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善行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03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林凤娥小学麦秀英

青年心理 2020年22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道德德育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林凤娥小学 麦秀英

近年来我国在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提出了善行德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让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在善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提升德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进行善行德育不仅要将德育的思想贯穿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同时也要充分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当中,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体验当中感受善行德育的价值,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来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善行德育的教育思想对于目前我国德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善行德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升当前德育教育的成效。针对我校开展善行德育特色教育的介绍与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善行德育的思想内涵

所谓善行德育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善良的人格品性,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心存善念,这种善良会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保持善行,有效约束学生的行为,让学生真正地能够实现存善心、纳善言、践善行,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行为的社会青年,善行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会带来重要的影响,近些年善行德育被广泛地应用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善行德育的内在联系

(一)善行德育具有一致的内涵本质

通过对善和德的历史渊源了解来看,这都是我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善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在生活中助人为乐,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德的重要体现,也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德育主要是道德教育,通过针对人们思想和行为方面的科学引导,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二者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就是培养有品德、有素质和有修养的人才。在外在的运行机制上二者都注重道德实践,要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善行是良好道德行为的重要表现,同时善行也需要良好的道德来实现,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德育是善行的重要目标

善行主要是人们保持善心在生活中多做善事,长期积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德行,善行往往是一个过程,而立德和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德育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以善行为检验标准。在哲学的角度上分析,道德往往是在善恶辩证发展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个体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受自身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影响较大,良好道德的行为往往也是不断地学习、反思以及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在人才的德育教育中不仅仅要关注知识的教育,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基于心理学角度培养学生的善心,开展善行,为道德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善行是良好道德培养的重要载体

当前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道德理论和思想教育以及道德实践教育的整合,为学生们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善行是良好道德培养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做好善行的表率,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德育教育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思想启发,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树立善心、传达善意、践行善行,这不仅可以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传承,同时也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三、善行德育的教育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教师缺乏对善行德育的重视和理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是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以及保证学校的升学率,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所开设的德育教育课程,往往只是强调对德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真正地落实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善行德育的重视和理解,没有明确善行德育的人才培养价值,不能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正向积极引导,导致学生在善行树立、道德行为和道德素质无法实现有效培养。

(二)缺乏健全的善行德育环境

学生道德素质道德观念的养成受周围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较大,在目前善行德育的教育中还没有为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善行德育环境。一方面,个别学科教师只是关注教学任务,缺乏善行举动,在道德方面没有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榜样示范作用,这对于学生善行德育教育的开展极为不利。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善行德育环境缺失,学校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都会对学生的身心以及行为带来巨大影响,目前学校还缺乏良好的善行德育环境,在德育教育中没有突出善行德育的思想,对于班风以及校风的建设也没有融入善行德育的思想主题,无法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格的形成带来影响和启迪。

(三)善行德育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很多学校所开设的德育教育只是局限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学习当中,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板块,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没有为善行德育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也没有为学生构建开放性的德育教育环境,学生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善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四、善行德育的探索和实践

(一)强化教师对善行德育的重视和关注

善行德育对于当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和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新形势下教师要充分理解善行德育的思想内涵,明确善行德育的思想价值,树立明确的善行德育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正向积极的价值引导,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心存善心、保持善念,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乐于助人,通过善意的灌输和启迪,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思想价值观念,在生活中能够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

(二)营造健康的善行德育环境

学生的价值观、思想性格以及言行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环境中所形成的,因此要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营造健康的善行德育环境,关注学校人文环境的塑造,学校要以善为核心打造学校的文化以及班级文化,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提供健康的熏陶。学校打造“善行德育”,通过着力构建善行德育特色课程,启发善知善学善行的“元品格”,以促进学生智慧道德双优发展。确立以“善行天下,始于足下”为口号,意为学生要以此为人格修身的追求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明确“知善为善”为校训,寓意学生为人处世、修学立德等应尽量做到“至善至美”,以“善”为标准反省自己;在道德行为上要弃恶从善,择善而为;确立以“善言善行”为校风,要求学校师生的言行、举止都充满着友善与友爱,并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的言行作风。学校德育以“善行”为主线、为落脚点,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善行德育”为品牌,构建完善的德育特色文化体系,力求师生内化善的品质,提升善的品格。让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明确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有自己的班训、班徽、班级标识、图腾等,有丰富的班级活动、班级节日,有温馨的班级环境、人文的班级制度、积极的班级管理等,构建起完善的善行德育特色建设。各班级可以围绕善行为主题策划和设计板报,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站等宣传善行德育的思想,让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善心,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各样的善行德育文化活动,组织和策划以善行德育为主题的诗朗诵活动和演讲比赛等,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善行德育思想的理解。学校通过德育活动、社区实践、德育课程、班级文化、家校合作和强师工程等养成学生善良品格。实施善行德育,培育学生养成善良的行为习惯,完善人格,成为智品双优的好学生。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与家长实现有效的协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善行习惯,这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施以及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创新善行德育的教育形式

善行德育的教育和思想灌输不应该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要积极创新善行德育的教育形式,丰富善行德育的实践活动。

1. 加强思想建设,培养“善为”好孩子

“善行德育”的化育之路,就是要让我们的德育不愠不怒、不急不躁,引领学生浸润在“善文化”的道德情境与氛围之中,让善念存于心、见于行,以期达到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的化育境界。存善念,自然有善行。显然,让“善行德育”更温暖,取决于我们对思想教育时机的选择与利用;让“善行德育”更有力,取决于我们对内容的取舍与把握。因此,学校把培养“心记善训、口出善言、行践善事”的阳光少年作为德育目标,构建“存善心、纳善言、践善行”的多维立体化的活动体系,让孩子“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区”。学校充分利用主题鲜明的思政课、德育大讲堂、升旗仪式、大中小队活动、班会、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力度,以学校内的学生事迹、学生优秀作文、学生观后感、学生经历的故事、生活常识等为内容在校内进行广泛宣传,不但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也加强学生的知善行善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例如:班主任和学生共同设计本班的班旗和撰写善为班级事迹,在升旗仪式上升起“善为班级”的班旗,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智慧的加油站、力量的积聚处,让每个班级争当成为“善为班级”“善为教师”“善为学生”。

2. 利用评比机制,培养“上善”好习惯

学校利用班容班貌评比、文明班评比、雏鹰争章、善为好学生、文明礼仪监督岗等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让学生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从纪律、卫生、礼仪、考勤、品行等不同的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学习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求。大队部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善为学生,例如:大队委竞选活动。为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学校以特色建设体系和善行课程改革为策略,开展特色打造和课程形式进课堂进社区活动,以“每年善行助学金颁发”“每月善行教育主题”“每周善行争章评比”等形成系列的善行德育特色校本课程教育,把“善行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确立“爱国、诚信、善学、自理、明礼、自护、劳动、环保、运动、惜时、劳动、感恩”等12 个“月善行教育”主题活动。大队部把每月的善行评比细化,通过红领巾广播站宣传等,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推进。制定了可操作的评比表,每周一评,每月一总结。全校各班每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一个主题,通过想善、言善、写善、行善、思善、扬善等活动,逐步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养成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3. 推进善行活动,培养“善为”好品质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特色地开展系列善为文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善为品质。

(1)善行进校园

学校通过思政课的贯彻落实,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思政课教师通过精心宣讲,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教师们在各科的教育中挖掘本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科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我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例如:结合“善行教育”的思想,进行主题为“壮丽七十年 阔步善为路”的开学典礼;在庆祝国庆节活动中学校邀请海军战士为升旗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开展“健将献艺念师恩,师生携手善为路”为主题的庆祝教师节活动;举办林凤娥助学金颁发仪式;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了“童心同行善为路,交通安全记心中”的讲座;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主题家长和专家授课等,通过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的形成,强化队员的集体荣誉观念和争先创优观念。

(2)善行进社区

构建善行德育的特色建设中,把学校活动与社区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成长。学校师生积极响应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号召,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进社区宣传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党建引领暖人心,心手相牵爱先行”冬至慰问活动,学校亲子志愿者和党员志愿者探访社区长者,送上慰问物资和节日祝福,让老人们感受到阵阵的温暖。开展体现民族团结的善行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活动,勉励全校师生携手并肩、同心同德,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积极参加广州市慈善公益进校园活动、广州市好家风活动、最美南粤少年、阅读之星等活动,真正做到“讲善言”“有善念”“为善行”学校。

(3)善行进家庭

学校通过推动家校合作,培养“善为家长”“善为家庭”,学校开展“好家风善为文化”的家庭教育;开展“家长志愿者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服务岗”“教师志愿者服务队”“书香家庭传万家”等善爱团队,为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感受生活,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视野,在学习中理解生活真谛,养成良好的品德。

4.打造善行阵地,孕育“善景”文化

学校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努力创建向善、乐善、和谐、文明的校园。学校通过打造特色阵地,例如:百善自然花园、奇幻心灵世界、善德心愿大厅、彩虹拓展乐园、心悦义工社团等,将有爱心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参加各种帮扶弱者、孝敬长者等义工活动,通过在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心态变得更阳光更健康。学校活动的策划都体现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育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尤其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做到美化、绿化、净化。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拓宽渠道,围绕培养“立德成善、明心正行”的好学生,营造“善景”文化构建起特色阵地。同时,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善行公益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体验当中培养善心、明确善行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