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训练结合游戏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的影响

2020-12-02宫晶史明旭赵敏杨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言语康复儿童

宫晶 史明旭 赵敏 杨华

我国听力障碍者有2780万人[1],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30%,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生听障儿童约2.3万人[2,3]。由于学龄前儿童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若该时期的儿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干预,将直接影响其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及认知能力[4,5]。早发现、早干预可有效降低听力障碍的发生,且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是通过成立康复学习小组,利用动态因素中的互动结合游戏训练,以激发听障儿童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促使其完成语言训练目标,从而帮助听障儿童恢复听觉语言功能。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是在家长的配合下由康复医师利用各种资源为听障儿童提供康复服务,以帮助其恢复认知能力、交流功能,提高干预效果。本研究以80例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观察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能力及言语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年龄1.87~5.98岁,平均年龄4.39±1.01岁,男24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1.79~5.81岁,平均年龄4.41±1.23岁,男性23例,女性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方案的制定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6]相关要求。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双耳听力损伤均>70 dB HL;(2)年龄1~14岁;(3)均智力正常,且无其他障碍;(4)无参加其他研究;(5)所有患儿家属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脊髓性肌萎缩;(2)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者;(3)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征;(4)脑白质营养不良症;(5)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

1.3 干预方式

所有儿童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即由康复医师通过不同频率、强度的声音进行一对一的感音刺激训练。

对照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语言训练,康复小组以家庭为单位,4名听力障碍儿童为1个小组,家长需协助康复医师完成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参加康复训练培训即个别化教育。语言训练需对听障儿童进行美、体、智、德等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与心理健康。康复医师通过目光与听障儿童进行情感交流,家长在旁观看,以全面掌握各种康复方法及注意事项。每次30 min,1次/d,连续干预3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游戏训练,均由康复师指导完成,具体内容如下:(1)套圈:取7种颜色的圆环,患儿需根据指令将相同颜色的圆环套在底盘的凸起上;(2)穿珠子:要求患儿把手中带孔的珠子穿入棉线,不断调整棉线的粗细和珠子孔大小;(3)堆积木:要求患儿将带孔积木放在底板相应的木棍上,不断调整积木上孔的大小;(4)动物来了:利用小动物卡片或头饰,由电脑播放动物叫声,若是卡片患儿需立刻拿出对应动物,若是头饰,需模仿叫声;(5)拍拍手、转个圈:患儿需根据指令,完成相应动作,根据患儿的适应程度提高难度,增加动作个数;(6)吹风车:在桌子上固定风车,吹时头部与风车保持20~25 cm,采用腹式呼吸吹风车训练;(7)玩纽扣:患儿用力含住纽扣(已消毒),康复医师轻轻拉动绳子,训练其口轮匝肌;(8)花生酱或番茄酱游戏:根据患儿的喜好将花生酱或番茄酱涂在其嘴角两边,用压舌板引导其伸出舌头,力求够到花生酱或番茄酱,提高舌部运动能力。在上述游戏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需注意观察并记录听障儿童喜欢的游戏,或将该游戏升级,以不断增加其兴趣,提高其主动性。每次35~45 min,1次/d,连续干预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情况。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MNB9100型诱发电位仪对I、Ⅲ、V波的潜伏期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7],其中听觉能力根据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词表,注意表现形式为图画,以9项内容分别为数字识别、语音识别、自然声响识别、单/双/三音节词识别、短句识别及选择性听取等为主。本研究根据听障儿童的年龄特点选取数字识别、语音识别、自然声响识别、单音节识别,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别计算4项得分,最后计算听觉能力平均分。对听障儿童语言的语法能力、言语清晰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级词汇量进行评估,测试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并与同龄正常幼儿的语言能力相比。本研究从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语法能力、交往能力4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估,获得其言语年龄。言语能力为4方面等级的平均级。采用盖塞尔儿童发育量表对所有听障儿童智力发育进行评估[8],该量表可有效反映听障儿童的智力状况,从语言行为及适应行为两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高,智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比较

干预前,两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Ⅲ、V波潜伏期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Ⅲ、V波潜伏期均较干预前升高,其中研究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Ⅲ、V波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比较(± s,m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听觉能力比较(± 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言语能力比(± 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比较(± s,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听觉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听觉能力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听觉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听觉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言语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言语能力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言语能力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言语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干预前、后智力发育比较

干预前两组智力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智力发育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智力发育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3.1 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对听障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可帮助听障儿童家长适应角色及学习干预知识,而且可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实施听障儿童的康复目标及康复计划的完成,对其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听障儿童制定新的康复计划及目标,有效避免了传统康复模式导致的分离焦虑问题[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I、Ⅲ、V波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Niewiadomski[10]及Kira-Koizumi等[11]结果相似,提示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可促使听障儿童的生物电活性及神经肌肉兴奋性提高,致使相关区域内的神经反射节段被激发,从而改善其聆听效果。

3.2 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影响

听觉能力康复主要通过各种声音如动物叫声及各种指令对听障儿童的听觉系统进行刺激,以提高听障儿童感受和识别不同声音及指令的能力。其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激发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尽可能的降低听力障碍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12~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听觉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可有效改善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小组语言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富有趣味的游戏对听障儿童的听觉器官进行刺激,可激发听障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游戏可提高听障儿童对动物叫声的识别能力,并训练其听觉记忆能力。

3.3 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对听障儿童言语能力的影响

听觉能力是言语能力发展的前提及基础,言语能力与听觉能力呈正相关,两者互为因果,共同促进[15]。本研究通过游戏的形式从前期由儿童听到指令后做出相应动作,到后期为言语能力的发展鉴定基础,如通过吹风车促使听障儿童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玩纽扣可训练其口轮匝肌;花生酱或番茄酱游戏可有效提高舌部运动能力或对舌部进行综合运动能力锻炼。结果显示以小组形式开展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听障儿童言语能力。这可能是本研究逐步从听声音到舌部综合能力训练,通过游戏训练不断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能力。

3.4 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对听障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对听障患者采用有效的听觉训练可刺激其脑部活动,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语言及行为,促使其提高理解能力及言语能力[16]。王翠等[17]通过研究也提示,采用小组语言训练可有效改善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和言语能力,从而提高其智力,且智力呈稳定提高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智力发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小组语言训练联合游戏训练可有效提高听障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脑发育缺陷及脑损伤是导致听力障碍的直接原因,大部分听障儿童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智力、认知、沟通等缺陷,每个听障儿童的临床特征及病情程度不相同,康复前的康复评定十分重要,需根据每位听障儿童的康复评定结果为其制订康复治疗方案[18]。在游戏训练时需注意游戏介入的时机、持续的时间及在游戏过程中不断鼓励和奖励听障儿童。

猜你喜欢

言语康复儿童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关于冬天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