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入画”与中国画的发展
2020-12-03李旭飞LiXufei
李旭飞/Li Xufei
中国书法与绘画从起源开始,就密不可分。书画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相互促进中逐渐成熟,从气韵到用笔达到了相通的境界。自古有“书画同源”之说,最早明确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唐代张彦远。但是,真正以自觉的态度进行“以书入画”实践的,还是元代的赵孟頫。其后又有众多书画家提倡以画入书,直至当代依然在不断探索。因此,“以书入画”在赵氏之前为不自觉时期,赵氏之后方为自觉时期。
一、以书入画的不自觉时期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刻画符号距今约八千年前,早期的文字就是图画符号。商朝之后,虽然“书”“画”分家,但是两者所表达的意象和使用的工具是相通的,由此可见“书”“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起源相通。无论是传说中的结绳“八卦”,还是仓颉造字的象形文字的出现,均显示早期的文字就是由图画和符号演进而成。这些发现印证了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论述的“书画同体”的观念。他说:“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可见中国书法与绘画是同时起源的。其次在意象表达上,中国书法与绘画在汉朝分别走向成熟。虽然书法成为抽象艺术,绘画是造型艺术,但是它们在意象上是相同的,那就是写意精神。因为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由线条组成的。在形而上的表达境界上均以老庄思想为根本,这就造成了中国书画相通的根本所在!第三,在用笔上,由于中国书法与绘画使用的是同一种工具材料“毛笔和墨”,从而使书画的用笔用墨也是相通的。这一独特性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在这里,张彦远认为书画用笔是相同的,因为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绘画作品,其用笔都是笔断意连,“一”以贯之,这是中国书画用笔相通之根本。进而他对绘画用笔又强调:“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在张彦远的论述中,阐明了中国书法和绘画起源相同、工具相同和技法相同,并最终落实在“用笔”上。因此“以书入画”自古皆然,画家从启蒙就用毛笔习字,书法用笔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促进了绘画用笔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隋唐之前的绘画作品,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摹本)、《女史箴图》(摹本),展子虔的《游春图》及敦煌等地的壁画作品,线条高古、圆润飘逸如春蚕吐丝,这一时期绘画作品的用笔显然是以篆书用笔为主,彰显了魏晋书法的气韵。但是,也显现出作为绘画语言的线条,其表现力的单一和质朴。进入唐代,随着楷书和行草的成熟,也促进了绘画的大发展。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画圣——吴道子,早年随张旭学习书法,精通诸体,习画之后,通过对于书画相通的体悟,如观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从而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借鉴书法用笔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将绘画的线条与书法用笔相结合,将魏晋以来的“高古游丝描”发展为诸如钉头鼠尾描、兰叶描等富于变化的线条。从此中国绘画为之一变,开始走向成熟。“国朝吴道玄古今独步,前不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历代名画记》)从此中国绘画中的笔墨开始以其丰富的变化为造型服务,在山水画中,从单一的勾线填色,逐渐发展出有篆书之气的披麻皴、有隶楷之意的点子皴、有行书笔意的卷云皴等等,并产生出各种笔法、点法、墨法等等,达到了笔法完备、技法完善、重造化、善写真的高级艺术境界,从而将中国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在宋代推向高锋!在绘画走到成熟之际,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书家,针对当时宫廷画师过于写实、笔墨减弱的情况,开始提倡“不求形似”的文人画,出现了在中国绘画中追求“笔墨独立”的新观念!
二、“以书入画”的自觉时期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这首诗是元代文坛领袖、书画大家赵孟頫论“以书入画”的著名诗句,正是他开启了中国绘画“以书入画”的自觉时代,从此开辟了中国文人画的新境界!
中国绘画在北宋时期取得高度成就,然而进入南宋以后,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用笔多为侧锋飞白,笔墨开始走向生硬化、简单化,于是终南宋一朝此风愈演愈烈,成为风气!元初,作为“元人冠冕”的赵孟頫以其崇高的声望、渊博的学识和功力深厚的书法、绘画修养,提出书画精神要追寻晋唐“古意”,同时力倡以书入画,加强在绘画中“笔”的独立性和丰富性,根据所画形象采用篆、隶、行草的不同笔法。正是在赵孟頫的倡导和实践之下,开辟了元人的“逸格”风尚,并使文人画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为中国山水画史上“逸格”大师中的翘楚。云林的书法古淡天真,用笔一波三折,韵致高古,去隶书之用笔,显魏晋书风之逸气,古雅而空灵。他以书风入画境,书画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观倪云林之画,初看似信笔书写,细观则见其以魏晋书风为根本,气韵高逸,用笔朴素之外,变化虚实于内,他以其变化莫测而高洁之用笔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逸品高标。有明一代在吴门画派和董其昌的推动下,文人画继续丰富并发现了绘画的书写性,到明末四大高僧,石涛的恣肆飞舞,石溪的苍老浑厚,弘仁的清奇沉静,八大的古穆风韵,将文人画的笔墨意境与书法完美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四僧中以书入画最为完美者为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的书法,早期使用硬毫多侧锋,60岁之后开始用软毫,笔笔藏锋并以中锋使转,其书法以篆书笔法,高古的逸气,禅意的境界,将篆隶行草融为一体,中锋用笔,笔圆气厚;同时,他将绘画的构成形式和用笔融入书法之中,结体和章法具有强烈的节奏和虚实变化,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八大山人将其书法笔法运用到了他的绘画之中,他的花鸟画和山水画均以中锋用笔为主,笔圆气厚,虽纵横挥写,然而沉着含蓄,他笔下的荷花、小鸟、怪石、奇树均以篆书之笔意写出,笔墨与形象融为一体。在他的画中,将书法的结体构造和抽象构成进行构图处理,形成了他那夸张变形、形态奇古与稳健圆润的篆书笔意完美结合的造型,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分显现了书法的用笔和意象之美。八大山人上承元人以书入画之精神,下启近代大写意之风气,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书画艺术典范。清朝末年,沉寂已久的画坛,在赵之谦、吴昌硕的倡导下,以碑、篆之用笔入画,一变清代文弱萎靡的绘画为雄强之大写意。到了近代,作为厚积薄发的书画大家,黄宾虹先生将传统书画的笔法总结为“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他的书法与画法在他的作品中,山水树木已抽象为点、线交织的形式,笔墨线条达到了书法的至高境界,表达了宾虹先生“内美静中参”的学养和人格,他的作品浑化无迹、心手两忘、笔墨俱化,如天马行空。黄宾虹先生用他深厚的笔墨修养将传统文人画的以书入画带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