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天辟地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2020-12-04许顺富

湘潮(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李汉俊纲领共产国际

★ 许顺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用毛泽东的话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纲领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主旨,又是中国革命开天辟地的行动指南。但是,这一伟大纲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被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默默诉说着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和创业的艰辛,告诫着世人中国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宣示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一条通向真理的光明大道。

制定中国共产党纲领是中共一大的会议主旨

走进历史的现场,遥看风雨如晦的岁月,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列强横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一群不愿做亡国奴的年轻人在北京的街头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响亮口号,上海工人以罢工声援了他们的壮举,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批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决定“以俄为师”,担负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重任。

1920年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独秀、李大钊两大新文化运动的巨匠,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序幕。苏俄的维经斯基成为中共建党的助产师,他奔走于李大钊、陈独秀之间,商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发起的事被列入日程。”他们创办《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列主义建党思想。

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出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秘密会见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并在征得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同意后,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全国性组织,并由“二李”分头写信邀请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各派两名代表赴上海参加共产党成立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共15人,即上海李达、李汉俊,武汉董必武、陈潭秋,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张国焘、刘仁静,广州陈公博,旅日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

由于李大钊、陈独秀这两位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因故未能参加会议,大会推举张国焘主持会议,毛泽东、周佛海担任记录。大会宣读了陈独秀交陈公博带来的4点意见:党员的发展与教育、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用、党的纪律、群众路线。会议历时9天,议题就是制定党的纲领、工作计划和选举中央机构。会议除第一天开幕式和第二天各地代表报告工作情况外,其他的时间都是起草和讨论党纲和工作计划问题,可见制定和讨论党纲始终是会议的主旨。毛泽东作为湖南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情况。第二次会议,大家还推选了张国焘、李达、董必武负责起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为便于他们专心起草纲领,25日、26日两天休会,其他同志自由活动。

27日以后继续开会,着重讨论中国共产党纲领。在制定和讨论中国共产党纲领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主要在李汉俊和刘仁静之间展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产党应当有什么样的党纲。李汉俊认为,世界上的革命,既有俄国的十月革命,也有德国社会党的革命,中国共产党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最好先派人到俄国和欧洲进行考察,然后再进行取舍。他认为目前中国共产党最实际的做法是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运动,待这一革命成功以后,中国共产党可以加入议会开展竞选。刘仁静反对李汉俊的意见,认为欧洲的议会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也不应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团体。他拿出《共产党宣言》,说中国共产党应该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去做,即以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李汉俊的意见虽然得到陈公博的部分支持,但大多数与会者支持刘仁静的看法。二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早在1921年2月,李汉俊就与陈独秀发生过争论。陈独秀主张中央集权制,李汉俊主张地方分权制。在这次会上,李汉俊仍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只是个联络机关,结果被大多数代表否决。三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共产国际代表认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是上下级关系,中国共产党要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但绝大多数代表赞同李汉俊的意见,即中国共产党可以接受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并采取一致行动,但不必在组织上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代表们主张在党纲中写上“联合共产国际”,实际上否定了马林等人所说的“上下级关系”,直到一年以后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决议案》,才明确写上:“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四是中共党员能否在现政府中做官的问题。陈公博因为当时在广东担任宣传员养成所所长,加之陈独秀正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因此,他认为可以,李汉俊也同意他的意见。但是,大多数代表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员不应在资产阶级政府里当官。经过一番又一番的激烈争论,党纲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进入定稿阶段。

7月30日晚,大会正准备讨论党纲定稿之际,密探突然闯进了会场,会议只好立即中止,并转移会场。7月31日,党的一大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和选举了中共中央领导人,从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中国共产党从此有了开天辟地的行动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在海外被发现

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虽然其基本精神为后来的《中国共产党党纲》所继承和发扬,但中共一大党纲的原始文件却一直淹没于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之中,杳无音讯,遍寻不着。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送交党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决定时,陈独秀的意见是不予发表,这就使得党纲只有手抄稿,没有打印件,数量极为有限。加之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年,党中央在上海的驻地遭到法国巡捕的搜查,党的珍贵文件全部遗失,使得《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一直找不到下落。

对于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一直没有停止对它的寻觅。1956年9月中共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前往莫斯科,与苏共交涉,要求把共产国际有关中共的档案交还中共。苏共经过仔细研究,决定交还部分档案。12月,中共从莫斯科运回了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18箱档案文件。中共党史专家仔细检视这批档案,居然意外地发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俄文稿。由于始终没有发现中文原件,于是俄译稿被还原译成中文。为了鉴别它的真伪,1959年8月5日,中央档案馆筹备处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并送交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请其帮助鉴定。9月5日,董必武亲笔复信说:“我看了你们送来的《党史资料汇报》第六号、第十号所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三个文件虽然是由俄文翻译出来的,但未发现中文文字记载以前,我认为是比较可靠的材料。”

1960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韦慕廷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惊喜地发现了1924年1月陈公博写的硕士论文《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在论文附录中,出现《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的英文版。经对照,其英文版与俄文版内容基本相同,仅具体文字稍有出入。这样,起到党章作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得以与世人见面。

第一个纲领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奋斗目标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英翻译稿发现,这一纲领总共15条,都缺第11条内容,实际只有14条。这一纲领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党的组织原则。纲领明确指出: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联合第三国际”“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纲领明白无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主张通过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来达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纲领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它对于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巩固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胜利,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主张“以俄为师”,以苏维埃管理制度,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实行社会革命,这又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初创伊始的中国共产党努力向苏俄成功经验学习的视野。

纲领对党的组织原则做了严格规定。纲领严格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指出只有承认党纲和党的政策,并愿成为忠实党员的人,经党员一人介绍,才可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接纳新党员必须履行严格的入党手续,“被介绍人必须接受其所在地的委员会的考察,考察期限为至少两个月。考察期满后,经大多数党员同意,始得成为党员”。党纲还规定,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党员如果不是由于法律的迫使和没有得到党的特别允许,不能担任政府委员或国会议员”,“这个纲领经三分之二全国代表大会同意,始得修改”。这些严格的规定,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纪律严明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体现了鲜明的战斗性和高度的原则性相统一的特点,充分说明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新型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纲领的基本精神为后来的党纲所继承和发扬,贯彻于中国革命的始终,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猜你喜欢

李汉俊纲领共产国际
李汉俊与中共“一大”
抗战宣言书:《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李汉俊的革命遗产
李汉俊的初心 值得今天所有党员学习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召开的党代会是哪次?
处理同事关系的九条“纲领”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
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
补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