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学生走上“好玩习作”之路
2020-12-03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沈 宏
写作文,对于多数小学生而言都是一件“苦差事”,更别提“好玩”了。习作指导,也是语文教师感到畏难,找不准方向,甚至无法逾越的一道“坎儿”。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不可谓不努力,不可谓不用心,但是,怎样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应该去反思。
一、“好玩习作”,要从“玩”中下功夫
一到习作课,大多数学生感到有压力。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写作任务,而他们的头脑却多是空白。这种现象很普遍,为什么学生害怕习作?为什么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通过对相关阅读书籍的翻阅与思考,我们找到了答案。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教师过多关注言语知识的灌输,多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精彩片段,却忽视了文本阅读中的创意表达。事实上,当带领学生一起展开文本阅读时,很多范文的内容、写法,小学生也是可以写成的,习作其实是很“好玩”的。
(一)对低年级学生要引领“好玩习作”
结合低年级学生所阅读的课文及其他读物,有很多关于文章写法的内容。如某课文中在介绍主人公时,会有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涵盖的内容很多,可以是身姿、形态,可以是面部特征,可以是衣着服饰等等。在介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时,往往还会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主人公。也就是说,想写一个人,除了正面刻画外,还可以从侧面进行描写。由此,反问学生,如果让你写自己的爸爸,你是只写爸爸一个人呢?还是要融入妈妈,以及关于自己的故事呢?同学们快速地回答:“都要写。”结合平时的阅读课堂,我们可以渗透关于写人、叙事的不同方法。这些写作方法,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问互答,让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写人、叙事的方法。写一个人,不一定只写一个人的故事,可以融入其他人的故事,从故事中来衬托主人公,这样写人,会让我们的主人公更加立体。
(二)对中高年级学生要巩固“好玩习作”
在习作指导中,仅靠平时的阅读是难以实现写作素材的丰富与积累的。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鼓励开展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并在阅读指导中,让学生感到写东西是很好玩的。 当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提升后,习作的热情就会自然增高。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整本书过程中,很多学生读到有趣的地方,会边读边笑。为什么?因为从小豆豆的故事中,同学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很多有趣的事,曾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由此,反问学生,小豆豆的故事,同学们有没有体验过?很多学生都回答“有”。看来,只要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有趣的事,写下来,就可以变成一篇趣味性作文,同学们愿不愿意写一写关于自己的一些趣事?同学们兴奋地表示“愿意”。
(三)唤醒学生的习作情感
我们在一起读《捣蛋鬼日记》时,对于小主人公喜爱做恶作剧的故事,反问学生,我们班上有没有爱做恶作剧的学生?同学们都说“有”,如果我们将这些恶作剧写出来,是不是也很好玩?由此,对于习作,并不是难事,更不是苦差事。只要我们抓住某一点,将这些所见所闻的人和事写出来,就可以了。“好玩习作”,教师在启发学生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够唤醒学生的记忆,将趣闻趣事表达出来。如母亲节快到了,让学生写一写关于母亲的有趣的故事;在平时多留心一些与爸爸有关的事,在父亲节之前,给爸爸写一篇文章,送给爸爸一定很惊喜。“好玩习作”,就是要提醒学生,作文并不难,写作并不苦,只要我们将所做过的事,所知道的事写出来,习作就会变成“好玩”的事。
二、“好玩习作”,要让学生尝试去写不同的文体
在平时的习作指导中,教师为了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往往采用淡化文体思维,但事实上,总自觉不自觉地,依托不同的文体来要求学生,应该这样写,不应该那样写。最后,学生的习作变得没有创意,也让习作变得不“好玩”。对于小学生,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去表达,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一)从“诗体”习作中展现学生的诗情
当下,小学习作课堂,多偏向“实用性”。考试考什么,就要求学生写什么,与考试不相干的文体,教师很少涉及。中考、高考作文规定,除诗歌外可以写任何文体。所以,在中小学,诗歌教学就停留于背诵,而不倡导写诗歌。事实上,对于不同的文体,教师在习作课堂上都要涉猎,都要鼓励学生去尝试、去体验、去表达。所以,对于小学生,“好玩习作”要体现在童趣上,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达诉求,让这些“天生的诗人们”能够自由地创作。如在低年级,通过学习教材中的诗歌,我们也鼓励学生自由创作童诗,享受写诗的乐趣。
(二)开拓“句子串联体”习作训练
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多样化表达的契机。对“句子串联体”习作的训练,源于低年级看图写话,鼓励学生写句子,再将句子串联起来,可以是几个句子,也可以是几十个句子。为了增强学生对“句子串联体”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写句子。以“如果……就……”造句,让每个学生都造一个句子,同学们感觉一点都不难,每个学生都在编写有创意的句子。接着,教师提出“如果在未来的教室上课,我们将学生的造句传到大屏幕,再将这些句子串联起来,就可以做成一本书。”同学们听后,都笑着摇头说:“不可能,只有‘如果……就……’是不能写成书的。”当我们拿出《如果》这本图画书给学生读时,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还可以用“如果……就……”来编书?可见,“句子串联体”作为一种创意性表达方式,有助于学生将创意的智慧自然流淌,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创作。
(三)引入“故事叠加体”习作训练
在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看一些童书,这些童书里,总是记下了作者童年的很多趣事。如《为爷爷做的十二件事》,就是采用记叙的手法,将十二个故事叠加在一起,构成一本书。由此,我们让学生模仿,引入“故事叠加体”,写为妈妈做的三件事。将这些有趣的事,叠加在一起,读之清新而自然。写作文,并非只写一件事,可以写几件事,这些事学生自己很熟悉,写起来也会很顺畅。同时,学生在写多件事时,也比写单件事更有趣。另外,在叙事时,鼓励学生把握人、事之间的关系,尝试引入对话,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与生动性。
三、结语
“好玩习作”,要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好玩”,如果写作文很难,学生就丧失了写作积极性。 当然,“好玩习作”,注重实践性写作,更要契合学生的认知与情感诉求,激活学生的习作动机,让学生自主、自觉去表达。“好玩习作”,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反复研究学生诉求,明晰学生害怕习作的缘由,因材施教,带领学生走上“好玩习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