于发现同学回答中的具有疑义和争论的问题,善于发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方法技巧,可以大大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对于低年段的小朋友来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非常关键,使得他们终生受益。
三、低年段语文课堂“听说”训练的策略
1.故事中训练聆听,规范说话
在讲故事《小猪唏哩呼噜》中,孩子并没有回答出故事中的答案,在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可以再次将故事重复一次,请他再听一听,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可能会将课堂推进脚步放得慢一点,一次,两次,或许会带来另一种收获,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的聆听能力。他接着说,“他吃饭发出唏哩呼噜的声音。”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可适当读慢一些,最好能够在重要地方做出着重强调,给小朋友一个明显的信号,“跳一跳,摘个桃”。第二次听完后,他能够找出答案,由于日常交流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过表达清楚这样的训练,在组织语言过程中,非常随性与生活化。这个时候,我们语文课堂的专业性就体现出来。将这样的回答引导到规范的语言表达上来。这个时候,对于刚从幼儿园进来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稍有难度,不妨多找几位小朋友来说,教师修改,逐步规范回答。
2.文本中训练聆听,自我表达
在二年级教学《再见了,北京!》这一课时,课文距离小朋友的生活比较远,在初步感知的时候,我并没有将一组组北京奥运会的精彩图片视频资料出示给大家,一改往常,找了一段介绍北京奥运会的音频资料,播放给他们听,使他们在认真倾听中了解到北京奥运会的一些知识。音频结束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听了音频,他了解了哪些关于北京奥运会的知识。加上之前的预习,学生可以自己知道北京奥运会的时间、五环旗,奥运会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
一年级教学《口耳目》时,设置字谜,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能够猜到正确的谜底,一个个听得非常认真。起身回答问题时候,脱口把谜底说出来。第一次时候,教师可以规范答案,这道字谜的谜底是:口。学生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对教师的行为,因此在后来的回答中,愈加规范与完整。
3.名师中总结,设计训练“听说”的方法
在阅读薛瑞萍教师的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时了解到薛教师带着她的学生欣赏中国的古典文化音乐又或是钢琴曲《月河》《早晨的空气》《教父》,等等,每天给他们准备古诗阅读对于培养他们的聆听能力是极好的。听完教师范读的古诗,当天背诵下来,正所谓厚积薄发。我相信,坚持下去,会不一样。
日本的教育大师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每个学生相互作用——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指出学生能够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也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反思,每个人都喜欢聆听和自己一致的答案,都喜欢被肯定,而不愿意自尊心受到伤害。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