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2020-12-02仙桃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分析法质谱组分

□ 张 鹏 仙桃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1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大量含有重金属及有害物质的废水排放,由此导致各类水产品化学元素超标严重。另外由于在农产品种植环节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制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较多添加剂,甚至将不可食用的化学制剂加入到了食品中,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目前仍没有定论,需采用专业化的检测技术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 食品检测分析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首先,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应用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可以获取到食品中是否含有各类危害物质,精确分析待检测对象的各理化组分。在此过程中,会应用到大量相关学科知识,如农学、生物学、毒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并借助于复杂的监测分析体系完成检测工作,达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目的。其次,食品安全标准可为食品检测结果判定提供依据。目前食品安全标准含有较多重复项目,某些商家借机利用了不规范之处,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需要组建起统一的安全检测体系,采取标准一致的食品检测分析技术。

3 食品检测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3.1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及蛋白质检测法两种方式,其中核酸检测法利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检测法则包括了酶联免疫分析法、蛋白质芯片、蛋白质组分析法。借助此项技术,可实现安全选种、明确农作物组分等目的[1]。

3.2 色谱-质谱检测技术

色谱—质谱检测主要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3 种方式,其中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检测较为耐热及自身分子量较小的物质,质谱分析法具有极高的精确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分离检测物组分。基于各类方法所具有的特点,要综合利用色谱及质谱法,使检测结果更为精确。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检测氯霉素及N—聚氰胺等化合物,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胜任日趋复杂的食品检测工作[2]。

3.3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的标记物为活性酶,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免疫反应、酶所特有的催化反应结合,使得此方法具有极强的灵敏度,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放射同位素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可应用于大部分食品污染的检测之中。如检测农药残留、菌落总数量,在进一步优化检测结果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检测成本。

3.4 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在保障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同时,具有应用便捷、无毒无害、无需接触等优势。此方法利用了食品中各类组分对光的反射、吸附能力各有不同的特点,食品检测效果极为理想。在开展光谱分析法检测时,按照待检测食品有害物的性状,选择最为合适的光谱范围。如在进行农残检测时首选红外光谱,能够检测出农产品表面上的农药残留成分及数量;在检测真菌毒素时,则可利用荧光光谱等方式;应用近红外高光谱可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表面的微生物性状,还可以借助于光谱成像技术,了解到微生物分布的基本概况[3]。

3.5 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法采用了一种能够将生物物质浓度转变为电信号的检测仪器,此仪器以生物体内稳定的生物成分,如核酸、抗体和抗原等作为生物敏感材料,在理化换能器的作用下,组建起具有生物信息接收及传递功能的系统。此方法准确性极强,使用效果极为显著。

3.6 生物芯片技术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今出现了一种生物芯片检测技术,此技术结合了多种领域内的先进技术成果,能够将生物分子排列为既定的形式,发挥靶向分子的作用,使生物芯片与靶向分子反应,采用酶标法或同位素法等方式表现,利用高精度的扫描设备记录结果,并将数据输入到专业分析系统中,计算出信息结论,从而完成对生物基因等组分的检测。

3.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检测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待测元素灯产生的光谱在经过原子化蒸气时,其中含有的原子能够吸收光谱,可观察光谱的变化得出待检测食品内的金属元素含量水平。

4 结语

食品安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应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我国的食品安全程度。为确保食品检测成效,在工作中应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检测技术,把控好食品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使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分析法质谱组分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及维护
一种难溶难熔未知组分板材的定性分析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18种挥发性有机物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