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血常规?
2020-12-02文丨袁昌菊沿滩区人民医院
文丨袁昌菊(沿滩区人民医院)
导读
血常规是临床上的一种基础性检查项目,在生活中,不论是日常体检,还是疾病检查,都需要做血常规检查。但是很多人拿到血常规检查报告后,经常看不懂单子上的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这些数据。更不知道这些数据都代表着什么?但是血常规作为医学领域的重要检查项目,患者通过血常规检查报告,能够初步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因此,对很多人来说,看懂血常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血常规的主要内容
血常规主要通过观察患者体内的血细胞形态、数量变化,来判断患者的血液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这类临床基础检验在不断进步中,检查内容、检查形式都有着较多变化。现代化的血常规检查基本都是通过机器完成的。而具体的检查内容有白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分类计数。根据这些检测指标,血常规检查内容,可以分为红细胞系统检查、血小板系统检查、包细胞系统检查这三大类。
血常规检查内容中,所列出的指标,都是医学上用来分析病情、患者健康的各类敏感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身体内的病理变化。其中参考价值比较高的有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所以患者在看血常规报告时,可以重点关注这些内容。通过这些指标,能够整理出患者的病因,并且辅助医生的治疗。
如何看懂血常规?
血常规的检查报告是医生判断患者治疗是否有效果,后期应该用药还是停药,以及分析患者疾病类型的临床常用指标。因此,对患者来说,看懂血常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患者并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所以患者在看血常规时,只需要明白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这些指标的意义。
第一,红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就是血红蛋白,患者在生病后,它们会出现分离情况。一般情况下,人的身体里每天都会损耗一百二十分之一的红细胞,同时产生相同数量的血红蛋白。从而维持我们的身体的平衡,这一项指标是血常规中判断贫血的主要指标。患者身体存在出血情况时,血液就会存在障碍,并在破坏红细胞后,导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出现变化。
在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计数变高时,代表着患者可能存在失水、肺气肿、慢性心肺疾病等。红细胞计数降低时,说明患者存在炎症、营养不良、怀孕、内分泌疾病等情况。而血红蛋白在减少时,意味着患者受疾病、药物影响,出现贫血问题。血红蛋白数量增高,可能是由患者呕吐、连续腹泻引起的。同时患有肾脏疾病、肿瘤、心肺疾病、烧伤的患者,血红蛋白都会出现病理性的增高。
第二,白细胞计数。血常规报告中,白细胞的正常值为:男性3.97-9.15×109/L;女性3.69-9.16×109/L。白细胞是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都用自己的方式,消除身体里的病菌、过敏原,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同时对各类疾病产生抗体。所以白细胞计数是用来判断患者身体是否存在感染情况的一项指标。肺炎、中耳炎、阑尾炎、扁桃体发炎、烧伤、急性出血等情况,都会引起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变高。患有风疹、病毒性肝炎、流感、细菌感染等情况,则会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淋巴细胞的变化,同样有着一定参考价值。淋巴细胞升高时,代表着患者存在结核病、麻疹、白血病、病毒性感染等情况。淋巴细胞降低意味着患者的传染病正处于急性发作的时候,如果患者长期采用激素治疗,一样会引起淋巴细胞降低。
第三,血小板计数。血常规报告中的血小板计数,是指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帮助身体凝血、止血。所以临床医学中,医生需要判断患者有没有止血功能、出血倾向时,就会让患者检查血小板计数。报告单中血小板升高时,一般是由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比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都会导致血小板计数变高。而急性白血病、放射病、再生障碍贫血、脾功能亢进则会使血小板减少。在具体疾病方面,血小板变高多见于缺铁性贫血、感染,以及恶性肿瘤这类疾病,血小板减少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和紫癜这些疾病。
为确保血常规报告分析的有效,患者在看血常规报告单时,不能只看某一项,而是应该将主要项目结合起来看。虽然各大医院的血常规检查内容没有特别多的差异性,但在打印报告单的时候,会存在一些差别。所以患者在血常规报告时,需要重点看“参考值”、“检查结果”这几栏。通过正常参考值,患者可以看到自己的血小板、血红蛋白这些指标的变化。并根据这些数值的改变,判断自己的身体情况。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上的意义,在于辅助医生治疗。而不是确诊疾病,所以实际检查中,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梳理血常规报告内容。
总之,血常规检查报告结果,都每位患者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看懂血常规报告,患者才能尽快掌握自己的身体、疾病变化。但是由于各类疾病的病情特点、治疗情况都和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患者在通过血常规报告,分析自己的病情时,不能只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而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全面、系统地了解我们的身体情况。在发现自己某一项指数异常时,不用过于担心。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血常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