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舞蹈与其民族的关系
——评彝族舞蹈《石磨的歌》

2020-12-02

北方音乐 2020年18期
关键词:石磨彝族舞蹈

许 畅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之前在微博看到过一句调侃的话:“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民族喝醉了都载歌载舞,只有汉族喝多了就会吹牛。”这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却证明了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喝了酒以后,他们往往都会高歌一曲,再配上少数民族独特的舞蹈,还有的少数民族也会在喝酒前唱劝酒歌、喝酒时唱祝酒歌。当然,并不是说汉族就缺少能歌善舞之人,而是汉族人民由于历经不少朝代的更替、思想文化的约束,导致古代时就对舞蹈的接受程度不高,故而能者少之又少。汉族又是一个生活环境相对开放的民族,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使我们更愿意去欣赏舞蹈。而少数民族由于受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舞蹈,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密闭艰苦,极少流动,为了娱乐和放松,人们经常会在田间地头手舞足蹈,渐渐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民族舞蹈。少数民族的人们在孩童时代就耳濡目染,也变得能歌善舞,这样让人看起来似乎是他们基因里自带的技能一样。那么,今天笔者就讨论一下民族舞蹈和其民族之间的关系。

一、彝族传统舞蹈与彝族的关系

彝族传统舞蹈是流传于彝族地区的舞蹈。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彩,多数是模仿生产劳动时的动作而成。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造就了彝族人民粗犷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朴素刚强的个性。这些厚重的人文历史因素造就了《石磨的歌》这个舞蹈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的动律特点。[1]舞蹈步调和谐,动作刚劲有力,动态感极强,但美中不足的是舞蹈造型的雕塑感稍显羸弱。

彝族传统舞蹈有五种类型,分为打歌、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披毡舞则是模仿鹰、熊的舞蹈,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崇拜有关。《石磨的歌》这支舞蹈就是源于彝族古代生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一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尽管富有多样性,但总有一个带有历史性和行动一致性的价值秩序或主导精神贯穿始终,它作为一种典型性的目的,指导一个民族从文化的大系统中选择了某些东西,排除了另一些东西,这种选择可以渗透到文化的不同层次,体现在文化的各个单元中。“火”是彝族传统舞蹈文化的象征符号,跳舞时彝族人民常常紧密携手、相互挽臂,面向中心熊熊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唱且舞。[2]这在《石磨的歌》中也有体现,虽然台上没有火把,但舞蹈演员们经常会围成一个圈,一边旋转一边舞蹈。在这个舞的音乐高潮部分也有和彝族传统舞蹈一样的男女合唱,在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用假嗓应声高唱 “罗哩罗,罗哩罗哩罗”,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呼唤。舞蹈演员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观看者也沉浸在热闹的气氛中。“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彝族人民不知疲倦地跺脚踏地兴致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彝族舞蹈火一样的热情豪放。

二、《石磨的歌》与彝族的关系

舞蹈作品《石磨的歌》是一个长达八分钟的彝族女子群舞,编导是何川、周全莉,由四川省乐山市歌舞团表演,获得了第七届桃李杯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这个作品表现了彝族村庄的优美和谐,石磨与女人、汗水与智慧,共同哺育着勤劳的彝族人民,使彝族文化薪火相传。群舞的舞蹈形式表现了劳作丰收、欣欣向荣的欢快场景,蕴涵着耕种的辛勤与丰收的欢乐,绘制出一幅繁荣的景象,展现了对劳动人民高度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彝族人民主要以种植稻谷、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洋芋为主,这些作物都需要石磨的加工。石磨作为中华大地古老传统的粮食加工用具,在彝族地区使用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千百年来,饱经沧桑、风雨洗礼,始终以古老单调的姿势,慢慢旋转吐乳汁,默默辛勤碾食粮,养育着一个精壮的民族![3]它是彝族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一枚特殊的印章,标注着一段深刻的记忆。这个舞蹈的编导选择了以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石磨为主题,展现彝族人民日常劳作的场景,歌颂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并向世人宣告石磨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舞蹈中的服饰属于传统服饰中的“红河型彝族服饰”,服装总体由大面积的蓝色与黑色构成,还有点缀的红色与金色。上身是青底彩花的坎肩,再套上被当地称为“察尔瓦"的披衫,下身是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有蓝色到黑色好几个颜色的过渡,腰间还系着色泽亮丽的围裙。说到头饰,区别于传统都是鸡冠帽或是黑色的发髻盘起,在作品中头饰呈黑色半圆形,顶部有交错的金色丝线,红河型彝族头饰琳琅满目,这是其中的一种,也从其颜色可以看出舞蹈表达的人物是彝族妇女。[3]在舞蹈语汇的选取方面,编导在利用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动律“颤膝”“摆手”“一顺边”的同时,根据当地人的日常行为,巧妙地选取了彝族人民生活当中石磨这一典型的劳动工具,将推磨的这个劳动动作艺术化后融入到整个舞蹈作品中,并配合着舞台的整体调度,将彝族女孩们推磨的各种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

舞蹈第一段表现了宁静的清晨在晨雾的笼罩下,一个个古老又敦实的石磨矗立在彝族村庄里,早起的彝族妇女用手去推动石磨,表达了石磨在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以推石磨的声音拉开序幕,使观众一听就知道舞蹈与石磨有关,声音古老而淳厚,引人入胜。这里面有紫、黄和绿色灯光投射到三群不同定点的演员们身上,显得朦胧又神秘。三组演员都摆成石磨状的造型,使石磨形象先入为主。这里的灯光主要以深蓝色为主,配上演员穿的蓝色服饰和演员们佝偻着推石磨背影,突出劳动人民的辛勤,让舞蹈的韵味沁人心脾。

舞蹈第二段描述了彝族妇女推石磨、洗衣和在田间劳作的画面,枯燥无味的劳动并没有使她们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而她们快乐地边唱歌边嬉戏边将农活做好了。展现了彝族人民淳朴开朗的性格特征和丰收时溢于言表的喜悦之情。进入到快版时,彝族女声变得欢快轻巧,还有笑声在音乐里,显得舞蹈活泼自然。相比之下,快板使用暖黄色和红色的背景光,呈现出彝族人民热情的状态,丰收的喜悦,配上整齐的节奏,展现了劳动人民勤勤恳恳的劳动精神。在这一段中,舞蹈演员多次双手或单手提起裙摆,进行左右摇摆、上下交替等动作,既表现了妇女洗衣、耕种的场景,又把生活动作舞台化,给整个舞蹈增添了更生动形象的舞台流动感。

舞蹈第三段与第一段最开始的动作、音乐、灯光相呼应,显得彝族妇女更加的温柔可人,展现了彝族妇女的勤劳勇敢,妇女们和石磨天天相处的场景,生动形象,高度赞美了彝族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后面又是一段慢板,这时的彝族女声温柔甜美,还夹杂了一些男声的伴唱,十分的和谐。最后以推石磨的声音结尾,形成了首尾呼应。这一段舞蹈演员们做了很多推石磨的动作,有双手相握在身体前侧从右到右画圆的小动作,后面还有和小动作一样,就是加上了上身的大的推石磨的大动作;还有左手握拳放于身侧,右手单手在身体前侧从右到右画圆做推石磨的动作。这些生活化的动作都展现了彝族人民与石磨密不可分,石磨寄托了彝族人民祖辈传承的深厚情感。同样,这一段的队形也多以和石磨形似的圆形为主,变幻的时候,后面一个人单手搭住前面一个人的肩膀,形成一个“6”,整个队形慢慢旋转,像是一个巨大的石磨在转动。演员们也会将自己的身体弯折,搭成石磨的模样,一个一个的伸展、收缩,像是石磨碾过一个个的豆子。

彝族舞蹈历史悠久,意蕴深长,《石磨的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格,但《石磨的歌》这个舞蹈因为有了一些创新性,将生活里的动作舞台化了,所以有人会说它是最不像彝族舞蹈的彝族舞蹈,但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这是彝族的进步,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也是中国舞蹈文化的进步,在新时代我们的舞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沉迷于老的传统无法自拔。老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取其精华,但对于兴新事物我们也要接受并采用它们,只有这样我们的舞蹈文化之路才能绵延不绝地走下去。

民族舞蹈作为表演艺术的一大类别,最能反映出民族当地的性格情感和审美情趣,一直以来都备受中外艺术学者和表演者的学习追求和大众的喜爱,其创作的来源也和各民族精彩纷呈、缤纷各异的文化底蕴、风土人情、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等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有了这些民族文化底蕴才有了民族舞蹈的诞生,而这些民族舞蹈也帮助少数民族发扬和传承了他们的文化,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民族舞蹈及其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4]就像《石磨的歌》,先有了彝族石磨文化才能编出以石磨为主题的舞蹈,这个舞蹈也继承和发扬了彝族的石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悠长、深邃,非常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索。要想编出好的少数民族舞蹈还得实地考察,深入少数民族生活中,仔细推敲、细心考察。

猜你喜欢

石磨彝族舞蹈
石磨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彝族海菜腔
学舞蹈的男孩子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舞蹈课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推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