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及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2020-12-02皮峥嵘
皮峥嵘
(荆州市荆州区中医医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目前,胃镜检查是临床上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时较常应用的一种诊断方式,但胃镜检查存在分辨率低、视野受限、医师主观诊断等问题,致使其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漏诊情况,因此,临床上对胃镜的诊断价值存在一定争议[1-2]。因此,本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特征及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经胃镜检查考虑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 例。男43 例,女37 例;年龄34 ~78 岁,平均(56.23±4.58)岁;体重45 ~87kg,平均(66.15±5.27)kg。
1.2 方法
1.2.1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受检者于检查前8h 禁水禁食,患者取仰卧位,应用电子胃镜(医加医疗,型号:GIF-HQ290)检查。出现以下镜下特征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变薄且皱襞趋于平缓甚至消失,黏膜颜色出现红白相间变化,且可透见血管;黏膜出现颗粒、结节形态变化,界限模糊。
1.2.2 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胃镜检查的同时,进行病理检查,取2 ~4 块出现病变的黏膜组织,甲醛溶液(10%)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由病理科医师进行诊断分析。
1.3 评价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胃镜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征,并比较胃镜检出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经病理诊断,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60 例确诊,诊断符合率为75.00%。
2.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胃镜下观察胃黏膜变薄,且皱襞趋于平缓甚至消失,黏膜颜色为红白相间变化,且可透见血管患者共20 例,其中病理诊断确诊共9 例,符合率为45.00%;胃镜下观察黏膜出现颗粒、结节形态变化,界限模糊的患者共27 例,其中病理诊断确诊共20 例,符合率为74.07%;胃镜下观察胃黏膜变薄且皱襞趋于平缓甚至消失,黏膜呈红白相间变化,且可透见血管且黏膜出现颗粒、结节形态变化,界限模糊患者共33 例,其中病理诊断确诊共31 例,符合率93.94%。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等症状,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情进展成胃癌,将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为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尽早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胃镜下的表现为胃黏膜颜色减淡、胃黏膜下可看见血管暴露,黏膜皱襞相较正常胃部趋于平缓甚至消失,其脆度也相应增加,出血、糜烂风险较大;但患者存在肠上皮化生、伴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情况,胃黏膜呈现颗粒状、结节状现象,部分患者可见假息肉形成,并掩盖了黏膜下血管暴露特征,影响了医师对病情的判断力,而且医师对黏膜粗糙不平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增加了较重的黏膜不平与颗粒或结节状的区分难度[3-4]。此外,胃镜诊断其视野较小,不能全面观察胃部情况。而病理诊断可对病变部位进行取材直接活检,可以直观的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其相较胃镜诊断无视野、医师主管判断等因素干扰,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共80 例,病理诊断确诊60 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皱襞变平、呈红白相间变化且可透见血管患者20 例,经病理确诊共9 例,符合率为45.00%;镜下表现黏膜出现颗粒、结节形态变化,界限模糊的患者共27 例,经病理确诊20 例,符合率为74.07%;镜下表现胃黏膜皱襞变平、呈颗粒、结节状、红白相间变化且可透见血管、界限模糊患者共33 例,经病理确诊31 例,符合率93.94%。表明相较病理诊断,胃镜诊断的准确度相较较低,临床上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时,应将胃镜与病理诊断结合应用,以提高对病症的检出率,降低临床误诊、漏诊情况。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胃镜诊断,其准确率低于病理诊断,故临床上应将胃镜与病理诊断结合应用,以控制临床上漏诊、误诊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