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艺术表演舞的审美特征与本土化发展
2020-12-02马铭阳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马铭阳(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目前,国标舞已成为在国际流通的一种统一规范的世界性舞蹈语言。其对于舞者的要求十分严格,无论是舞姿、舞步,还是动作规格等,不仅要采用英语口令,而且还要使用统一的标准术语。同时,国标舞在功能意义上也由原有的群众性、自娱性逐步向竞技性与技术性靠拢。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标舞的不断发展,国标舞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其中,尤以艺术表演舞的表现手段最为多元化、自由化,且因为其具有戏剧性的故事题材,所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国标舞的表演内容,并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国标舞的审美本质和艺术内涵,因此,要想进一步促进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发展,就要对其审美特征及其本土化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我国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审美特征分析
1.艺术创新性特征
从当前我国国标舞的快速发展趋势来看,这于艺术表演舞的题材创作的艺术创新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首先,该类国标舞通常都是以传统国标舞的动作为基础,并吸收其它的舞蹈元素;其次,在艺术表演舞中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创作主体情感,并根据作品主题,合理搭配演员服装颜色。例如,在创作《青花》这部摩登舞作品时,由于改编作品的创作同我国的瓷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该舞蹈演员的服饰配色就要与我国青花元素相吻合。尽量以青色和白色交织的线条图案为主,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淡雅、轻盈的气质,突出整个舞蹈的瓷文化内涵。最后,以统一的国标舞动作语言来构建戏剧性情节和故事性情感浓的舞台作品,并通过合理的编排,并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元素,如:名著题材、儒道文化等,因此,使得艺术表演舞的艺术性及表演性十分突出,并且迅速成为我国国标舞体系的艺术体系。由此可见,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在进行题材创作时,必须以传统文化背景作为载体来深度挖掘故事内容,这样才能丰富其自身的内在艺术特征,使之成为一种运用国标舞语言来表达故事内容,传递丰富情感思想以及刻画丰富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
2.区别于动作技术的情感性特征
艺术表演舞在考核舞者时,主要将艺术性和舞蹈作品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和评判依据,即通过提炼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情感,依据表演理论来对舞者的艺术情感进行分析与考评。因为舞者一般通过想象来产生情感,并以情感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心理活动,这样才能突出自身的演技,更好的让观众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另外,由于国标舞具有很强的竞技性特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就会让舞者在参加国际赛事时,常常职通过业性微笑来表现各种技巧,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导致部分舞者产生强烈的取胜心理,进而忽视自身作品的情感表达与动作审美标准。相对而言,艺术表演舞舞者要想通过动作来刻画出丰富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情节故事内容,则须对作品的题材、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等进行全面掌握,并能够对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及内心情感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确保舞蹈作品质量,使其发挥出更好的艺术魅力,进而最大化吸引广大受众目光。由此可见,国标舞主要强调舞者动作上的规范性和技术性,而艺术表演舞则强调舞者动作上的艺术性和技术性能够达到统一,进而更好的发挥出舞者的艺术魅力,因此,其具有很明显的情感性特征。
3.区别于比赛规则的自由性特征
世界舞蹈总会在对艺术表演舞作品进行评分时,主要是将作品的创新性、表现性以及编创水平等作为评分标准,即艺术性分值。这其中,由于表现主题的评判是针对舞者的动作和表演。所以在比赛中,只要舞者自主创作的舞蹈作品符合相关艺术表演舞规则就视为合格。这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使得国标舞作品的音乐和舞蹈创作自由度要远高于常规比赛中的舞蹈作品。另外,传统国标舞的表演程序一般强调男女共舞,并要在规定时间内依次跳完五支舞,且由评委在舞池评判方式来对作品的技术性进行打分。而艺术表演舞的表演程序则要求舞者以国标舞基本动作语言为主体,自主选择作品题材和表现方式,且相应的舞蹈动作规范也要较传统国标舞动作规范要求宽松很多,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舞者及编导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提高受众群体对艺术表演舞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由此可见,自艺术表演舞进入我国以来,始终将自由性作为舞蹈创作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舞者,还是编导都要利用国标舞的语言风格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来完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且符合东方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的艺术表演作品。这种自由式的创作模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国标舞舞者和编导的主观能动性,不仅编导可以按照自身的艺术想象与个体经验去自主选择舞蹈作品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并以国际国标舞的评判标准,对自身的创作手法、故事情节的编排、人物形象刻画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和完善。而且舞者也会摆脱传统国标舞竞技性动作考核的约束,尽情发挥自身的艺术魅力,通过相应的动作及故事情节内容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国标舞的发展,提高我国国标舞中艺术表演舞作品质量。
二、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本土化发展趋势分析
1.教学方面的发展趋势
国标舞正式走进我国教学领域,是在北京舞蹈学院开始招收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开始,随后,相继其他地区舞蹈学院也陆续开设了国标舞专业。但是从整体国标舞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大多舞蹈学院对于国标舞专业的建立和发展都处于待完善和提升的阶段。因此,要想改善现状,就需要各级各类舞蹈艺术学院必须对自身的国标舞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创新和优化,尽量形成一个以教学训练、理论研究、创作编导及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必须将培养综合性的表演人才作为核心教学理念,不仅要通过各种比赛训练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而且还要加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通过作品表演与创作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这样才能实现国标舞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我国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可持续发展。
2.编创方面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北京和广州这两大发达城市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编创水平与作品质量最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编导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其不仅创作手法和创作思想新颖独特,而且创作氛围也比较开放、自由,因此,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表演舞作品。例如,在第三届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锦标赛中,与《梦境之旅》并列其名的《黄河》这一艺术表演舞作品中,编者主要以革命历史题材为背景,通过《义勇军进行曲》这部音乐作品以及具有反法西斯特征的故事内容的渲染,将现场观众带入到一个充满豪情壮志、胜利就在前方的战争年代中。在这部作品中,六大舞种的集结是整部作品创作的亮点,如:国标、现代、民族民间、芭蕾、古典及当代等舞蹈,不仅将各种人物形象塑造的十分准确,而且获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认可。由此可见,一部好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作品,离不开优秀编导人员的大力支持,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国标舞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在艺术表演舞领域方面,对优秀编导人才的培养给予相应的重视,不仅要对现有的人才培模式进行全面的完善,而且还要重新调整课程设置,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编导人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使其在作品创作中发挥出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从而保质保量的创作出更多优秀、新颖独特的国标舞艺术表演舞作品。
3.表演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名优秀的国标舞舞者,其舞蹈表演功力的提升,除了每日的艰苦训练,还需要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深入了解作品中的角色,刻画出丰富的人物形象。例如:《在炮火中前行》这部舞蹈作品,其主要讲述了两名战士去完成爆破任务的艰辛过程,最终,为了守护战友,男战士壮烈牺牲,女战士独自一人夺取炸药包光荣完成了任务。在表演这部作品时,要求男女演员必须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就需要舞蹈演员应具备扎实、深厚的舞蹈表演功力。同时,还要拥有丰富的情感,能够牢牢把握舞蹈的细节部分,并认真揣摩角色,掌握和理解角色的动作与情感,这样才能在舞台上真正做到对动作的投入、对彼此的投入、对彼此感觉的投入,从而用两个不同的灵魂,很好的诠释出整体舞蹈作品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国标舞中艺术表演舞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仅各地区的舞蹈编创水平与作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各级各类舞蹈艺术院校也在艺术表演舞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创新与调整,以期通过现代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在中国的长久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并通过注重艺术表演舞的本土化发展来真正发挥出我国艺术表演舞的魅力与优势,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国标舞在国际领域中更好的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