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精致,情趣更盎然;主体突出,受益亦无穷——教学《古对今》心得

2020-12-04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实验小学邹忠亮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18期
关键词:对子细雨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实验小学 邹忠亮

现象描述:《古对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经教育部2016年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诗歌的方式呈现,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是“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第二节为“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第三节是“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也有一篇类似的教材《对韵歌》。此类教材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之教材,旨在诵读与积累中感受中华古诗文之精妙,体悟语言文字表达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听了本校一位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收获颇丰。

一、手把手教学第一节

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第一节,然后圈出对子。交流学生圈出的对子。

2.教师出示古人和今人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注意服饰、发型等有何不同?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古”和“今”是一对表示时间变化的反义词。

3.出示古币:注意内外的形状有何变化?学生描述:古币是内方外圆。教师跟进:“圆”和“方”是一对表示形状变化的反义词。

4.再出示自己学校一年四季景色的图片,分别感知“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教师描述四个季节的情境,如冬季“外面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即使我们坐在教室里,也仍然感觉寒气袭人,甚至有时候要拿笔写字,都抖抖索索的”。总结:这是描写四个季节的词语,一读这四个词语,就能明显感受到季节的特点。

5.最后师生对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半扶半放教学第二节

1.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节,然后圈出对子。交流学生圈出的对子。

2.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出示“晨”和“暮”:让学生观察“日”字在字形中的位置,再联系字义想想其中的原因。“晨”是“日”在头上,表示太阳刚刚升起;“暮”是“日”在中间然后再到下面,表示太阳逐渐要下山了。

3.出示“雪”和“霜”:它们都是什么偏旁的呢?说说跟“雨”有关的字。

如图3,x(i,j)为图像(i,j)点的像素值,m(i,j)为该模板的中值。P1(i,j),P2(i,j)为模板内和x(i,j)最接近的两个点。

4.选一选:你觉得“和风”是微风、大风还是狂风?“细雨”是暴雨、大雨还是小雨呢?说一说“和风”吹在身上的感受如何?“细雨”打在身上有什么感受呢?

5.看图片,了解朝霞和夕阳。教师补充拓展:朝霞、晚霞和彩霞。

6.男女学生练读对子。

三、学生自学第三节

(一)读一读,圈出对子。交流圈出的对子。

(二)1.进行归类:“桃”和“李”都是表示水果,或是植物的词;“柳”和“杨”都是表示植物的词。2.前后联系:复习《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3.美美地朗读课文,感受春之美。

四、巩固知识

1.进行课文填空,背诵课文。

五、指导生字书写:“凉”和“语”

问题诊断:与上述对照,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平时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笼统,或杂乱。觉得什么都重要,都想在教学中加以体现,结果课堂上总是浮光掠影,教学环节冗长,像打仗般急促,匆匆过场者居多。

2.教学形式眼花缭乱,或单调乏味。教学手段之使用未分辨是否切合实际,觉得挺好就拿来用,PPT 是一张又一张,课文读了一遍再读一遍,收效甚微。

3.对学生学习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困难?用什么策略去解决?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等等问题,都未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说到底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针对以上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要积极改进:

1.教学目标清晰而干净。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实现的蓝图,作为教师在课前应胸有成竹。不宜追求过多,踏踏实实地能完成才是硬道理。

2.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着力于学生良好习惯之培养,思维品质之训练,审美能力之提升,精美语言之积淀。

3.积极探索为学而教的模型。让不同学生在内在需求、鲜活经验和行动反思等方面均有发展,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教学对策:细观执教《古对今》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上,非常注意学生年段特点,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直观形象式。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就是具体形象化的,不是抽象逻辑化的。如教学“晨”和“暮”时,能从字形上去分析,这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怎不令学生受益匪浅呢?

2.对比分辨式。如在教学“和风对细雨”时,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事物各自的特点。

3.引路自学式。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首节的手把手地教,到次节的半扶半放式的教学,再到末节学生自觉地运用方法学习,就是一种为学而教的范本。

教学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习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体。因此,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要把更美的情趣带进了课堂,要把更优的策略引进了课堂,要把更好的理念落实在课堂。

学生动起来了,他们津津有味地读书,孜孜不倦地思考,滔滔不绝地发言,饶有兴趣地动笔,课堂也就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乐园。

猜你喜欢

对子细雨课文
《细雨润物迎春》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细雨灯花落
背课文的小偷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赏初春细雨有怀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