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迂回战术”助力现代文阅读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2-0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孙士运

青年心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情病灶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 孙士运

阅读题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头戏,其中,现代文阅读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其所占分值较高,主观性较强,侧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综观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情况,现代文阅读部分是失分重灾区,学生答分普遍较低,且这一现象与高考试题难度无明显的直接关系。为此,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从而解决常见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其中,采用“迂回战术”就是一项有效的策略,能够有效化解阅读教学中的难点,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一、精准的学情分析是“迂回”的基础

“迂回战术”本属军事用语,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发挥这一策略的积极作用,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现代文阅读中“讲练低效”是最让师生头疼的现象,要破解这一难题,教师可从分析制约学习效果的关键点入手,找出问题的矛盾点,再加以突破,这就是“迂回战术”。那么,教学中是否要采用这一战术?怎么样实施这一战术呢?这需要以精准的学情分析为依据,以实现战术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也可以借用医学专业术语——望闻问切。即先调查和观察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整体把握学习现状;再倾听学生的课堂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是否明晰;接着采用问卷调查,明确学生的学习难点;最后,综合各项调查数据,分析、找出学生的共性难点,找到难点的症结所在。在学情分析过程中,教师应放低评价标准,切忌将少数语文能力强的学生的学情代表整体学情。

教师在做学情分析时,要辨清问题的根本症结,类似医学中的“病症”“病灶”的分辨。如在现代文说明方法的辨别中,学生中会出现如下错误:将“举例子” 中的“例”错写成“列”;或将“举例子”错写为“举例论证”。这种现象的本质就是“病症”一样,而“病灶”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由粗心引起,后者是由文体知识认知不清引起。如果学生大多表现为后者,说明教师对文体知识的讲解不够,学生没有理解。此时,教师应针对性选取典型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进行对比性阅读,以加深学生对文体知识的体会与理解。

教师只有在辨清了问题的“病症”和“病灶”后,才能说已经明确了学情,就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实施教学。如:学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时,教师应先仔细分析学情,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病灶:(1)对论证方法辨析不准。常见原因集中表现为:审题不清;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讲道理与道理认证的异同;没有结合概念理解,“比如”既是举例论证又是比喻论证的关键词。(2)对论证的作用无法进行准确分析。主要表现:思路不清,没有真正理解论证内容与论证效果的异同;论点不清,分析论证作用时找不到论证的具体分论点。

进一步探讨发现,其中概念不清,思路不明两个“病灶”,可以在专题复习时强化训练解决。审题不清,也可以先放一放,随后专门设计一个关于“审清题意,明晰要求”的阅读专题,引导学生掌握从题干中提炼关键词的技巧,总结审题的规律方法。如填写刻画人物神态的词语是词性的要求;参考句子样式填空是对句式的要求;按“距离远近顺序,梳理……”是对答题顺序的要求等等。学生经过这一系列针对性专题训练,审题不清的病灶就会完美治愈。

在议论文中每个语段的中心句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而论点不清的病症就说明学生对语段中心句把握能力差,其实议论文的语段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总、分。学生不能找到分论点,证明学生对文章层次的梳理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病灶,精心设计“结构层次分析,提炼中心句”的训练专题加以强化。表面上这一专题的设计与“论证方法及作用”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升,就可以迅速而精准抓住语段的分论点,那么,就可以顺利实现对论证作用的分析。

二、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是“迂回”的关键

学习就像攀登高峰,也需要一定的外力加以辅佐。搭建学习支架就是一常见的教学策略,它是帮助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提升综合实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此时采取迂回战术,主要原因是问题的关联性,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了困扰,为解决这一阅读障碍,可以采用搭建学习支架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弥补自身能力和知识结构上的不足,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具体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如下几种途径来搭建学习支架:

(一)概念支持

在语文阅读训练中,选取的阅读材料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写作技法娴熟、丰富。在写作范围内,对一些写作的手法和技巧都有约定俗成的术语来描述。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相关的文学术语,才能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可在课堂上,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学生对文学术语的认识都是肤浅的,点状的,接触性的,这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学术语知识体系。所以,教师在遇到文学术语的相关知识时,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概念支持,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那么,具体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提供概念支持呢?教师可围绕学习写作技法这条主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组织设计一个技法及示例专题训练课。引导学生从课文、阅读材料中挖掘文学创作技法,体会写作技法的功能。如:美文《蝉》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技法;《走一步,再走一步》采用了伏笔;《紫藤萝瀑布》中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故乡》中的景物描写技法;《音乐巨匠贝多芬》中的肖像描写等等。结合这些优秀教材范文的学习,可使学生加深对文学术语认知,理解其内含,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一些课外经典著作中选取部分片断,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通过课内外结合,简化了学生对文学术语的认知,降低了学习难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思路支持

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路,这包括,作品创作的思路和学生答题的思路两方面。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如果能理解了作品的创作思路,那么,对文章的主旨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好多。文章写作讲究起承转合,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很多学生常常抓不住文章转的位置,致使对文章理解出现偏差,甚至根本就读不懂文章。破解这一难题,可以针对性设计“抓过渡,理思路”的阅读专题,指导学生掌握抓文章过渡的技巧。如找出文章中的过渡关键词、句、段,像“因为”“尽管”“但”“而”“虽然”“不只如此”等都是文章过渡的标志性词语。通过关键词再精准抓取过渡内容,就可以轻松理顺文章脉络。尽管这样的专题设计并没有直击考点,但迂回地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材料时的正确思路。

在现代文阅读答题时,仅仅会读还不够,还需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这对提升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正确率有关键性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索出正确的答题思考模式,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如:现代文阅读中的常见考点:概括文章中心论点。针对此类题目,只要从文章标题切入就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出来。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可设计相关专题训练。教师可挑选多篇议论文范文,如:《善败者不亡》《另一种珍爱》《现代人须常存敬畏之心》《简单的意义》《莫让沙粒藏鞋中》等,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文章题目分类。在这一学习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的文章标题是句子,还有的是词语或短语;有的直接就是文章的论点;还有的运用了修辞等。经过分类后,学生基本上就可以掌握怎么样利用标题来概括、提炼文章中心,提高了解题正确率和解题效率。

(三)语言支持

在现代文阅读答题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心里知道答案,就是写不出来,具体表现为“词不达意”。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提供语言支持。如:阅读关于写人的小说时,题目常常会要求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形象或性格进行概括。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很多学生其实是理解了文章,但就是表达不准确,这一现象让人感到很困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后发现,学生还不明白性格类型有哪些,对与性格相关的词语了解甚少。针对这一病灶,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专题训练——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描述。师生共同梳理阅读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性格类型,如(1)尖酸刻薄型,缺少人情,话中带梗。代表人物:《故乡》中的人物杨二嫂;(2)争强好胜型,事事都想争先,不甘落于人后。代表人物:《台阶》中的父亲等等。经过这一梳理过程,再加上示例,使学生的性格词库充实了许多,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通过这种战术迂回,不但提升了学生的人物性格分析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创作与欣赏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当前的现代文阅读专项学习中,基本上所有的阅读资料都是按照大纲要求,根据考点进行设计编排。这样的设计是通用模式,是符合当前考试要求的,有合理性。但也有不足,即所有资料并不一定符合你所任班级的学情。所以,为提升学习资料的使用效率,有必要以学情分析为基础,采用迂回战术,帮助学生清除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改善学习思路,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情病灶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能谱CT 在肺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现代文创视角下无锡精微绣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群文阅读助力学生中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