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现代诗歌内含文化的分析
2020-12-02王晓丽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王晓丽(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从实质上来说,蒙古族的诗歌,是直接抒发蒙古族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蒙古族现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通常都来源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爱情,还渗透了蒙古族人民的直爽、豪放以及淳朴等性格特点。在形式方面,蒙古族现代诗歌也继承了蒙古民歌的传统优点,而语言上则提倡简明、形象、生动,在表现手法方面擅用比喻或采取借景抒情的方法,以此来达到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一、蒙古族现代诗歌概述
在我国,蒙古族的诗人也有很多,其中90%以上的蒙古族诗人在写诗时都是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也就是母语来进行创作的。而还有一小部分的蒙古族诗人,也会使用其他民族语言来进行创作,比方说汉语、藏语以及哈萨克语等。从《中国蒙古族当代诗歌选》来看,在这一诗歌选集中,一共收纳了17位蒙古族诗人的诗作。这些诗作,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创作的。这些蒙古族诗人出生的年代不同,所以在诗歌内容的表达方面也各有各的特点。蒙古族是个伟大的民族,是个勤劳善良的民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蒙古族的诗歌,也具有蒙古族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
具体来说,蒙古族诗人的世界认识,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从那以后,诗歌的创作也不再仅仅只是封闭式的民族文化写作,而是一种跨文化视野中的写作。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蒙古族诗歌所具备的美学,也与世界诗歌思潮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来说,在蒙古族现代诗歌中,美学主要可以分为四种:
其一,现代主义美学。从实际情况来看,创新时期的诗歌,都具有这一美学形态。这一美学特征通常以反映论为指导,塑造典型形象。而诗歌的主题精神,则通常都体现在抒情方面,强调朴素、雄壮的风格,具有一种“歌颂模式”。
其二,启蒙主义美学。这一美学特征的出现,通常都带有着较为浓重的思考特质,而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蒙古族诗歌传统的强大吸引力,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
其三,浪漫主义美学。这一美学特征的存在,使得主体、理想以及美成为了诗歌中的核心。
其四,现代主义美学。具有这一美学特征的诗歌,通常具有着较为强烈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色彩。而且,从蒙古族诗歌的传统来看,具有这一美学特征的诗歌也是最具颠覆性的。
二、蒙古族现代诗歌的诗学思想
1.抒情主义诗学思想
具体来说,在蒙古族现代诗歌中,抒情主义思想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诗学思想。顾名思义,所谓的“抒情主义”,其实就是以抒情为本质特征的诗歌。蒙古族现代诗歌中以抒情主义为主要思想的代表诗人是纳·赛音朝克图和巴·布林贝赫。其中,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大都以直接抒情为主,情感比较真挚、热烈,而且风格也比较明朗。而巴·布林贝赫的诗歌,则融合史诗的气魄、民歌的柔婉以及赞祝词的铺排位于一体,强调意境的营造,风格十分精致雄健。后来,在时代的发展中,蒙古族现代诗歌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转变。蒙古族诗人阿尔泰、勒·敖斯尔继承并改造了抒情主义,使其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更迭。比方说,阿尔泰书写的诗歌,从内容和形式上来看,可以是两种不一样的诗。他在写诗的过程中,不仅会将抒情作为诗歌的主要功能,而且也会适当的将小说、戏剧的叙事、议论等功能融入进来,从而概括出了一种可以包罗万象的诗体,与复杂的现实生活也是相对应的。相比之下,勒·敖斯尔的诗歌在抒情方面更加自由灵活。
2.意象主义诗学思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外现代主义诗歌和内地朦胧诗迅速发展,也开始对蒙古族的诗歌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蒙古族诗人开始转变自己的观念,接受现代化的思想,积极地探索更加新颖的表现手法。而意象主义的诗学思想,也开始在某些蒙古族诗人的诗歌中开始得到体现。其中,主要的代表诗人有齐·莫日根和特·官布扎布。在他们的诗集中,大多数诗歌都体现了这一诗学思想。他们在抒情方面,也不再只是满足单纯的抒情,而是会将主客体融为一体,为自己的思想寻找客观的对应物体,旨在能够使得情感可以得到更加明显的呈现。具体来说,齐·莫日根的诗歌更加简短而复杂,会将复杂的情感聚合,然后融入到凝练的意象组合当中。而特·宫布扎布的诗歌,则包含了更多的抒情因素。
3.语言诗学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蒙古诗歌的诗学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新的诗学观念也开始萌芽。而这一观念的萌芽,也与蒙古式“朦胧诗”旗手之一的波·宝音贺希格有关。他一开始就对语言十分迷恋。而这种迷恋在经过国外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洗礼之后,也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为了一种崭新的、成熟的诗学思想,那就是语言诗学。所谓的“语言诗学”,其实本质上就是以语言为本体,以语言重新命名的世界。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诗歌语言也包容了所有,是内容与形式的合一。
从实质上来说,以上三种不同诗学思想的多元共存,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蒙古族诗歌的创作已经开始与世界诗歌的创作之间具有了某种同步性,开始进入到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三、蒙古族现代诗歌中的文化
1.游牧文化的融入
在清朝末期之前,蒙古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就是游牧。因此,原生态的蒙古族文化,其实就是游牧文化。即使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游牧文化也依旧是蒙古族的文化传统。而且,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游牧文化所占据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对于蒙古族人民而言,游牧文化不仅仅包含着现实、回忆,也包含着情感、乡愁等。因此,一直到现在,蒙古族诗歌中也经常会融入游牧文化。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新时期,蒙古族诗歌中融入游牧文化的诗歌也占据着绝对主流地位,很多蒙古族诗人所创作的诗歌在题材、主题以及形象等方面,都与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经验和游牧文化传统之间存在联系。在诗歌中,他们通过对草原、游牧以及蒙古包等内容的抒写,来表达了游牧文化精神。当然,这些诗歌的题材、主题以及内容等,也都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关。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纳·赛音朝克图的诗歌有较为明显的表现。在他的诗歌中,一方面呈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而另一方面则又表达了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2.农耕文化的体现
清朝末年,在“蒙地开放”“移民实边”等政策的实施,内蒙古地区也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农垦现象。截止到现在,内蒙古地区靠近内地的部分地区,也已经变成了半农半牧甚至是全农地区。而这,也就意味着蒙古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也正是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所以在蒙古族中也有了更多的“蒙古农民”。而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有了在文学中寻求自我表达的需要。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所以一直到“新时期”后期,蒙古族的诗歌中有关农耕文化的阐述和表达也都比较薄弱,而且还缺乏相应的文化意识和乡土意识,仅仅只是使用农耕符号来进行表达。到了“新时期”后期,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农民出身的蒙古族诗人的文化认知才开始苏醒。在这个时代,“农耕文化诗歌”也开始初具规模。
3.都市文化的渗透
自从进入到新时期以来,社会经济就开启了飞速发展的模式。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也在逐渐加快。在内蒙古地区,也开始出现了百万人口的大、中城市,很多蒙古族的知识分子也开始大量的涌入城市当中。其中,也包括蒙古族诗人。进入到都市之中,他们一方面会在诗歌中展现自己的回忆和乡愁,另一方面又会表现出城市中的现代文化。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蒙古族诗人对于城市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理性告诉他们,现代化的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在情感方面,他们又有着对游牧乡村的眷恋。虽然他们怀恋故乡和以往的生活,但是却不得不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之下成为都市人。因此,在蒙古族的诗歌中,蒙古族诗人表现出来的城市经验也是非常复杂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这一时期,很多蒙古族诗歌中都表达了诗人的二元对立的思想。而这些,也可以从很多诗人的创作中找到例子。但是,真正的城市诗人,却还是凤毛麟角。具体来说,在阿尔泰、齐·莫日根以及海日寒等人的诗歌作品中,鲜有表现都市生活。
结语
在时代的发展中,蒙古族诗人开始在继承和发展蒙古诗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按照蒙古诗歌历史发展的要求和新时代的要求来积极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学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诗歌,汲取营养,学习这些优秀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内涵,创作的诗歌能够更加优美、更加含蓄、更有哲理和美感。而这,也是蒙古诗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