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声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2020-12-02左代楠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重庆401120
左代楠(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音乐学院,重庆 401120)
基于新时期的声乐教学,从信息化教育出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足,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声乐素养的培养,同时借助时代发展的便利,在声乐教学中高度的融合了信息技术,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之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诉求。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声乐教学,教师已经在教学方式做了相应的改变,在声乐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对学生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的高度要求,而不再是以往的基础声乐知识的单一理论授教。为了更好的在时代前沿开展好声乐教学,我国很多教师已经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了信息技术,以达到切合时代发展,切合“互联网+”思维的声乐教学。
一、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资源相对封闭单一
相较于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传统的声乐教学的教学资源相对封闭单一,教师教学中获取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的来源只有两个方向,第一来源于教学课本,第二来源于声乐教师的课外阅读所获取到的声乐知识,教师的知识面的广度大程度上的桎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众所周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是不足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教学手段追求感性体验
传统声乐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声乐感知更多的是基于感性之上的,缺乏学生理性思维的锻炼。比如,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能够用到的教学器材有限,学生学习声乐的方法基本上是教师口传心授的范唱,所以学生在学习乐曲的过程中,只能通过感性的思维去断定自己的乐曲学习情况,而不能通过设备和相关的信息技术理性的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
3.教学过程割裂音乐系统学科
音乐本就是一个系统的集合体,音乐,总体来说,分为理论专业和表演专业,以及新兴专业(与市场结合很紧)三类。理论专业通常包括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狭义)即音乐史论专业、音乐教育,这些专业都是比较幕后一些的研究和教学性质的。表演专业是音乐专业的另一大主要方面。包括很多专业方向:钢琴表演专业、声乐专业、西方弦乐专业(如小提琴、大提琴等等)、西方管乐专业(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等)西方打击乐专业,中国民乐各个表演(如琵琶、二胡、古筝)今后的方向是走向舞台。新兴专业是与市场结合比较紧的近几年设立的专业,符合市场。音乐音响导演、音乐编辑、音乐艺术管理、音乐工程、电子音乐、音乐剧。只有统筹的综合各个学科之间的优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体验音乐之美。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基本是教师演唱,学生跟着学习,导致很多学生只会唱,不能理解音乐中的具体内涵,割裂了音乐系统学科的完整性。
4.学习动机难以持续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其中部分的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调动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果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无法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让学生的学习动机难以持续。声乐教学课程,本就是一门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课程,如果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本末倒置、没有学生学习动机加以辅导的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一味地按照教师的观点和理念去接受知识,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很可能会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更有甚者会使得部分学生出现厌学的状况。对于学生声乐兴趣在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生涯中是很重要的,但是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中没有对学生学习动机的高度重视,直接以简单的知识灌输为主,没有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艺术能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元素,有一部分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机械,无法体现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声乐教学相融的价值
1.打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三尺教堂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过去,现在,学生往往只需要通过网络,连接一台设备就可以进行学习,信心技术下的声乐教学彻底的击碎了传统式、聚集式的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我们学习的模式便是众多学生齐聚一堂,在教师的戒尺和粉笔下进行知识学习领悟,而且时间较为固定,一堂课程45分钟。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在线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解决自己的疑惑,通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不仅可以知晓新的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还能去旧存新,深入了解教学课堂上的内容。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打破了学生资源获取的时空限制。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作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往往作为受体进行知识记录,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面临的诸多难题也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但是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同样的,教师也可以更加方便地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源。
2.丰富教学手段
声乐教学的教学手段一直都是教师和学生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质量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千篇一律,一味地以自己为教学主体,“滔滔不绝”的讲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引导价值,这样长此以往的教学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就不同了,这对于学生的声乐学习来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提前准备PPT教学素材;课堂之上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讲解教学内容,通过对媒体播放声乐曲目,然后对教学素材进行精讲,教师讲解完成之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唱;课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课后自行演唱曲目,下次课堂教学之前让几个同学来演唱今天所学的声乐歌曲。相较于以往面授式的声乐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手段往往只是局限在书本之内的内容而制定的教学方案,始终逃不出课本的桎梏,在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中则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技术软件的集成性、包容性的特点及时的查询相关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课本范围之内的课程讲解。
3.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多么的重要,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向导。传统的声乐教学,往往都是教师占据着教学主导地位,而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探讨更多的是依赖于教师,在他们心中逐渐萌生“教师能够回答的,我就不用自己去思考了”的想法,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则不同,一般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的几个步骤是:情境导入——自主探究——探讨交流——归纳小结——拓展应用,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问题与挑战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正常进行的根本便是师资力量团队的建设。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不仅是关乎学习专业知识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诉求。所以对于建设型人才的输送,就要求师资力量具备较高的素质。对于师资力量团队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声乐小组团队的建设,育人的基准是自身的实力得到认可,学校要从这方面下手,要在声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滞后;第二,信息技术小组团队的建设,时代的发展是基于创新之上的,是基于技术应用之上的。
2.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借助信息技术的声乐教学,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要深知学生才是教学中的唯一主体,声乐教师应该更多的站在学生的基础上去制定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教师应当知晓教学中的重难点,虽然对于教师来讲可以轻松的知晓教学内容中所蕴藏的思想、意境和价值理念,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就不一定了,“以学导教”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之中的疑惑。
再者,“以学导教”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一个是教学基础,一个是教学核心,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根据时代发展的特色相应的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地位。
3.不断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声乐教育评价体系要不断优化,要一改以往千篇一律的评价体系的桎梏,而是要以开放性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教育评价体系的不断优化,就是要打破传统声乐教学的框架,用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更加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思想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思想下的信息化声乐教学逐步彰显价值,它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中资源、教学手段上的墨守成规,无论是教学资源的获取,还是教学手段的丰富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改变教学中教学主导、学生被动的学习现状,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