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12-03王玉静宋友友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置换术外科膝关节

王玉静 宋友友

(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治疗的是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并针对膝关节畸形进行改善,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1]。但是,在手术后,由于创伤大、出血量多,患者的早期康复需要实施护理,减少疼痛度,提升手术效果。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通过护理改善患者的病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其中,男性54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在47~71岁,平均年龄为(55.6±1.8)岁。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加强患者的术前宣讲,心理辅导,并对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其进行常规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制定饮食计划,对疼痛情况、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在手术中,选择合适的体位,并对麻醉方式进行选择,进一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而手术后,则要加强镇痛护理,做好患者的肿胀护理,通过冷敷来减轻疼痛,并在3天后以热敷来促进静脉回流[2]。在患肢的保护上,也需要进行固定,缓解肿胀程度,防止屈伸痉挛。通过患肢位置的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在早期康复锻炼上可以加强专业指导,例如进行伸直和屈曲,并对股四头肌、踝泵运动进行练习,指导患者行走。

1.3 观察指标

患者疼痛程度、HSS评分、屈曲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一周后HSS评分为(82.3±3.2)分,对照组为(71.6±3.7)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手术治疗一周,观察组的无痛+轻度疼痛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中度疼痛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2 屈曲指数在治疗1天后,观察组患者为(53.2±6.1)分,对照组为(47.3±6.0)分;在治疗一周后,观察组患者为(96.2±4.6)分,对照组则为(88.6±4.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患者的肿胀程度与疼痛具有相关性,即肿胀越为明显,患者的疼痛度就越高,因此,如何控制患者的肿胀问题,是全膝关节置术康复治疗的重点。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结合患者病情对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案进行优化,并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疼痛缓解,提升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在手术后,及早的开展功能性训练,通过康复计划来改善患者康复状况,能够有效的控制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患者术后会存在很多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并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3]。而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功能锻炼能够对并发症进行预防。此外,关节功能的恢复用时长,出院后患者自我保护能力也十分关键,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宣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病情,有利于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患者康复速度快。

猜你喜欢

置换术外科膝关节
骨外科知多少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