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路径

2020-12-03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辅导员人文

邵 敏 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由于高科技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力。为了适应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需要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培育新型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培养任务。人文素质是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种素质,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以及行为方式等[1]。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关乎大学生个体发展、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对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性人才有着非凡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从表面上看是教育的非主流形态,没有专业知识教育的作用大。我国高校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为了大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创业、就业。高校只重视传统的所谓人才培养,轻视教育实践的培养。因为受到现实的极端功利主义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个人都更倾向于促进大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发展,甚至整个社会都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不那么重要,更缺少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实践。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知识比较缺乏

高校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重视,掌握得较好,轻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甚至出现了有些大学生崇洋媚外的现象,把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抛之脑后,文科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学习多一些,但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知识方面如历史、政治、文学、艺术等了解比较少。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极其丰富,大学生常常泡在网络上,不愿意花时间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边缘化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文化、思想和观念丛生、碰撞,冲击着大学校园,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的树立,导致部分学生道德滑坡严重[2]。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倾斜,只重视专业理论学习,看重自己的学分和名次,轻视自身人文素质教育。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影响着大学生,他们过多地将学习精力用在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类别的考级、考证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逐渐边缘化。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进展缓慢的原因

(一)大学生缺乏自主实践的机会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没有明确规范,老师课堂上教什么就学什么,他们不去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殊不知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身对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自觉意识。当前,多数院校都没有开设社会实践课,应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增加自主实践的机会,不要让他们感觉到唯我独尊,自我感觉良好,让他们多走入社会锻炼自己,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及存在感,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去体验人间百态,树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学会关爱社会,回报社会,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3]。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主要用来快速获取信息、娱乐消遣,对网络上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较低,容易轻信网络信息而上当受骗,不善于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现在,互联网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迷惑大学生,高校大学生网络受骗的事情屡见不鲜。

由于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大学生来自偏远地方,思想单纯,涉世不深,对网络媒介接触甚少,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些大学生盲目攀比消费、及时行乐,又盲目自信,容易被网络上的不法分子盯上,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被骗取钱财的事情。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尚未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没有建立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大学生无法受到媒介素养的系统教育,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普遍落后。

三、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一)重视高校辅导员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4]。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要用自身的高素质言行影响着大学生,不断关注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领大学生身心不断健康成长,引导大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知识及文化素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辅导员除了日常管理工作,还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可以在教学中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另外,还担负着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等,辅导员不仅是大学生的管理者,还是大学生的监护者。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久、交流多、了解深,是大学生宝贵的良师益友。辅导员肩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二)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我国大学素质教育应将人才培养及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5]。高校应经常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能力。高校对待教师队伍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其自身信息修养,拥有较高的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文化比较丰富的大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整合传统思想教育与网络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素质教育工作水平,建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立高质量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团队,以团结协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人文素养课程的传授,借力团队中每个教师的优势来实现最优课程的打造,进而实现最优教学和最优人才的塑造,保障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发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如在校园内开展人文知识竞赛、阅读沙龙活动及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努力创造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邀请名师专家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和学生论坛等,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通过人文知识电影树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大学生树立高度的社会使命感。鼓励大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争取做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效融合

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网络媒介形影不离,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高校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之中非常必要。大学生对网络上的传播内容,要了解内容的真实性,客观理性地进行吸收、评价,在网络文化发展迅猛的时代,网络文化从各方面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迫在眉睫。高校培养出具有较高网络素养的人才,是适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从而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网络行为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下,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科学理性思考,不以讹传讹、不盲目是从。运用便捷的网络平台展开网络素养教育,制定严格的网络舆情管理预案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大有裨益。

(五)经典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利结合

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部分大学生沉迷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更加忽视阅读我国的经典文化,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能力较低。对大学生经常开展阅读经典活动,可以拓展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自身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升华。让大学生学习我国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学习名垂千古的历史人物,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大学生自身素质得到升华,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

(六)充分发掘高校班主任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除了辅导员之外,班主任与大学生接触也较为紧密,可以充分发掘班主任的教育作用。近年来,高校扩招以后辅导员管理的大学生人数随之增多,加大了辅导员管理的难度,大学生很难见到辅导员。而班主任带的学生人数比较少,可以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多开展人文知识的课堂教育活动和班级集体活动,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集体荣誉感。还可以在课下与大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情感需求、心理满足、求知愿望需要,尤其是遇到困难挫折的大学生。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的疑难困惑。经常组织大学生感兴趣、多姿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消除大学生的网游、追星、直播等不良行为,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立足于社会,从而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使命实现的重要部分。高校、社会及家庭必须正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刻苦学习理论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人文素质修养,努力成为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才[6]。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辅导员人文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