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2020-12-03李九强熊建忠
李九强,熊建忠,李 超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女性病人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目前,三叉神经痛主要采用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因而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保证良好疗效同时避免神经过度损伤是研究的热点[2-3]。射频温度是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重要治疗参数,温度越高对病人神经损伤越严重,临床对射频温度的设定无统一标准[4]。本研究观察不同射频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邯郸市眼科医院收治的单支三叉神经痛病人211例,其中眼支21例、上颌支96例、下颌支94例,所有病人均接受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纳入标准:所有病人均为原发性单侧单支三叉神经痛;年龄≥18岁;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穿刺部位感染;存在精神疾病;近1个月服用抗凝药物治疗;无法配合术后随访;拒绝配合本研究。21例眼支病人中,男9例,女12例;年龄24~85(60.02±9.44)岁;病程1个月至18年(6.55±1.12)年;左侧10例,右侧11例。96例上颌支病人中,男39例,女57例;年龄25~85(60.13±9.57)岁;病程1个月至19年(6.74±1.08)年;左侧42例,右侧54例。94例下颌支病人中,男41例,女53例;年龄25~83(60.22±9.48)岁;病程2个月至19年(6.81±1.15)年;左侧43例,右侧51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C型臂或CT引导下实施经皮卵圆孔穿刺,至半月神经节后实施运动测试(2 Hz)及感觉测试(50 Hz),测试电压0.3 V及以下则确定毁损电极位于目标靶点;再将测试电压增至0.5 V,若非目标神经分支无刺激症状,提示对非目标分支安全,且电极位置正确。若刺激电压0.5 V内出现非目标神经分支刺激症状,调整毁损电极位置。全身麻醉后采用射频仪实施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再根据病人情况给予2次或3次治疗,持续时间120 s,并根据温度将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病人分为70 ℃组、75 ℃组、80 ℃组。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于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病人疼痛情况,总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难以忍受。若疼痛缓解>50%[(术前VAS评分-术后VAS评分)/术后VAS评分×100%]则为有效[5]。
1.3.2 复发率 统计有效病人治疗1年后复发率。
1.3.3 面部麻木程度 采用巴罗神经外科研究所评分进行麻木分级,评估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不同温度治疗的麻木程度,Ⅰ级:无麻木;Ⅱ级:温和的面部麻木,不引起烦躁;Ⅲ级:面部麻木,有时令人烦躁;Ⅳ级:面部麻木,令人烦躁[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组临床疗效、1年复发率和面部麻木程度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及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分支温度组临床疗效比较 眼支、上颌支、下颌支病人70 ℃组、75 ℃组、80 ℃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分支温度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同分支温度组1年后复发率比较 眼支、上颌支病人70 ℃组、75 ℃组、80 ℃组1年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支病人70 ℃组1年疾病复发率高于75 ℃组、80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分支温度组1年疾病复发率比较
2.3 不同分支温度组面部麻木程度比较 眼支病人70 ℃组、75 ℃组、80 ℃组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支、下颌支病人70 ℃组面部麻木程度轻于75 ℃组、80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分支温度组面部麻木程度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利用射频仪发出高频电流,对病人三叉神经区域的痛觉纤维内离子造成高速震荡,最终起到加热、摧毁神经组织作用,并部分或完全保留触觉纤维[7-8]。三叉神经无髓细纤维支配传导痛觉,温度达到70 ℃时发生变性,而传导触觉的有髓粗纤维可耐受高温度,因此,通过调节合适温度可选择性破坏组织内痛觉纤维,起到治疗效果。但目前单支三叉神经痛病人治疗温度无统一标准,较高温度造成术后并发症,而较低温度又引起疾病复发[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3个温度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70 ℃、75 ℃、80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均可有效治疗单支三叉神经痛。分析原因主要为传导疼痛的纤维和神经元对温度较敏感,温度达到70 ℃后遭到破坏,进而阻断异常电位传导,最终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症状[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眼支、上颌支病人70 ℃组、75 ℃组、80 ℃组1年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支病人70 ℃组1年疾病复发率高于75 ℃组、80 ℃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与神经元及神经纤维术后修复相关,低温下病人组织内神经纤维与神经元通过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已被部分损坏,而三叉神经下颌支术后更易再次恢复[13-14]。下颌支复发率高于另外两支原因为较低温度手术对神经纤维及神经元损伤较轻,损伤范围较小,因此,术中未被损伤部分短期内再次修复神经纤维,最终造成疾病复发[15]。治疗单支三叉神经痛时,不仅需注重治疗效果,并且应尽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后多数病人可发生面部麻木症状,其程度与术中触觉神经受损程度相关,较重面部麻木造成病人严重不适感[17]。本研究结果显示,眼支病人70 ℃组、75 ℃组、80 ℃组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支、下颌支病人70 ℃组面部麻木程度轻于75 ℃组、80 ℃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触觉神经中Aα、Aβ神经相较于传递伤害性感受Aδ、C神经更耐受高温,75 ℃和80 ℃造成的神经损伤相较于70 ℃更大,因此,麻木程度严重[18]。治疗时保证临床疗效同时,选择较低温度以降低病人神经损伤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眼支、上颌支病人宜采用70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下颌支病人宜采用75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可保证临床疗效,尽可能降低疾病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