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2020-12-02施舒

数码设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高等教育创新创业

施舒

摘要: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业现状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入行门槛高、就业渠道窄、晋升机会小等问题也困扰着许多学生。通过改进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从学年制教学模式向学分制教学模式转换,通过跨院系合作调动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层次学科竞赛,能够有效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创设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等教育;数字媒体艺术;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7-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1-0112-01

引言:目前,互联网2.0时代已经到来,这一趋势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各大高校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開设了许多新兴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便是其中之一。由于该专业属于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短板。为了培养出更多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要高校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以鼓励更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

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就业现状

1.1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与互联网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包括如演出、娱乐、音像、电视、电影、广播、会展、广告、新闻、出版等文化产业。许多新的工作机会也随之应运而生,GUI设计、WUI设计、UX设计、UE设计、VI设计等新兴热门岗位层出不穷。由此可见,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既具有理论知识,同时兼具实操技能的专业化人才。

1.2入行门槛高,就业渠道窄,晋升机会小。虽然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大学本科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时并非一帆风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基层岗位往往需要应聘者有充足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作品积累,然而部分大学本科的教学重理论、轻技术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作品积累不足,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有时甚至比不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第二,文化产业的就业十分依赖人脉,许多人都是凭借着内推进入该行业,这就对应届毕业生的人际关系提出了较大的考验,从这个角度而言,如何通过校内教师和校外的实践与该行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对学生而言可谓至关重要。第三,任何职位如想获得晋升,都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因此,如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是关注于艺术理论和实践,缺乏基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未来的晋升可能性不容乐观[1]。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2.1从学年制教学模式向学分制教学模式转换。学年制指的是学生修读完一定年限后方可以毕业,而学分制指的是学生修读完一定的学分后就可以毕业。比起学年制,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修读的课程以及每个学期修读课程的数量。为方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高校应该积极探索从学年制教学模式向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转换,赋予学生更多的可支配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可以在大一时进行强制性排课,并将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一。从大二开始,学生就可以根据专业的培养计划和个人的职业规划自行选修课程。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实行了学分制,并允许学生在修满相应学分的基础上提前申请毕业,值得各大高校借鉴[2]。

2.2跨院系合作,充分调动教学资源。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学生既需要拥有艺术学的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拥有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甚至还会涉及管理学等专业领域。在学校任教的教授和讲师往往不具备所有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院系面临着开不出课的难题。由于为了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符合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高校在开设课程时应该积极进行跨院系合作,充分调动教学资源,使学生成为既具有艺术理论,又具有实操技能的多面手。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制度上打破院系的壁垒,使某一院系可以邀请其他院系的教师开课;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允许学生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学分转换和认定。

2.3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互联网技术可谓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与社会的发展相比有明显的滞后性。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积累更多的作品、建立更多的人脉,高校可以与各大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这些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成为高校教师教学的场所,补充传统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学生实习的企业。更重要的是,在毕业后,学生可以依托这些平台进行就业创业。目前,不少高校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实践,但是应该避免强制组织学生前往某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错失其他实践机会,反而沦为廉价劳动力[3]。

2.4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层次学科竞赛。参加学科竞赛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让学科竞赛惠及到更多的学生,高校应该组建专门的职能部门进行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国家级、市级乃至区级的学科竞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内展开面向全院的初级选拔赛。同时,做好配套活动如宣讲会、培训会、交流会等工作,让每个学生在每学年都至少能参加一个学科竞赛的选拔赛,即使最后无缘高级别的竞赛,但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额复杂性,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该积极探索自身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倾听学生的建议,从学年制教学模式向学分制教学模式转换,通过跨院系合作调动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层次学科竞赛,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志刚.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新转向及其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5):20-21.

[2]胡文艳.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4(21):124-125.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高等教育创新创业
数字媒体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