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杂技剧目化发展的思考

2020-12-03江苏省杂技团建湖县文化馆

杂技与魔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杂技团杂技剧目

文(江苏省杂技团)、(建湖县文化馆)

杂技剧是杂技艺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方向、新思路和新突破口。近年来,国内不少杂技团对创排杂技剧热情高涨、信心满满。

2019年7月17日至28日,由国家文旅部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在广西南宁举行,首次将杂技剧纳入展演范畴,充分说明国家对杂技剧目化发展模式、发展现状和发展成果的肯定与认可。此次,全国共有六部杂技剧入围展演活动,每部作品都经过院团申报、地方推荐、专家筛选的严格过程,好中选优,将2015年以来杂技剧代表作展现在国家级活动平台上。展演期间采取“一剧一评”的方式,对参演作品进行点评和研讨,帮助和推动杂技剧目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杂技剧相对歌剧、舞剧、戏剧等起步较晚、基础较弱,理论储备和实践经历相对不足。但杂技人凭借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和探索精神,对杂技剧目化发展边干边学,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收获。对此笔者思考如下:

一、杂技剧目化发展三特征

1.由技术向艺术的迈进

杂技发展一直是重技术轻艺术,强调技巧难度的叠加堆砌,寻求惊险刺激。观众的观演体验始终停留在硬板功的“把式”上,而不是高雅美感、动人愉悦的艺术上。但杂技剧目化发展正在逐步改变这一现状,开始重视技巧之外的艺术元素运用发挥,在展示演员技术技巧难度的同时让杂技美起来。可以说杂技剧的发展、传播和普及,正在日渐改变观众对中国杂技的传统认识,加速了杂技艺术化发展的进程,扩大了杂技受众群体。

2.由技术文化向内容文化的转变

长久以来,在国内外杂技赛场上,技术分一直是评定的重要指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技术突破的瓶颈横亘身前,逾越乏力。杂技剧的出现有效缓解了这一压力。杂技人开始尝试着用杂技艺术讲好故事、勾画人物、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赋予杂技特色内涵、独特精神和丰富内容。

在剧目化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重视剧情还是重视杂技本体的理论之争。一方认为,既然是杂技剧理所当然应该将剧情放在首位,讲好故事是首要任务,技巧要服务和服从于剧情需要;另一方认为,剧目化是为了助力杂技本体发展,因此一定要重视杂技本体呈现,越难越好,让观众看到杂技的“厉害”才是振兴杂技的根本之道。我们认为,技术文化向内容文化的转变,关键在于编剧和导演对剧本、对杂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杂技界待有了越来越多既懂杂技、又懂编导的专属主创团队时,这个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3.赋予杂技全新的艺术功能

以往杂技是单纯挑战自我、挑战身体极限的艺术,以惊险、奇特、刺激为主要吸引观众的手段,演员只注重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动作,而不必去研读剧本、揣摩人物,除技巧以外的表演性技能掌握较少。但杂技剧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思想是剧目的基本要素。杂技剧目化发展必须挖掘、设计更为丰富的杂技语汇,不断提高用杂技讲好故事的能力。用杂技去感动人是很难的,但剧目的出现必须攻坚克难。如江苏省杂技团的《小桥 流水 人家》用“软钢丝”体现搏风击浪,用“滚环”演绎水中救援,惟妙惟肖、生动逼真、恰到好处。又如上海杂技团的《战上海》用“倒挂行走”反映翻墙越城的战斗场景,惊险刺激,给观众强烈的现场感和代入感。

二、杂技剧目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这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先后涌现了《天鹅湖》《战上海》《粉墨》《百鸟衣》等一百多部优秀的杂技剧,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和社会效应。但杂技剧目化发展依然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发展理论储备不足。一是因杂技剧目化道路起步较晚,缺乏理论积累;二是杂技人大多重视实践操作,忽视理论总结和探索;三是部分杂技人还有所谓的“门户”之见,对一些新技术、新理念有藏私的做法;四是杂技界理论队伍建设比较滞后;五是部分杂技人不愿低下身段承认和尊重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做得不够。

2.发展人才储备不足。一是缺乏编剧人才。现有杂技剧剧本大多是舞剧、戏剧编剧兼职创作,文学性、故事性方面固然没有问题,但他们对杂技艺术了解得不深不透,对用杂技语汇呈现剧本创作意图缺乏深层次的认知;二是缺乏导演人才。杂技界从事编导的人员大多由舞蹈编导跨界兼任,这也是第十届全国杂技展演研讨会上很多专家提出的杂技剧舞蹈化问题的根源所在;三是缺乏音乐、舞美、道具、效果、化装等各类专技人才。当下,不少杂技团创作剧(节)目,都是临时从歌舞剧院等外借人才协助创作。主创人员的稀缺性和不稳定性是杂技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短板,严重制约了杂技剧目化发展的进程。

3.发展经费投入不足。创排大型杂技剧动辄投入就是几百万元甚或上千万元,这对地方杂技团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虽然可通过争取国家或省艺术基金资助,但资金缺口依然很大,不少地方杂技团苦于财力有限,难以启动剧目化创作。另外,地方杂技团市场运作能力有限,很难靠作品打开市场去实现经济目标,收回成本。

4.发展边界难以掌控。目前,不少杂技人对杂技剧的概念模糊不清,似乎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公演的不少杂技剧,细究起来,缺乏戏剧架构,剧情和人物特征不明显,只是挂着杂技剧的名头让杂技节目轮流上演,与传统的杂技晚会区别不大。

三、杂技剧目化发展难题的破解

发展杂技剧必须紧紧盯住发展的目标不变,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点一滴往前推进。

1.优化人才结构,不断提高自身实战能力

人才是事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杂技团体一是要大力培养自有演艺人才、创作人才、管理人才和营运人才,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夯实人才基础;二是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其出成绩、出效益、增才干;三是要与外请人才处理好合作关系,掌握好尺度,既要充分信任,又要有力管控风险。

2.发展本体技艺,探寻技术瓶颈突破口

为了保持杂技艺术的发展活力和后劲,剧目化发展是突破途径之一,但中国杂技的可持续发展,依然不可缺少本体技术的要素和原有的优势项目。杂技剧目化发展离不开高难的杂技动作,优秀的杂技节目依然是杂技剧中的亮点和高潮,是吸引观众和留住观众的重要方面。因此,杂技界一定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积极探求新的突破口,推进本体技术发展。

3.控制成本投入,使有限的经费效益最大化

目前大多专业杂技团体还是以财政供养为主,市场创收为辅,经费渠道单一,补贴额度有限。不少杂技团要创作优秀节目或大型杂技剧目,仍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杂技院团一定要做好经费规划预算,严格控制创作和制作经费的比例,将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发挥经费资源对杂技作品的推动作用。

4.研究观众需求,推动杂技作品市场化发展

当下,不少杂技团依然未设置市场部,没有配备专职、专业营运人员,很多作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对此,我们建议杂技团一定要从早从速组建市场部门,配强队伍,做实调研,着力打通杂技创作与市场需求的通道,让优秀杂技剧(节)目真正转化为极具竞争力的艺术商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起来。这样既可解决杂技团投入产出难题,又能增加营收,积累再创作的资金,延伸杂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功能。我们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把杂技事业当作一项文化工程来干好干实,使杂技剧目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发挥新的作用,承载新的使命,实现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

杂技团杂技剧目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舞台剧目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