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020-12-03高仁义宗利锋
高仁义 宗利锋
在寒地水稻栽培中,应掌握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本田管理等技术环节,以不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为水稻稳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对寒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一、培育壮秧
壮秧的标准是:株高15厘米以上,4叶1心,根白且发达,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带有2个以上的分蘖。
1、种子处理
①晒种。通过晒种可将水稻种子休眠期打破,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晒种的时间一般在2-3天。
②选种。品种必须保证能在当地的栽培条件下适期成熟,而且应具备高产、优质、分蘖力强、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品种确定后,要对种子进行精心筛选。
③浸种。应选用适宜的药剂浸种,不仅可以增加水稻种子的水分,满足种子发芽对水分条件的需求,还可以将种子表面上的病菌杀死,防止恶苗病的发生。可选用多菌灵溶液浸种24小时,在水稻种子吸水量达到自重的25%左右时可将种子捞出。
④催芽。将捞出的种子控干水分,然后用50℃左右的温热水清洗,洗净每粒种子上的药剂,洗好后将种子装进催芽容器或平铺在稻草上,室内的温度应达到29℃左右,每天至少翻动一次,根据水分情况进行浇水。一般在催芽2-3天后可出芽。
2、播种
①播种时间。因各地积温的不同,播种时间略有差异。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
②配制床土。选择肥沃的田园土或腐殖土,筛细后加入壮秧剂,并混拌均匀。先将20公斤的壮秧剂混拌入100公斤的土中,然后再将混拌后的土混进300公斤的土中,用重复混拌的方法配制出足够用量的床土。注意土中不可含有除草剂成分,壮秧剂的用量也不要过大。
③播种量。培育机械插秧的秧苗,每平方米播芽种850克-900克。培育人工插秧的秧苗,每平方米播芽种350-400克。
④播种方法。播种前先将床土水浇足,使土壤中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均可,应保证将种子播匀,避免漏播。播后覆土0.7厘米,然后进行地膜覆盖,为土壤保温和保湿。
3、苗床管理
①温度。出苗前,应将育秧棚中的温度保持在35℃以下。出苗后,棚内温度不要超过30℃。等秧苗一叶一心以后,逐渐将温度降低至20℃左右,然后可进行插秧。
②水分。播种后要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以保证出齐苗。苗出土至2.5叶期,可根据床面水分含量情况适当浇水,床面湿润就不要浇水,以使地温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促进幼苗扎根。秧苗2.5叶期至插秧前,每天要浇水1次水,避免秧苗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③防病。为预防立枯病发生,秧苗3叶期时选用65%敌克松可湿性粉700倍液进行喷雾,喷药后再喷一遍清水洗苗。
④通风。根据不同时期的温度指标,只要超过就必须进行通风。出苗前后进行两侧通风,一叶一心以后为了控制温度过快长高,早上6点打开通风孔,下午5点左右将通风孔关闭。通风要逐渐扩大,直到插秧一周前,将通风孔全部打开,进行全面通风炼苗。
⑤追肥。在秧龄达到25天后的离乳期,如果田间出现脱肥现象,可每平方米追施100克壮秧剂。
二、本田管理
1、插秧密度
要保证插秧的密度合理,人工插秧行距为35厘米,每延长米插8穴,每穴插3-5株。机械插秧株行距为27厘米×12厘米,每穴插6-7株。
2、科学施肥
提倡增加有机肥及生物菌肥的施用量,还应适量施用锌肥及硅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的种类及施肥的多少,既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还能节約成本,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①底肥。因各地的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也会有所不同。每公顷施入含量为45%的氮、磷、钾复混肥400公斤。也可以选用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入3000公斤左右。整地前将肥料撒在稻田土壤表面,整地时将肥料混入土层中。
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插秧后的第3天,当发现出现新的白根时,每公顷追施水稻返青肥100公斤,促进幼苗快发育、早分蘖。第二次追肥在分蘖的高峰期进行,追施50公斤硫酸铵加40公斤返青肥。使幼苗长势均匀,分蘖力增强。第三次追肥是在孕穗开始形成时,每公顷施入80公斤的复混肥,可起到促花保孕穗的作用。施肥后使水稻不出现早衰和贪青。
3、合理灌水
要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进行合理灌水和晒田。插秧至缓苗期,应将水层保持在4-5厘米,水稻分蘖前,将水层保持在3厘米左右。在分蘖的中后期,要采取干湿交替的方法灌水。在每平方米的茎数达到520个时,要及时进行排水晒田,可对无效分蘖数量进行控制。拔节孕穗前期,应保持田间处于湿润状态,保证土壤透气性良好。拔节孕穗的后期,应建立浅水层,并保持到抽穗前的10天左右。抽穗开花期要间歇灌水,孕穗期灌深水,9月10日以后停止灌水。
4、防治病虫草害
①除草。稻田除草应以安全和不影响分蘖为目的,灭草剂应选用对水稻生长无抑制作用的品种进行封闭除草,如丙草胺或苯噻草胺。稻田除草以采取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在后期大草比较多的情况下,应以人工除草为主。在稻田除草的同时,还应将池埂上的杂草割除干净。
②病虫害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二化螟等,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形成危害。防治稻瘟病应在发病初期选用春雷、稻瘟酰胺、咪鲜胺合剂喷施防治。防治二化螟可选用三唑啉、毒死蜱和阿维合剂,在二化螟初发期喷施防治。喷药应在8点前和16点后,不要在大风天或中午的时间喷药。
总之,在寒地水稻栽培中,应掌握不同时期的技术要点,按要求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为水稻高产优质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156324黑龙江省胜利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