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绝调”秦声 甲天下秦筝——缅怀秦筝泰斗周延甲教授

2020-12-02李宜洺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周先生古筝陕西

●李宜洺

延“绝调”秦声 甲天下秦筝——缅怀秦筝泰斗周延甲教授

●李宜洺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沈阳,110003)

2019年8月3日,秦筝陕西流派泰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周延甲先生辞世。笔者作为后辈曾得先生授业解惑,更有幸请得先生亲临硕士研究生音乐会,对先生一路提携与指导感激不尽。在先生逝世近周年之际,撰文回顾他的艺术历程、思想与成就,寄思感怀。

周延甲;古筝;秦声;秦筝

又是一年夏,繁花依旧,乐声依旧,时间流逝中物是人非的定律,也依旧。2019年8月3日,秦筝陕西流派的泰斗周延甲先生辞世于西安,享年85岁。一时,陕西筝坛乃至中国筝界,甚至海外筝人,无不默寄哀思,无限怅然。笔者作为晚辈曾问筝于先生,更在求学、求知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先生的支持和鼓励。今先生辞世近周年,其音容常忆起于心,思念之情不衰,故撰文寄怀。

周延甲先生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当代杰出的民族器乐教育家、演奏家,曾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秦筝学会会长、《秦筝》杂志主编等职。他曾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证书》、中国古筝艺术成就奖、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纪念证、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民乐杰出教育家称号等,同时被《中国音乐家辞典》等收录其中。

回顾先生的秦筝艺术历程及筝坛成就,是我们后辈筝人承其志、继其业,将秦筝事业传承发展、声扬天下的一份情怀,一条路径,一腔信仰。

一、浸·润——习筝

周延甲先生1934年生于山西省闻喜县人,自幼好学、勤学,钟情音乐,沉迷于家乡各类乡土乐调,善奏笛子、二胡,常将戏中出彩的唱段曲调用乐器演绎,“可谓闻曲则喜,十分迷恋,乐此不疲”[1](P187)。

先生于少年时就读于山西闻喜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当地文化馆任职,18岁转入县迷胡剧团担任文化教员,教授政治、乐理等知识,同时担任剧团乐队中笛子、二胡声部的演奏。因其痴迷于大调迷胡曲子的音腔韵味,工作之余还向老艺人们虚心求教、探讨音律曲调。1953年,少年梦想不灭,为了继续深造选择辞去县剧团的稳定工作,以二胡专业考入西北艺术专科学校,将所学趋于更加专业、规范。在此期间,党中央曾提出对于有着群众基础的旧文艺,应该充分重视其新时期改造。在此文艺方针指导下,中国筝乐的发展也实现了从民间引入专业院校的转变。1956年起,学校计划设置古筝专业弥补学科空白,却苦于当地并无可授筝者,于是校方选派了品学兼优、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周延甲,前往沈阳音乐学院随古筝教育家曹正教授学习。求知若渴的他每天练琴八小时以上,不仅学习了不同弦制的古筝乐曲近四十首、练习曲百首有余,更是坚持“有闻必录”,对曹教授每堂课中讲授的内容均详细记录整理,近一年的时间里,记录出万余字的专业学习笔记。[2](P69)他在学习总结中谈到:“……技术方面、思想品德方面、接受批判发展民族遗产方面、历史知识方面等等,曹老师都不余遗力地教诲,使我深深地感激和钦佩”[3](P87)。除曹正教授外,他还相继承学于山东筝派高自成及河南筝派王省吾两位前辈,并对这些流派的众多乐曲做系统地研学梳理。

1959年,时年25岁的周延甲于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前身)毕业,并留校任教至退休,安度晚年。他在三秦大地这片热土上工作、生活并寄情于此,与古筝之缘也愈结愈深,此生再无分开。

在习筝的过程中,周延甲先生始终“浸润熏染”在民间音乐的氛围中,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传习中。而踏实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勤奋的院校学习经历,也帮助他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民间音乐文化素养。这为其此后的艺术道路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更促使他对筝乐的血脉源流、发展走向及现实问题做出了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思考。

二、磨·琢——做乐

“秦筝归秦”,是周延甲筝乐美学思想的践行与成就,文中所谓“做乐”,是对其在此方面孜孜不倦追求、勤勤恳恳耕耘之奉献精神的一种赞誉。这不仅仅是一个观点的提出,更需要追根溯源、砥砺前行,才能将理想具象落实并逐渐被同仁认同,这是真真正正乐人的一种“作为”,筝人的一种“修为”。

“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 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先秦·李斯《谏逐客书》

从成文于战国末期的《谏逐客书》中可得知,筝常与原始打击乐器,合着秦族秦人质朴率真的“呜呜”歌而奏响“真秦之声”。当时的秦人在宫廷虽“退弹筝”,欣赏着更为雅致善美的《昭》《虞》之乐,但民间艺术家们的审美却未以官方意志为转移,反而将筝不断完善,改进形制并丰富音响,从五弦竹制, 逐渐发展为十二、十三弦等木制筝 。历隋唐五代“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盛况而传遍神州大地,同时远扬邻国,流传至东南亚的朝鲜、缅甸和[31] 等。

然而诸多历史原因所致,在清代晚期代表“真秦之声”的筝乐在陕西本土沉寂,甚至濒临“绝响”,无论城镇或乡村都难寻其踪。周先生曾不禁感慨:“秦筝既始于秦,但秦今不见或少见!”[4](P109),据其田野调查考证,陕西地区当时仅现的筝,以伴奏乐器身份出现在陕北坐唱艺术——榆林小曲中,其技法较为古老,右手以大指、食指弹奏为主,而滑、颤等润色技巧极少。周先生认为古秦筝在秦地已无传承,传谱传人都已无迹可寻,而自己作为学校公派的首位古筝学生及古筝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重建秦地古筝事业,让历史上本就操着“大秦”方言的筝重说家乡话。他几经思虑,筝在潮州能弹弦诗乐,在豫地能弹奏大调曲子,在鲁地能弹奏琴书,何尝不借鉴陕西本土乐种,重现秦筝奏秦声的辉煌盛况呢?“秦筝归秦”这一命题由此在先生心中逐渐萌发成型。

早在沈阳学业结束之际,周先生就曾同曹正教授谈起过这一思路,并得到了高度评价,曹教授对其意欲致力于秦筝复兴,推动新时期陕西筝乐建设的理想与愿望大加赞扬,并寄以厚望:“延甲在古筝艺术上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根据陕西地区古筝的现状,提出了‘秦筝归秦’作为自己行动的口号。正是出自爱国思想和民族的自尊心,才能产生如此这般的雄心壮志。”①。而“秦筝归秦” 一历史性课题正式呈现于书面文字,则是在周先生编订成集的《古筝迷胡曲集》②中。在前言部分,他明确表达:“现在应该是‘秦筝归秦’的时候了。”

为践行“秦筝归秦”,周先生前后拜访过多位当地戏曲老艺人,欲从陕西民间戏曲尤其是迷胡音乐中挖掘、汲取素材源泉。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学校随乔荣堂老先生学习迷胡曲牌;60年代初,他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切入点,多次深入采风学习,受崔生华、黄中信、黄育英等三位老艺人教授,针对大量传统曲牌之旋律音韵作以细致研学、记录。他逐音逐句用筝模仿老艺人们在板胡、三弦上奏出的曲调,点滴中追求更加地道的音韵,直至老行家们点头方可;70年代,周先生也常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乐队中随演员们演奏迷胡戏,积累了众多迷胡剧目音乐。这些宝贵的经历均基于他对地域传统音乐及对自身所从事事业地热爱与执著,是他深入贯行“秦筝归秦”,进一步开创秦筝陕西流派的丰富养份与宝贵资源。

周先生对“秦筝归秦”的释义为,“秦筝”中的“秦”作为乐器的专属名词,是对秦筝弹奏秦声的注解,也是对其发源地的提示;“归”则是对秦皇“退弹筝”所发的针对性言论,是在数千年之后的今天,将筝及筝乐回归到人民当中去;“归秦”的“秦”是指秦人的故乡即今之陕西,秦筝及其乐要重新服务于陕西的人民,因此“秦筝归秦”的意愿和宗旨是“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最终要还给人民,秦人秦地创始和流行的筝,也应该还给秦地人民”[5](P255)。

(一)践乐以归声

南朝沈约曾有诗云:“秦筝吐绝调”。其“绝调”的比喻,生动展示了秦筝善依腔而奏,在行腔做韵上的非凡表现力,这一乐器特征与李斯所言“弹筝搏髀,歌呼呜呜”(李斯《谏逐客书》)的古老秦声传统不无承继关系,演奏家们对于百转千折、如诉如泣的声腔能奏之于乐器,自古就有着执著的追求。汲于“秦声”的“器乐声腔化”,也成为周延甲先生创编秦风筝曲的内核。

周先生筝曲作品主要出自迷胡音乐,一种在形式上由民间说唱过渡至戏曲的联曲体音乐,俗称“曲子”,其唱腔委婉细腻,善于渲染抒发凄楚悲凉的情绪。他认为,用筝弹奏迷胡旋律得心而应手,五声音阶弦序适合于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秦声旋法特点,二变之音4、7通过按颤技法,灵活将微升、微降的特色“苦音”生动呈现,再润色以婉转迂回的滑音,使“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秦声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6](P17)

早在1958年,周先生在演出时曾将百姓喜爱的陕北民歌《绣金匾》奏响于古筝。同年秋,在迷胡音乐中的长期浸染下,他仿其音韵特色而创陕西筝派第一首创作筝曲——《迷胡调》(又名《秋夜筝》)。1960年,他依据乔荣堂老先生教授的部分迷胡曲牌创编了《古筝迷胡曲集》,共有近30多首“器乐声腔化”秦筝曲目收录于此,主要分为两类筝曲:一类是对单个迷胡曲牌音乐进行移植改编,乐曲通常短小简炼,如《十里堆》《吹腔》《太平调》等;一类是按艺术表现所需,对迷胡音乐进行多个曲牌连缀等改编形式组成筝乐作品,如乐曲《西京调》中含“慢西京”“断西京”“拖腔西京”“紧西京”几个曲牌;《姜女泪》中含“慢长城”“快长城”“哭长城”等曲牌,这类筝曲表现内容丰富,情感层次多变,音乐张力大且包含明晰的发展逻辑。1961年,西安召开了全国性古筝教材会议,周先生将《古筝迷胡曲集》提交大会做交流之用,其中的17首乐曲被评定为全国音乐艺术院校专业学生必修曲目。

1979年,周先生以李白《春思》诗中“秦桑”二字命名,以“碗碗腔”曲调为旋律素材,创作了秦筝名作——《秦桑曲》,乐曲引子、尾声为欢音调式,铿锵而坚定;旋律之慢、快板为苦音调式,多情委婉渐至激越奋进。此曲曾获1989年中央电视台《山城杯》民族器乐大赛作品一等奖,而凭此曲参赛的尹群女士更是获得古筝组别一等奖的殊荣。时至今日,《秦桑曲》早已成为筝乐之经典,引无数听众为之倾倒,可谓是先生秦筝作品之顶峰佳作。

周先生创编的40余首“器乐声腔化”秦筝作品,客观上沿承了秦声系统风韵特点,形成“开曲惊人、续曲引人、终曲恋人”的秦筝音乐发展逻辑,极具视听震撼力,这类风格也在其后众多陕西筝曲中被借鉴并臻于完善。笔者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总结到,一度绝响的古老秦筝音乐,被周延甲先生从秦声唱腔音乐中生动地“描摹”出来,今之陕西筝虽非昔之古秦筝,但它们奏的都是秦人在秦地流传的“歌”,歌声中那些亘古不变而独具魅力的特色符号——传统秦风的“声腔”音乐,依然生动鲜活,是代代流传的地道的地域音乐文化。秦地唱腔的迂回起伏即是秦筝音乐的韵味走向,唱腔中的苦音、欢音调式运用也是秦筝音乐的形态特征,先生对陕西筝乐所作的适度变化始终围绕着秦地声腔音乐“符号化”的本质内容,是对古老“秦声”的继承性发展,从未偏移本源、超离传统。

除“秦风”类筝曲及所编教材外,先生还对部分山东、河南筝曲也进行了规范的记录整理,其编著的《山东筝曲选集》,将山东地区小板、曲牌、大板曲详细纠谱并编订成集。同时为了教学需要,在20世纪中后期,先生创作、改编、移植大批古筝练习曲、独奏、齐奏类作品。如练习曲《勾托练习曲》《大路歌》《快四点指法练习》《解放区的天》《萤火舞曲》《儿童筝曲·十五首》等;及据古曲、民歌创编的《宫苑思春》《阳关三叠》《我的家乡日喀则》《新疆舞曲》《画阁秦筝》等;独奏、齐奏曲《白桐曲》、《新翻罗江怨》(与黄枕宇共同创作)、《百花引》等。这些作品涉及教学的不同阶段,尤其为古筝基础学习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教材内容资源。

(二)筑论以归心

周先生非常重视秦筝理论建设,他认为一个音乐流派的形成及建立,仅靠作品是不完善的,必须有系统的理论依据做支撑。为此,他大量研读史料,撰写并发表了一批关于秦筝历史、筝乐演奏技法等方面的论文,如《我与秦筝》《从古筝弦序的编号说起》《谈“秦筝归秦”》《事业是永恒的》《谈筝的摇指技巧》《筝的轮、刮、琶技法》《理论、实践、流派的探索》《筝演奏中左手的运用》等,并主持编辑《秦筝文谱》,对首部筝史方面的专著《秦筝史话》(焦文彬著)进行了组织出版。

为团结陕西各界筝人共同探寻、研究秦筝的历史与未来振兴之路,也为广泛开展秦筝社会普及教育,1983年6月,在周延甲先生的极力推动下,“西安秦筝学会”(陕西秦筝学会前身)建立,高自成教授为第一任会长,周延甲及樊艺凤教授相继为第二、第三任会长。“秦筝学会”自成立以来,历经几代陕西筝人努力耕耘,立志以传承、创新为己任,重视创、演、教三位一体,成为集结陕西筝人、引领陕西筝派的群体性学术团体,近四十年来,学会为继承秦筝传统、振兴陕西流派做了大量工作。

同年,周先生任主编创刊《秦筝》③。创刊之初各方资源有限,甚至无固定场所,先生就在家中办公,常常“笔墨纸砚”、书籍信件满桌满地,其夫人丰芳老师(西安音乐学院二胡教授)给予理解并全力支持。至2018年,《秦筝》已出版近五十期,以筝史、筝技、筝人、筝讯、筝曲等为主要载发内容,成为介绍、指导“秦筝归秦”的重要理论刊物,对古筝艺术尤其是陕西秦筝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周延甲先生能够50年如一日的坚持秦筝流派的复兴和繁荣,这要怎么样的毅力?出于一颗什么心呢?归结一点,对本土音乐执着的爱!没有一个爱字,做不到最深。做不到最好的坚持。我觉得他有两个一投入了‘秦筝归秦’的情结中和行动中,那就是:一辈子的执着,一辈子的追求;一家子的执着,一家子的追求”④。对三秦大地的热爱、对秦筝音韵的痴迷、对秦声腔韵的探索、借鉴,是周延甲先生复兴陕西筝乐的动因及过程,他秉承“秦筝归秦”的理念思想,始终对这份事业怀有强烈的的使命感;他以传统戏曲为依据,综合曲作、理论,在他的努力与指引下,经过后续几代陕西筝人地不断努力,才有了陕西筝派今天的辉煌局面,促成秦风类筝曲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而不断臻于成熟的繁荣场面。

三、承·传——树人

在周延甲先生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对可造之材倾囊相授,并在实践与理论建设的基础上,对与专业教学相关的领域大胆做出改革和创新,为古筝的普及与社会教育倾注心血,既传承了秦筝的“古意”,又拓展了今筝的乐境。这一切的付出源自于他对古筝事业出于自觉、善于自省的责任感、使命感,树人,是一项百年基业,他为此做了太多,却始终盼做更多。

(一)培养专业人才

西安音乐学院前院长赵季平教授曾谈到:“我到这个学校是60年代初,我在学校的时候,周延甲先生已经是老师了,我就看到他们为民族音乐的发展,为他们这个专业所付出的辛勤的劳动、辛勤的耕耘、辛勤的学子的培养,那是倾注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啊!”④

几十年来,先生教授了近千位学生,在其教学引领下,陕西筝坛人才济济,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如曲云、魏军、周望、樊艺凤、尹群、周展等老师,早已成为陕西秦筝流派的第二代传承人物,是当今筝界之中流砥柱。他们在传承的同时,继续依托秦地“秦声”系统,运用新时期的作曲理念与手法,创作出大批筝乐佳作,极大丰富、拓展了秦筝音乐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如曲云创作的《香山射鼓》《弦板调》,魏军创作的《三秦欢歌》《五陵吟》,周展创作的《秦土情》等。周先生所教授的学生中更有国级奖项获得者9人,省级奖项获得者20人,如中央音乐学院周望教授于1982年曾获“全国民族器乐观摩比赛”优秀表演奖(最高奖);尹群、樊艺凤、张晓红、沙丽晶在1989年中央电视台“山城杯”电视大奖赛古筝组中包揽前三名,其学生们在如此高规格的赛事中包揽冠亚季,当时可谓轰动一时。[A2] 目前也以古筝专业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与浙江音乐学院,他(她)们还将共同肩负使命,继续传承、发扬先辈复兴秦筝之遗愿!

(二)改良传统乐器

传统古筝因五声弦制而有众人皆知的转调难题,对作曲家们造成一定的创作限制,且对其使用范围形成桎梏,古筝的演奏如何能够拓宽至更宽阔的领域?思起而行!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始的二十多年间,周先生殚精竭虑、奔走于各方,为转调筝的研发付出了无数汗水与努力:1958年,他试制双排筝码;1972年参与研制16弦踏板转调筝;1974年在16弦转调筝的基础上研发25弦踏板转调筝。他与制琴师傅们同吃同住,推敲、打磨各处细节,为了手中的乐器能弹奏出心中理想的音质音色,最大化表现其特性而努力不懈,周先生为古筝改良革新付出极大心血,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批转调筝的探索者。

(三)提出“中华筝”理念

周先生对史学、美学有着独特偏爱,一生虚怀若谷、孜孜研学,据其女周望回忆,周先生的病榻旁常摆放着《史记》等文史类书籍,以便能随手翻阅,究古而参今。

古筝如何在大众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如何促进其走向更广阔空间的交流?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有着怎样的连接?先生对此类现实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筝自古就被誉为“仁智之器”,五度相生构成乐音,辨其清浊而生宫、商、角、徵、羽,这也是筝最初的五弦之五音。据史推断,唐代已有奏发五音的五色之弦,若将现代筝弦也改回五色,既方便初学者快速按规律认弦,又可在固定调体系下将弦色弦位对应五线谱……。顺着这样的思路,他确定了“红、黄、蓝、白、绿”的五色琴弦,对应“do、re、mi、sol、la”五音,即音名C、D、E、G、A,而颜色顺序排列,则充分考虑到传统“五行”与“五音”等概念。

最终,“中华筝”五色弦教学体系历经半个世纪的构思而落地成熟,2013年,由周延甲导编,周展、周望编著的古筝五线谱教程《中华筝教程》正式问世。此教程及“中华筝”的理念一经问世立刻引起较大反响,配套研发的“五色弦”一并获得国家专利,在相关业内人士地推广普及下,“中华筝”双谱教学体系已广泛使用于教学领域,尤其在初学者和外国友人的古筝学习中好评如潮,为筝这件优秀的民族乐器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其更多元化发展。

结语

周延甲先生曾这样告诫弹筝人:

“筝乃仁智之器,弹筝当行仁智;

继承创新开拓,重道敬师爱生;

尊护知识权法,善待同仁同行;

警戒拜金趋利,倾心素质美育;

自强自爱自重,崇尚徳艺双馨。”[7](P22)

道器合一而不忘初心,先生在“器乐声腔化”筝乐创编道路上执着耕耘大半生,创编的陕西流派筝曲在横向上凝集着地域声腔的艺术精萃,在纵向上涵盖了秦腔系统中的诸多品种分类,使昔日秦筝之“绝调”重新奏响于华夏大地。他将“秦筝归秦”提升到复兴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高度,为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传播竭尽毕生心力。身为“三秦大地之子”,周先生的付出与成就诠释了“立言、立功、立德”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他是秦筝事业的践行者,是勤恳耕耘的一代宗师。他执着一生,终让世人普获秦筝之声、之韵、之风采。

诗中云“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⑤,先生一生儒雅重德,鞠躬尽瘁,自不为身后堂前花,只慨一声,秦筝归秦,已然也!

注释:

①《周延甲在中国民族乐器“乐中筝”道路上的成长》,西安音乐学院内部手写评语材料,1979年3月22日。

②1961年西安音乐学院油印版。

③《秦筝》初期为不定期出刊,1992年后扩展为一年两期。

④访谈自中国音乐学院徐晓琳教授,中央电视台《风华国乐——周延甲·秦筝》,2010年第97期。

⑤(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盛秧.三秦大地之子——周延甲[J].中国音乐,2014(4).

[2]周延甲.我与秦筝[J].乐器,2001.(11)

[3]林玲.曹正古筝艺术年谱[Z].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

[4]周延甲.古筝迷胡曲集·前言[A].周望.周延甲筝曲选[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周延甲.继承和发扬陕西秦筝流派演奏艺术传统[J].交响,1988(3).

[6]周延甲.谈“秦筝归秦”[J].秦筝,1992(2).

[7]周延甲.筝人道德自律准则[J].秦筝,2004(1).

J632.31

A

1003-1499-(2020)02-0130-05

李宜洺(1983~),女,沈阳音乐学院大连分院民乐系古筝讲师。

2020-03-21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周先生古筝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戴着耳塞生活的人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细腻不等于多情
第一次弹古筝
礼必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