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2020-12-03
盗汗是指睡眠中多汗,醒后汗止。盗汗多见于少阴阴虚体质者,此类人体形多瘦长,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不怕冷,有失眠倾向;也见于少阴阳虚体质者,此类人神疲多睡,平素畏寒,性功能差;也见于有阳明胃热体质者,此类人身体壮实,体力好,精力充沛,平素怕热,食欲好,有大便干倾向;也见于少阳气郁体质者,此类人性喜抑郁,爱生闷氣;也见于厥阴肝旺体质者,此类人性格急躁易怒。
辨证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调和气血阴阳、敛阴固表。临床上应根据具体证候特点,随方加入收敛固涩止汗之药。
阴虚火旺
主症:睡则汗出,醒则自止,伴有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腰膝酸软,干咳,痰中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敛阴止汗。
方药:加味当归六黄汤。浮小麦、生黄芪各15~30克,当归9~12克,黄连、黄柏各6~9克,生地、熟地各12~15克,黄芩9克,生龙牡30克(先煎)。适合于少阴阴虚体质,或内热伤阴者。
加减:若肾阴虚突出,症见头晕眼花、咽干、腰膝酸软、尿频者,可加用山茱萸、桑叶、芡实、金樱子等;若痰热扰心,症见心烦失眠、多梦、舌苔腻略黄、脉细滑数者,可加用陈皮、清半夏、茯苓、甘草,或配合黄连温胆汤;若郁热、痰火内结,症见咽干咽堵、心胸烦闷、性急易怒、脉弦数者,可加用玄参、连翘、浙贝、夏枯草,或配合消瘰丸;若阴虚肺热,症见午后低热、咳嗽、咳血者,可加用地骨皮、鳖甲、知母、百部、夏枯草、生白芍、藕节、仙鹤草等。
心脾两虚
主症:睡则汗出,醒则自止,伴有心悸眠少,气短神倦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敛阳止汗。
方药:归脾汤加减。可随方加用五味子、浮小麦、煅龙牡等。
加减:若兼阴虚,症见咽干心烦、舌红少津者,可加麦冬、五味子;若兼阳虚,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冷者,可加肉桂、附子、山茱萸、五味子、煅龙牡等。
血淤阻滞
主症:睡中汗出,醒后自止,或日间自汗,伴见夜间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或心悸眠少,或胸闷胸痛,颜面淤斑,肌肤甲错,舌质暗有淤斑,脉细弦。
治法:活血化淤,调和气血。
方药:血府逐淤汤加减。可随方加用浮小麦、煅龙牡等。
加减:若兼阴虚,症见咽干心烦、舌暗红者,可加沙参、麦冬、五味子。若气郁突出,症见胸胁苦满、烦闷失眠、善太息、嗳气、舌边多浊沫、脉弦者,可加用香附、苏梗、合欢花、夜交藤等。
赵进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脑、肾、眼底、胃肠、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肾病、内科杂病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病以及小儿多动症、遗尿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