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胶霉毒素的研究

2020-12-03满洲里海关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色谱法乙腈黄瓜

□ 王 震 满洲里海关

作为色谱法中的重要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有效检测黄瓜中的胶霉毒素残留量,从而判断黄瓜品质是否符合人体健康要求。同时,经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瓜中残留的胶霉毒素加以检测时还具有易于操作等优势,故而是当前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是在高压下完成样品的分离,并分析出待测目标物质的含量。它具有以下特点。

高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的高压条件提高了流动相顺利通过色谱柱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样品分析检测速度。

高效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操作期间具有效率高等优势,且分离结果更加清晰。

高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较高,应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可以达到μg/mL。

广泛性,有超过70%的有机物质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沸点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同样能够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速度快,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开展检测工作时相比常规检测法速度更快,最短可达到5 min,且大部分检测时间不超过1 h。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瓜中的胶霉毒素的方法

2.1 做好前处理工作

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瓜中的胶霉毒素进行检测时,应当先行选择适合的检测仪器与样品。而在制取样品时,应将0.5 kg黄瓜置于研磨机中,之后将研磨样品分成若干组,便于后期分析黄瓜胶霉毒素含量。

首先,为了确保检测数据更具参考价值,还应配制浓度为10 μg/mL的胶霉毒素对照溶液,将其作为标准溶液对多组检测结果进行分类处理;其次,应将容量为0.5 mL的样品放在5 mL的离心管中,之后再向其加入84%的乙腈水溶液,用量为2 mL;最后,按照9 000 r/s的转速对其进行离心分析处理,以此获取上清溶液,用于后期胶霉毒素的检测。

2.2 明确检测条件

其一,确定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应依靠加压方法对待测物质进行检测。此时应借助乙腈、甲醇等流动相带动待测物的流动,并实现分离。

其二,确定流速,在不同流速下胶霉毒素分离效果有所差异。一般应将流速控制在每分钟0.5~1.2 mL范围内。

其三,确定最佳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需依靠紫外吸收检测器进行检测,通过波长吸收率判断样品中胶霉毒素含量,并与标准样品形成的曲线图进行对比,最后获得胶霉毒素检测结果。

2.3 有效配制检测溶剂

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瓜中的胶霉毒素进行检测时需要借助适合的溶剂将待测物质提取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更具可信性。

其中主要用到的溶剂包括84%乙腈水溶液、70%甲醇与20%正己烷的混合溶剂,在投放溶剂时应添加同样剂量的溶剂,以顺利提取出胶霉毒素[1]。

2.4 精准分析检测数据

从相关检测数据分析期间既能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用性,精准得出黄瓜胶霉毒素含量。通常情况下,可从线性关系、稳定性、精密性等部分验证高效液。

3 相色谱法的特点

在判断黄瓜胶霉毒素浓度时,可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将横向标设为胶霉毒素浓度,纵坐标则为峰面积数值,绘制标准溶液曲线,从而得出该曲线是否具有线性关系,然后检测样品黄瓜,根据回归曲线检测样品黄瓜中的胶霉毒素是否超标。

至于精密性,至少应选取5组样品进行实验探究,进而明确该方法是否具备良好的精密性。

计算 0.101、0.202、10.1 μg/L 浓度下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得出标准偏差值在3.3%左右,由此得出该检测方法的稳定性较强。

由于胶霉毒素的超量残留会对黄瓜质量带来隐患,一旦人体误食将危及健康。所以,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测是当前快速获取检测结果的重要途径,值得积极推广。

4 结论

综上所述,胶霉毒素的残留量一旦超标将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瓜上的残留量进行确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检测黄瓜上的胶霉毒素含量,可为后续黄瓜残留物研究工作起到协助作用。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色谱法乙腈黄瓜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摘黄瓜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双乙腈二氯化中钯的含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
乙腈回收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