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遗产价值为核心的取舍
——关于白鹤梁遗产保护和展示行动的评述
2020-12-02王思渝
王思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白鹤梁坐落于今重庆市涪陵区,1988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启动,白鹤梁被迫整体长久淹没于水下。为了应对其保护和展示需求,在前期调查、多方验证和长期讨论的基础上,最终选定所谓的“无压容器”方案。2003年当地启动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2009年建成白鹤梁水下博物馆,2010年对观众开放。2012年白鹤梁题刻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文目的在于对围绕着白鹤梁的这一系列以当代遗产观为导向的保护和展示行动做出整体评述。
对于今日遗产研究工作来说,想要评述一个特定的遗产对象或工程项目,首先需要为评述对象寻找到其自身标尺和依据。此时,国际国内既有的一系列遗产保护文件或政策及其背后的精神,通常构成了大多数学者展开此类讨论的骨架。而如若以此作为标尺,尤其是考虑到从《威尼斯宪章》到《奈良真实性文件》当中的“真实性”提法,白鹤梁的遗产保护和展示行动在今天看来确实是存在争议的。例如,在整体长久淹没之后,构成白鹤梁的遗产价值要素中重要一环的“石鱼出水”景观不复得见,这也意味着遗产本体所处的基本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节庆习俗式的人文社会活动缺乏了进一步开展的基础。这些问题都对惯有的遗产话语体系构成了挑战。
那么,存在着这样的争议和挑战是否便意味着需要全面否定白鹤梁这一系列行动的价值呢?
结合上述研究可以认为,白鹤梁的保护和展示行动是在充分考虑了遗产自身价值要素的基础上,在现实的政治和技术条件下,对真实性要素做出了取舍。
这种以特定遗产价值为核心来对真实性加以取舍的逻辑,在以《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下文简称《操作指南》)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尺当中也是被承认的,最为基本例证在于《操作指南》自身的书写逻辑。《操作指南》首先要求判定遗产自身所具备的突出普遍价值,再行讨论这种价值基础之上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这种类似的逻辑在世界各国的遗产官方名录评定中都能看到。因此,这实际上也是在提示相关人员在讨论特定的保护和展示行动时,应该将问题的核心聚焦在后天操作是否会影响特定话语体系下被普遍认可的价值之上,而非只要有看似“不真实”的后天操作便对其进行全盘否定。
就白鹤梁来说,其价值核心要素主要围绕题刻本身所承载的水文科学价值和地方传统见证之上。由此,这便引申出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题刻,其二是见证。
对于题刻而言,白鹤梁题刻更接近于通常讨论遗产对象时所说的本体。本体在物理实体层面的存续和安全历来是当代遗产理念和行动所建立起来的基石,这也是白鹤梁现有保护工程(包括后期的监测工作)所完成的第一步。然而以该基石为核心,当代遗产理念和实践不仅仅满足于这种存续和安全,从20世纪以来逐渐衍生出评价该基石是否真实的存续和安全的一系列标准,最为典型的便是《奈良真实性文件》当中的12条标准。那么,余下来的问题便在于,在产生了这12条标准之后,是否便意味着所有的保护和展示行动都必须要尽数满足,不可取舍呢?
在更宏观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考虑到诸多不可抗因素,白鹤梁只能取舍。而在取舍之时,它的行动实际上展现了两方面的逻辑。
第一,从这些标尺本身出发,择其核心进行取舍。《奈良真实性文件》虽然无意对这12条提法做出排序,但是纵观从《威尼斯宪章》以来的一系列“真实性”提法,位置与环境实际上一直是当代遗产理念当中关于“真实”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从遗产理念自身的发展变化历史当中能够看出,也以此解释了为何在遗产研究领域对于重建、异地搬迁等问题历来敏感。这在史靖塬、史耀华[7]、郭旃[8]、吕舟[9]等人的研究当中均能看到。
第二,从遗产对象本身的价值出发,择其核心进行取舍。回到白鹤梁本身来说,白鹤梁作为一种遗产,在整个遗产类型体系的角度来说,它最为特殊的一点便在于其作为一种水文观测的见证,被称之为“水下遗产”。
因此,这两方面的逻辑共同解释了为何围绕着白鹤梁的一系列行动在做价值取舍时,会反复强调把题刻继续留在石梁和水环境当中的重要性。
在经历过这种价值取舍之后仍然得到主流遗产话语体系认可的案例实际上已经不在少数,例如遗产研究者常提的华沙、伊势神宫等案例。在评定这样的案例时,其与白鹤梁案例所反映的情况在本质上是类似的,均是在一种当代遗产理念框架下的价值取舍,只不过各自面临的背景、取和舍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
所谓“见证”,实际上也意味着一种文化传统或现象有着不复存在的可能性。从白鹤梁题刻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本来看,它想要对应的实际上是突出普遍价值十条标准中的标准iii[10]。而具体到《操作指南》当中,全文是用“bear a unique or at least exceptional testimony to a cultural tradition or to a civilization which is living or which has disappeared”来表述的。换言之,这里已经明文表达了消失(disappear)的合理性。因此,白鹤梁长期永久淹没之后所消失的记录水文的科学价值和当地社群继续围观“石鱼出水”的社会民俗价值,并不影响其曾经是一种见证。
只不过,在当代遗产理念和实践当中,会尽量避免是由遗产保护或展示行动而刻意导致这种价值消失。具体到白鹤梁的情况来说,水文科学价值的消失自我国现代水文监测技术进入长江流域之后便已存在,文人登梁赋诗的传统也随着现代性下知识分子的结构和惯习的改变而已很难存续。因此,这些均非由当代保护和展示行动所造就。
在这个角度上,最值得争议的问题反而在于:由保护和展示行动所导致的观“石鱼出水”社会民俗传统的中断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遗产地与在地社区之间的关系延续问题,在当下遗产理念中也是愈发被重视的话题。当然,这个问题在白鹤梁的当下实践中也并非全未被注意。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现有展示中已融入该部分的内容。博物馆对外开放,并成为涪陵区重要的文化宣传名片,这都为在地社区保留关于“白鹤时鸣”“石鱼出水”的社会记忆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成为塑造地方集体认同的重要一环。也或由于白鹤梁本身常年位于水下,不影响在地社区的日常生活,依靠遗产旅游还能为当地带来外部性收益,因此白鹤梁所面临的社区关系相较于诸多大范围遗产对象而言更好处理。只是在展示的技术手段、对于口述史记忆和档案材料的进一步发掘与保存、乡土教育的传承等方面,白鹤梁尚有待探索更多方式。
总体而言,本文试图站在遗产话语体系内部去考虑白鹤梁这样一个传统认为在经典遗产话语体系内看似有所争议的案例,从而在尽量对白鹤梁做出准确评述的同时,也以之为窗口,折射出遗产话语体系内所惯有的一系列价值逻辑。实际上,放眼当代遗产保护运动发展的整体历程,今天的遗产研究已经开始承认,遗产保护本身是一种介入和干涉,只不过这种介入和干涉并不是一个无序或无理的过程,而是顺应民族国家、现代性、科学主义式的研究,乃至后期的社会民权式思想所衍生出来了一套自洽的逻辑。这套逻辑自身不一定具备足够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但想要在这套逻辑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批评和发展,那么理解且不满足于这套逻辑应当是首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