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游戏化教学探究

2020-12-03江苏省常熟市颜港小学邹芝涵

青年心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形式音乐游戏

江苏省常熟市颜港小学 邹芝涵

人类利用自己的身体和环境来认知事物是人类最为普遍的认知方式,在其过程中,人类整个身体都起着“大脑”的作用。这就是具身认知理论。

在常态化教学的环境下,如何让我们的每一节音乐课变得趣味盎然?体验游戏之快乐是儿童之天性,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感知力、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得到发展。强调音乐之体验,且以音乐为根本指导,这样的游戏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游戏从音乐出发,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接触各种音乐要素,通过身体的运动,达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情绪感受。

一、在音乐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游戏化教学设计的音乐活动

(一)教学内容,渗透游戏化教学的理念

如何将抽象的音乐教学内容变得情节化、趣味化,如何使单一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多层次全方位?教师可以通过对音乐情境的预先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应的音乐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被吸引。

案例1:《夏夜》

配乐诗朗诵。

(迷人的夏夜,轻柔的乐曲,时时还有清脆的蛙鸣声……)

师:同学们,在迷人的夏夜里,谁在婉转歌唱?

师:你能来学学蛙叫吗?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青蛙们都在说些什么?

3/4

青蛙:快 - 回来 吧 - -

回声: 0 0 0 0 回来 吧

师:在这迷人的夏夜里,青蛙的演唱吸引来了一群小精灵,他们将成为夏夜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你们猜猜他是谁?(教师钢琴伴奏念谜语)

《夏夜》是一首填充式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曲,F 大调,三四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我先以柔和的大自然音乐为背景,其间还夹杂几声蛙唱、虫鸣,加上富有感情的诗朗诵《夏夜》,营造出夏夜安详、平和的氛围,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调,自然地引出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教学导入,体现游戏化教学的创新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一堂好课从好的导入开始,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导入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注意力才能有效集中。所以,创编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来导入新课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案例2:管弦乐欣赏《在钟表店里》

1.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它们是谁?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嗒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师:(点击课件:播放大钟的声音)听一听,谁来了?

师:(点击课件:出示大钟图片)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师:又来了一个新朋友,听!谁来了?(点击课件:播放闹钟的声音)

师:又有人加入了,听!谁?(点击课件:播放手表的声音)

3. 节奏合奏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个节目,男生表演大钟的节奏,女生表演小闹钟,老师来演手表,我们一起来!(三声部节奏合奏)。

师:这么多的钟表聚在一起,真热闹啊!我们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听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

教学导入时我预先创设活动的背景,用猜谜语引出钟表,然后自然过渡到模仿钟表发出的不同声响来进行节奏训练,再进一步做节奏合作练习。利用猜谜游戏,节奏游戏给学生营造出仿佛身处钟表店的学习环境。通过游戏了解感受在力度、速度、节奏变化上所表现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融合游戏化教学的特色

把游戏的竞赛机制渗透入多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之中,化抽象于实践,令音乐课堂趣味盎然,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让音乐教学远离枯燥单调。

小学教材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小动物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角色音乐游戏,令学生在游戏中具体体会每个角色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学生的新鲜感油然而生。如在学习二年级《大树妈妈》这课时,为了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共鸣体验,从而进一步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我就设计了《小鸟和树妈妈》的“角色”游戏。在游戏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倾听音乐,并提醒遵守游戏规则:前奏时学生以圆圈的队形围着“树妈妈”拍手律动(头左右摆动),开始歌曲时,三个学生扮演小鸟(小鸟展翅飞舞的动作),围着“树妈妈”律动,与“树妈妈”合作表演,自主设计动作展现母爱的温馨。教师可以多请几组学生起来表演,表演结束可以评出“最佳表演奖”。通过这个角色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对学唱歌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积极性,由于产生了想要学的欲望,所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学形式,体验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集体教学一直以来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其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同一内容,音乐教学形式也是可以灵活而多样的。歌唱课的形式既可以是齐唱、合唱,也可以是独唱、小组唱或对唱等等,可以根据需要多样性组合呈现。

案例3:《夏夜》声部教学

师:这些夏夜里的小明星——萤火虫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也引起了歌迷们的强烈共鸣,歌迷们也情不自禁地加入演出当中。我们来仔细听听小歌迷的表现。(听范唱,打开书本)

A 请你听小歌迷是用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的?找出四处合唱。

师:说得好,不如唱得好,看,那这段旋律怎么唱呢?(出示伴唱乐句)

这种有两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叫作合唱。(总谱)

B 现在我们就以合唱的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C 我们交换一下,你来唱第二声部。(啊要轻一些短一点)这样才能唱出趣味。

另外,打击乐器的出现常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因为孩子们往往对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容易产生好奇心。他们有了探究的欲望,从而尝试探索,发声的形式效果产生不断,并从中获得满足。

总之,所有外在形式(动作表演、语言讲解、图片展示)都是在帮助学生针对音乐作品能展开丰富而有个性的联想。体验音乐意境是一种情感创造性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应收获愉悦,并伴有个性化的表现。

(五)教学评价,体现游戏化教学的理念

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在评价孩子的音乐课堂表现时,若是采用游戏化评价语言,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游戏化的评价,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案例4:《来和我划船》声部教学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例如:诗歌、器乐、舞蹈、合唱等形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热情地演唱歌曲,用身体的摇动体会在水中荡漾的感觉。

评价:精彩的表演使我仿佛看到那一艘艘充满欧洲韵味的贡多拉,穿梭在蜿蜒的水巷,这里的每座桥,每条水巷都是一幅别致的风景画。一次美好的意大利威尼斯之旅,令人如痴如醉。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现在我们一起来评选“最佳表演者”,并且给他颁发贡多拉奖状。

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令学生对每一次音乐表现都充满着期待。游戏化评价可以避免单纯的评价学生表现好与不好,从而提高音乐的技能,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对音乐充满着热情。

生动的评价往往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评价时,我们随着游戏的思路,让教师、学生们互评,这样整个评价过程就充满生机与活力。评价,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更是现代人文精神教育观的体现。

二、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游戏化教学的注意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游戏并不是课程最重要的,在游戏前应该先把要求清楚详细地解说给学生听,千万不要让孩子有错误的理解,或者学习还未完成就先急着玩游戏,这样是收不到预期效果的。

其次在课堂上,我们对游戏设计的整个流程要了然于胸。只有教师心中有大局,这盘棋才能下得好!

猜你喜欢

形式音乐游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音乐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