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意象,开启古诗教学之门

2020-12-04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刘芬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18期
关键词:意象古诗词诗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刘芬芬

诗词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体会年诗人的情感特征。古诗词有描写人物形象的,有抒发作者情感的,也有描绘山水借物寓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意象是诗歌的“眼睛”,更是感受古诗美感的重要凭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教师在解读每一首诗时,如果不能从意象进行,诗词教学将失去一半乐趣。

一、吟咏意象,初步感知

意象,并没有直观性,是借助语言文字呈现的艺术。在诗词教学中,为了对意象形成深刻感知,必须将诗词中蕴藏的形象信息进行生动还原。美国教育家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在诗词教学中,真正重要的并非是对诗意的解读,而是对审美的领悟。而对意象的吟咏,将帮助学生产生审美感知,让学生的大脑中生成一个个美的形象,有助于激荡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对美的期待。

例如,在教学《渔歌子》时,在教学之初,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并指导学生的诵读行为,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韵律。这一步只是初读,目的是扫清阅读障碍,初次感知诗歌内容。接着,教师可以采取男女对读、小组竞读、全班吟诵、指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多种朗读形式中加深对诗意的感受。这一步是再次感知,既强化学生对诗歌印象,同时也是激荡情感的重要步骤。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配乐朗诵文本音频,同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试着想象每一个意象所展现的画面,领悟那份独属于春天的美。

二、紧扣意象,体会情感

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韵味无穷。在字里行间洋溢的情感,是诗人内心的真实独白,很难让学生直接体会。因此,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只能将满腔的情感凝聚在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上,用这种方式引导读者感知。由此可见,解读诗词内涵的秘诀就在于这些形象上。而这些形象,恰恰是诗歌中的意象。只有紧扣这些意象,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才能感受到诗歌内在的情感。

例如,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一共出现了8 个意象,分别是“月、鸟、蝉、蛙、星、雨、店、桥”。仔细分析这些意象,学生发现这些意象并不艰深,全部都是生活中最熟悉的景物。但是,在词人的精心设计下,这些意象被巧妙地组织起来,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看似平常的景色变得不再平常,反而有了一种别样的韵味。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词的意境美,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此时此刻你是词人,面对这样美的景色,你有怎样的感觉?有的学生说:“要是一辈子可以看到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景象,真是太闲适了。”还有的学生说:“词人真的很幸福,在这样一个夏日夜晚,收获这样一道美丽的风景,真是悠然自得。”在这个想象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三、积累归纳,扩展视野

在古诗词教学中,对意象的解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意象并非某一首诗词的独创,其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固定内容,表达了特定的情感含义。如,“柳”象征送别,“落花”表达惜春,“日暮”蕴含感伤,“松、竹”寓意坚忍不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某一首诗词,而是需要有意识拓展,将运用同类意象的诗词并列在一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归纳,体会这些意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承载的情感异同,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长此以往,学生的文化底蕴势必水涨船高。

以《暮江吟》《出塞》《十五夜望月》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求学生初读这三首诗,并且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然后,试着分析这三首诗,“月”意象承载的情感的异同点。在诵读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在白居易笔下的“月亮”,具有一种和谐的美感,诗人特意将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而王昌龄的《出塞》,“月亮”不再具有审美意味,而是表达了一种肃杀、凄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意味;在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月”意象则承载着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这三首诗写的都是“月”意象,却表达了诗人不同的内心情感。在辨析、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月”这一意象的理解得到了巧妙升华。

意象的学习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意象并非某一首诗的独创,而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存在于多首诗中。教师要从意象着手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总之,意象是诗歌美感的集中呈现、是诗人情思的载体,更是教学的最佳着力点。在解读古诗内涵、情感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意象古诗词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爱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象、形神
关注诗词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