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构建探究性阅读课堂的策略
2020-12-03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吴秋萍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吴秋萍
探索性阅读强调的是学生能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逐渐对语文进行深入的探究,揣测语言的运用和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感悟文章中的精神、品行和文化,深化自身,丰富内心情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本人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探究性阅读教育的方式,并进行以下论述。
一、拓展阅读延伸,构建探究式阅读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提升要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之一,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热爱阅读。因为探索性能力只有建立在阅读兴趣之上,才能发挥挖掘与延伸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时,教师可以借助漫画、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故事情节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以保证学习效率。《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力和代表意义,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名著。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延伸并丰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后续文章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图书馆中进行后续文章的学习与阅读,与学生一起思考、想象和讨论,实施探索性阅读,逐渐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运用合作学习,构建探究式阅读模式
探索性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避免学生出现思想禁锢、能力不足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思维活跃的特点,可能有些教师将学生的活跃视为“扰乱课堂秩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能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的提升。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灵活性、创新性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知识引导,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更好地进行实际的训练。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性格和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小组分配,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互帮互助,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詹天佑》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提前挑选一个小组进行讲授,给学生充足的预习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对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学生会兴趣高涨,进而认真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课文进行分析、挖掘与理解,并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刻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和传递的精神。教师通过转化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使其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能力,锻炼胆量和表达能力。
三、借助问题导学,构建探究式阅读模式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探索性,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只有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更好地掌握思想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基于提问的教学是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则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思考中进行探索并挖掘深层思考的潜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什么样的心理和背景让作者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的?”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挖掘作者创作的背景,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例如,课文《挑山工》讲述的是在泰山上挑货的山民艰辛的工作、惊人的耐力和毅力,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泰山的雄伟壮丽,而是将视线转为一个很细小的场景,赞颂的是挑山工坚韧不拔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借助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渐走入文章中进行深入的阅读,让学生一步步对文章进行探索,通过思考来理解文章中传递的情感,明白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朝着目标迈进就会成功的道理。这样的学习方式效果较好,因此,教师需要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大脑,提升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还要注重思想和习惯的建立,在不断的探索中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探索性阅读教育是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方式,能引导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开拓学生思维意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提问教学可以借助问题难度的加深逐渐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小组制学习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阅读内容进行延伸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的延伸,呼应探索性阅读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