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探究

2020-12-03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目标

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徐 慧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英语课程教学任务逐步明确,这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教学指导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巩固知识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关键方法,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作业设计”为抓手,充分发挥作业环节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全面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优化教学指导效果。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提出应当用不同水平目标界定各种知识点学习中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基于这一理论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该体现分层理念,给不同学生布置与其能力、兴趣相符合的作业任务,在作业难度上体现出过渡性特点,使学生在完成低级目标之后逐步过渡到高级目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一、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分层作业设计确实需要遵循一定原则,才可以保证作业设计的科学、合理,本研究以小学英语分层作业设计为例,展开设计原则分析:

(一)趣味性原则

就小学英语教学来说,分层作业设计面对的是小学生群体,因此设计作业的过程中融入趣味性元素更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完成作业主动性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以得到凸显,这对其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以及学习习惯养成均有积极意义。

(二)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原则的核心就是教师要以平等视角看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作为主体。教师要均衡指导,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作业设计和指导中分层理念的应用绝对不是给学生贴标签,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以公平意识驱动教学指导工作,让高层次学生拔高、让中层次学生提高、让低层次学生建立信心。

(三)激励性原则

以对学生情感要素的调动作为基础,教师在分层作业指导中要强化激励策略应用,让学生体验成功、获得自信。针对学生分层教师应该树立开放性眼光,结合学生学习进展不断调整学生层次,给学生更多进步空间,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抓住一切时机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不断进步的充足动力。

二、小学英语分层作业实施策略

(一)学生层次划分

划分学生层次作为分层教学指导的第一步。一般我们结合学生特点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三层:A 层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优等生,占据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这类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高涨,对课堂教学知识掌握程度高;B 组学生在人数上占据绝对比例,成绩处于中上游,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兴趣,但是有很大提升空间,学习方法掌握很多时候还有欠缺;C 层学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足,且主动性缺乏,我们在指导学生过程中重点关注学习态度引导、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和兴趣激发,鼓励他们追赶进度。当然,划分学生层次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发展眼光,因为层次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学生的动态化发展,层次变动时有发生,教师要精准定位学生层次,积极进行层次调整。

(二)作业目标层次划分

首先,我们要结合学生层次划分结果制定分层作业目标,以不同的作业目标为驱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任务,获得提升和进步。比如:指导《Hello!》的单元学习活动之后,我们在任务布置上就要基于学生层次制定不同目标:C 层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课堂教学知识掌握有很大欠缺,因此本课时作业目标制定中,该层次学生主要就是熟悉和背诵教材知识,尝试应用本课时重点词汇和教材对话展开语言交际;B 层学生占据班级人数的大部分,这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作业设置目标上应该引导学生立足基础知识开展变式练习,同样以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鼓励学生改编和补充教材对话;A 层学生以B 层次学生的作业任务为基础,融入扩展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结合其它单元知识创编对话,课上展示。

(三)结合学生喜好划分作业层次

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已经得到肯定,因此在布置小学英语作业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立足学生需求,以其兴趣、喜好为主导,设计能够巩固知识的作业任务。首先,创造性家庭作业。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且动手能力强,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建立自信心。比如C 层学生很多时候在英语学习中是缺乏自信的,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能力不足,因此在课后作业设置中,教师不要以知识难度较大的作业布置影响学生积极性,可以设置英文手抄报任务,让学生获得较为轻松的作业体验,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之后再逐步增加知识性作业。其次,查阅式家庭作业。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查阅资料的任务,如:《At Christmas》的单元教学之前,以中外传统节日对比作为主题,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阅资料,了解中外传统节日习俗差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渗透跨文化意识,落实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四)分层作业关注家长层次

课后作业实践中,家长是主要的陪伴者与指导者,家庭作业任务中教师的参与度明显就降低了,因此在作业分层设计中,我们除了考虑学生需求,也要关注家长的实际情况。例如:《Our animal friends》的作业设置中,由于本单元内容比较接近学生生活,因此作业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强调家长的参与。比如作业完成之后请家长签字,尤其是对于具备英语能力的家长,可以鼓励家长协助学生拍摄一些互动视频,突出小动物和孩子之间的友爱互动瞬间,视频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英文交流,给孩子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五)分层作业突出指向性

新课改提倡扩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开始逐步被淘汰。在作业设计环节也是一样,传统的“一刀切”式的作业设计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作业任务没法满足学生补充知识与延伸扩展的学习需求,因此作业任务布置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凸显。分层作业设计的指向性就是指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关注分层作业在巩固知识和反馈效果、实践应用拓展学习等环节的针对性应用 。如《I like dogs》的课后作业设置中,教师就要关注本课时教学重难点,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作业内容。首先,精准把握教学要求,如在“四会”目标要求下有哪些词汇需要掌握,本课时的动物名称词汇作为重点教学目标:cat、lion、tiger、Elephant、monkey,dog、horse、panda……;此外,了解上述词汇的单复数形式;还包括课时重点句型——Do you like—……使用肯定或者否定方式回答——Yes, I do./No,I don’t。

设计分层作业的过程中,也不仅仅局限于针对学生的分层,而是要体现作业设计内容和任务难度分层,我以动物名称的巩固为例,分析本课时作业设计重点:

(1)听录音,圈出正确的图片。

(2)听录音,圈出正确的答句。

(3)看图片,完成句子。

比如:出示图片“三只猫”的图片,下面对应句子:Look at these(学生在空白处填写cats);出示老虎的图片,并配合句子:It is a fat(学生在空白处填写tiger)等。

以上三个作业任务,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比如题 (1)听并圈出正确的图片,考查学生辨听动物名词发音的能力,且能够对应图示明确名词含义;题 (2)主要涉及的听力句子都源于教材,巩固课堂知识效果显著;题(3)考查学生对动物词汇的认写能力。这些作业兼顾了课后听、读、写等目标,保证全方位训练、巩固,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指导。

三、结语

分层教育理念其实是教学者以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自身的教学智慧作为基础,体现出的对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人性化关注。“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分层教育指导的核心理念以及最终目标,指导差异化的学生群体参与符合其特点与需求的教学指导过程,利于学生针对性提升和全面发展,最终全体学生协同进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分层作业设计作为分层教学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尽管作业分层重要性突出,但其实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常常被教学者忽视,很多教师片面关注课堂教学,认为课后作业无关紧要,这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后及时参与知识巩固过程,在预习活动中也敷衍了事,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质量关系着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养成情况,以分层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科作业设计,能够给不同能力和基础的小学生带来更为优质的学习体验。本研究侧重分析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希望上述观点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目标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