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学策略探讨

2020-12-0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张纲小学第雪香郭经纬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旋律舞蹈小学生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张纲小学 第雪香 郭经纬

小学中高年级属于音乐义务教育阶段的中间时期,在学生的音乐学习生涯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过渡作用。三到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的分辨音乐节奏、声音、情感的能力,这一阶段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对乐曲的旋律、节奏、和音符进行更加深入的感知和体会。分析小学中高年级的学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可知,小学生已经从直白的音乐动作模仿学习逐渐发展为形象与抽象相互配合的音乐认知方法,并且能够对音乐学习的目的和音乐本身的特点进行探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音乐核心素养融入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和体验之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促进小学生个性化的音乐素养和感知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兴趣的小学音乐学习

(一)在课堂中注入新鲜元素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在保持着童心童趣的基础上向更具独立性的初中阶段迈进,在网络和多媒体盛行的时代,该阶段的学生也产生了基于自己个性的音乐审美倾向。因此教师应该实现音乐课堂儿歌、传统歌曲与流行音乐的相互结合,引发学生音乐审美兴趣。例如:在教苏少版俄罗斯民歌《故乡》时,教师可以播放《故乡的云》《橄榄树》等经典的思乡歌曲,或者是《在他乡》等乐队流行乐,让学生对音乐课堂表现出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小学生从旋律起伏性、音调、强弱、速度、情感等较为专业的音乐角度将《故乡》与其他歌曲进行对比,而学生的讨论热情也能使音乐课堂富有活力。使学生在体会到民歌《故乡》旋律起伏大、音调深沉、气息宽广的基础上,形成更具开放性的音乐文化品格。

(二)帮助学生认识音乐的重要性。受传统应试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在语文数学等考试型科目的学习中专注力更高,而对音乐之类的审美性学科往往不太上心,无法确立学习音乐的意义,只是因为好奇、贪玩而进行一时的音乐学习。新课标提出“学科融合”理念,教师可以借助其他学科帮助学生体验音乐魅力。在带领学生欣赏《花之圆舞曲》时,教师可以将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三月桃花水》这篇优美的散文引入到音乐课堂之中。让小学生伴随着柔美的乐曲伴奏去默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叫人多沉醉”,学生发现自己在灵动的音乐背景下,完全沉浸于优美的课文描写画面中,在视觉和听觉中产生了审美联想。在与语文的联合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乐曲旋律的美妙,并且认识到音乐调节心灵、熏陶思想的重要意义。

二、音乐与表演实践充分结合

(一)聆听、感受与演唱的结合学习。音乐来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实践性是音乐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新课标中认为音乐教学必须要通过演唱、探究、动态联想等艺术表演和创造性的实践才能够真正得以完成。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是倾向于在活动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全面的感知,教师单纯地通过播放新乐曲和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不能够完全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师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理念,营造更具体验性和创造性的动态音乐课堂,让学生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受到音乐的触动。以《童声里的中国》一课为例,教师先让学生用轻声哼唱的方式体会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自豪欢快的节奏与旋律,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根据音乐的律动和节拍进行手部动作的切换。在熟悉乐曲基本特点之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平时的独唱特点进行合唱、轮唱划分,形成“班级合唱队”,教师充当指挥员。学生在集体性的合唱中会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音准不够或者气息不足,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集中反映进行专业的演唱呼吸法、放松法、音高和气息控制技巧等教学演示,学生有目标地结合自身不足进行知识关注,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和提升。学生在合唱体验中直接地感受乐曲的魅力,心情愉悦轻松,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并且能够逐渐形成集体主义协作精神,自己对音色、音准和音乐个性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歌曲与舞蹈的配合学习。与合唱活动紧密联系的是进行歌曲旋律与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实践结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对舞蹈动作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将舞蹈编排的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以小组的形式就歌曲的歌词、旋律、情感进行舞蹈设计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对小组舞蹈编排进行指导和帮助,避免学生因组织不善而灰心丧气,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课堂的专注力。例如学生在设计“中国的银河里有我,我就是那灿烂的星河”这一段舞蹈时,能够想到用眨眼和伸屈手指的方式模拟星星,但是不能进行小组配合以完整展现歌词含义。这时教师以动作演示给予学生提示和启发,使学生自然地明白应该用前后蹲起的整齐队伍来模仿流动的银河,舞蹈的节奏与歌曲旋律紧密配合,形成流畅自然的动作设计。在歌曲与舞蹈相互结合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音乐的个性化理解和音乐主张得到发挥和体现,能够从音乐审美中进行相关的艺术联想,增强小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三、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一)结合故事的历史背景与创造风潮介绍。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拥有丰厚的优秀音乐文化积累,中国传统音乐和近现代音乐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勤劳勇敢、积极乐观、不懈抗争、追求理想的优秀文化品格和不朽的民族精神气节,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积极弘扬民族音乐,对小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喜洋洋》音乐欣赏时,教师在播放音乐之前可以给学生展示我国传统民族节日的庆祝照片、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丰收喜悦图等,感受民族凝聚力和国家的蓬勃发展,伴随着音乐感受欢天喜地的幸福生活。其次教师还应该穿插介绍作者刘明源对我国民乐歌曲的弘扬和传承精神,使学生被这种坚持和努力所打动,从音乐作品中体会到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坚守精神。

(二)带领学生了解独特的民族乐器。我国拥有类型众多的民族乐器,现在学生大多接触钢琴、吉他、架子鼓等西方乐器,对我国的传统乐器知之甚少。为了重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之情,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结合音乐介绍我国的民族乐器。《喜洋洋》是一首节奏明快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以在中国有300 多年历史的拉弦乐器“板胡”为演奏主体,在三段中还配合以二胡、扬琴、笛子、琵琶、古筝等中国典型民族乐器。教师在播放每一段音乐时注意配合以乐器图画提示,让学生体会每种乐器不同的音色、音调和情感表达,如清脆的木鱼声配合悠远的笛声、张弛有度的二胡声,喜悦的情绪直达学生心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民族乐器,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借助多媒体的师生互动和创新授课

多媒体不仅可以用来进行播放音频、展示知识内容的传统音乐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也应该进行创新。音乐不仅仅只是一段旋律,它还寄托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美好愿景和向往,也记录了人生中不同的情感经历。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是在影片、演出、动画、舞蹈等艺术中加入音乐元素,而这些艺术形式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教学《歌声与微笑》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1989 年春晚舞台上的童声合唱《歌声与微笑》节目,学生从音乐合唱效果和演出画面中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体会到80年代儿童歌曲旋律中所流露出的纯净、温馨、和谐、美好的情感,还能够从多媒体画面中自觉记忆和模仿合唱时的姿态、站位、动作、表情,增强对音乐表现形式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双方共同聆听和欣赏歌曲。

在音乐课堂中,音乐的魅力是可以无限扩散的,如果教师只是播放乐曲,而将分析的任务全部交由学生来进行,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压力和地位的不平等感。教师应该学会运用“我们一起、我体会到、你们有不同看法吗”这类具有交谈和分享性的短语进行自然的教学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学生与教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审美情境之中。

中高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其学习的自制力较差,还未养成独立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在进行音乐学习和感受赏析的过程中难以做到综合分析,实现理性和感性的双重结合。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音乐教师需要结合音乐的文化性和发展的时代性进行不断的教学创新,用换位思考的方法精心设计音乐课堂活动流程。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又是学生的伙伴和倾听者,帮助学生在融洽有趣的小学音乐课堂氛围中,从音乐的产生、发展、表现、创新等方面去进行积极的音乐审美,形成兼容并包的音乐文化开放性思维,不断促进自身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旋律舞蹈小学生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给你的信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7月,盛夏的旋律
我是小学生
大地的旋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