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2020-12-03安徽省黄山市新城实验学校
安徽省黄山市新城实验学校 王 俐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年纪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记忆碎片化的群体,因而很容易出现“教师讲天书,学生听天书”的场景。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充分体现了小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情况,也是思想与表达的结合,更是学生逻辑性思维的展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作文教学既能让学生充分理解作文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升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1.缺乏对学生的生活引导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教师为迎合考试要求,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加上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时间只有15~25 分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只注重对学生传递现成的知识和技巧,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现象让学生丧失了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使其难以收集作文素材,故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亮点。有的学生甚至丧失了写作兴趣,为了应对考试,将各种版式、套路糅合在一起,最后拼凑出一篇看似完整的作文,实则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学生行文粗犷,缺乏能打动人心的细节之处。
2.缺乏人文教育
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知识的积累,它包含着传承千年的文化精华。写作更是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师的思想观念依然是呆板的,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点,考试考哪里,教师就教哪里,不在考试范围的就丢给学生自学。然而,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是学生所学习的地方,教师不注重的知识点,学生也不会自学。教师课上划重点,学生课下背考题,作文的第一段背模板,最后一段背模板,字数不够,标点来凑,故此很少出现能和学生的自我认识非常贴切的作文,大多数作文都缺乏真实性和情感表达。
3.缺乏文学作品的导读
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需要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更需要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巩固自己的文学积淀。小学生文学功底弱,创新能力差,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阅读文学作品既可以让其学习模仿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教师的引导及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逐渐写出有深度的作文,也可以丰富其自身的文学素养,对开拓视野和增强对人生的理解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作文教学实践
1.信息技术改革了作文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靠教师口述,这势必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诉求。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画面或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满足自身的情感诉求。而信息技术则可以运用画面、图像、声音等为学生创造丰富的信息资源空间。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图片或视频激发想象。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图片、视频、动画、音乐等资料,给静态的事物赋予生气,可促进学生对写作形成更加感性的认识,进而增加写作兴趣。
同时,写作不仅仅需要教师理论上的教学与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通过观察事物进而引起思考及语言表达。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可以在观察中不断提升写作兴趣,进而增强写作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点燃学生的灵感之花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看到一个新鲜或者极具震撼力的场面时,心情会格外激动,情感诉求会极为强烈,但是一旦教师要求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表达为书面语言时,学生就无从下笔。这是由于学生的记忆是即时的、模糊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再现情境,唤起学生对活动场景的记忆,点燃学生创作的灵感之火,从而文思如泉涌。
例如,小学每年都会定期召开运动会,学生在赛场上时心情激动,但是当学生真正下笔写作文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该写什么,只会写成流水账。此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回顾现场的活动图片,学生被赛场中运动健儿风姿绰约的身影吸引,慢慢地,赛场的记忆再次涌现,从而找到写作的切入点,写出更加精彩,更加具有活力的作文。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对国民生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情感需求。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学校也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作文教学,能加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拉近学生与作文素材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乐趣,让学生能自由发挥思维的自主能动性,展开想象力,激发学生的灵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