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初探
2020-12-02王虹
王 虹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以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思政课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专题式教学不失为强化思政课针对性、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模式。
专题式教学是课程统整理论的产物,它是指遵循教学目标,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掌控教学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基本理论,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整合并拓展教材内容从而形成若干个独立专题的教学方式。
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专题式教学有助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需要
自教育部“05”方案以来,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使用的是同样的思政课教材,区别只在于开课的门数不同。现行的2018版教材,理论性强、时代跨度大,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相比于2015版教材内容扩展很多,被教师戏称为一门课要讲“上下五千年”。修订后的教材语言高度凝练,“确保了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但在可读性、生动性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1]有限的学时下,如何突出重点,将理论讲清、讲透,而非面面俱到但又浅尝辄止对教师是个考验;抽象的语言表述,一个个相似但又必须准确记忆的概念,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而言,思政课的学习是望而生畏和枯燥乏味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从“教材体系是静态的,教学体系是动态的;教材体系是扁平的,教学体系是立体的。教学体系比教材体系更强调将教学内容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转变成生动的教学过程,从而更能突出教学效果。”[2]的转化是更加迫切的。
(二)专题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的论断,展现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的美好前景。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西方敌对势力有意渗透和肆意挑衅的情况也更加严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更加尖锐。思政课肩负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储备起坚实可靠的后备力量和建设人才的重任。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各种“唱衰”, 我们一定要上好思政课,通过一个个精彩的专题,帮助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消除思想困惑,坚定政治立场。让知识体系尚未健全、价值观尚未稳定、意志尚显脆弱,正处在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牢固树立“两个维护”“四个自信”。
(三)专题式教学有助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整体的理论水平较本科院校是有一定差距的,很多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往往是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进行调整之后从其他专业转到思政课教学上的,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扎实功底,对思政课教材的全局把握力不够,也难以启发学生进行有理论深度的思考,虽然课堂上可能有很活跃的气氛,但学生的创新和理性思维能力并未提升。如果采用专题式教学,把教师从“一站到底”中解放出来,教师可在各专题中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通过集体备课,用充分的准备时间,集中精力于一个主题上,将一个专题讲“出彩”。另外,思政课现在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现象,校外聘请有多重制约,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是便捷之道,但是校内的兼课教师往往是其他专业的教师,承担完整的一门思政课,在时间上、精力上可能保证不了,而如果是自己专业领域涉及研究的某一个专题,则是可以完成的,这也体现了对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专题式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专题式教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学习、研究和认知事物的现实和逻辑的起点”,是“联结认识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中介和手段”。从问题出发,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意识。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学要以问题为导向,起因于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挑战,当下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交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尖锐;而00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思想灌输有着天然的逆反感和批判感,要在噪音杂音中发出中国“好声音”,让学生能廓清思想迷雾,形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就要找准学生的“困惑点”,也就是“问题”。就专题式教学而言,问题是课程设置的中心,也是教学的基本动因。好的问题本身就是天然的兴趣点, 具有激发教学探究的原动力。[3]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式教学设计,要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能“目中无人(学生)”;要紧扣教学大纲,不能“剑走偏锋”,设计的问题零散、随意。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要不要消灭私有制经济”“全球化下应否倡导爱国主义”“就业市场上如何打破学历歧视链”这些都是在讲思政课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更是考验教师教学功力的问题。只有把问题讲清、讲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学生才能真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第二章“理想信念”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应否兼容”这样的问题,面对大学生提出“我只有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太高大上”的观点时,教师不必回避现实中确实有些人只考虑个人得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获得了名利。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中国自古有很多人以社会理想为个人理想,为祖国奋斗,正是他们,让中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他们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国家强大个人才能有尊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不矛盾的,只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设计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专题式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是复杂的、系统的和彼此关联的,是“真”问题不是“假”问题,问题自身有指向,逻辑上能够自洽,实践上能够自证;二是问题必须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方向,有时代精神;三是要有维度,问题设计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国际的,既有历史问题也有现实问题,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
(二)专题式教学要立足于课程统整视域之下
课程统整又称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是指依据一门或几门以上的学科,利用不同学科的共同主题或问题而整合的课程。课程统整的范畴包括四个层面,即经验的整合、知识的整合、社会的整合和课程的整合。课程统整理论对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能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
当下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的专题式教学设计,存在着“跨界思维意识不强,文理科知识不融通”“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共同性知识、忽视职业特点”“强化教师专长,淡化学生感受”的问题,表现在教学中,一是专题设计知识面窄,问题解释不透彻,比如“形势与政策”课程,2019年下半年的教学要点中有一个关于“香港问题”的教学内容,这个专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不跨学科融入经济学、法学知识去分析香港经济在回归以来的发展和不足、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各自享有的权利,是很难向学生阐述明白何谓“一国两制”,“港独”分子的主张是违反基本法的,是分裂祖国的行径。再如《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讲授“文化自信”,如果在专题中把将本地的历史遗址、文学流派、文学人物等历史和文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会极为丰满。二是理论和实践脱节,专题式教学中讲述的理论问题与课下学生的实践连接不紧密、甚至是各行其事,理论缺乏实践活动的验证,不利于学生形成“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比如在讲授“制度自信”时,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参加“扶贫”活动或者田野调查,让学生亲身感受“精准扶贫”的成效,对学生的触动远大于观看视频或者演讲之类的实践活动的效果。三是高职高专院校的“职业特点”体现不突出,比如案例中的“人物”“事件”缺乏职业针对性,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讲述“职业道德”这个专题时案例人物选用港珠澳大桥设计师林鸣要比“天眼”设计师南仁东更合适,更能让学生从思政课中有“获得感”。四是专题式教学设计,往往是从教师视角开展,教师认为哪些是专题中应该讲到的、是学生不明白的就讲述什么,甚至是教师理论专长是什么,专题式教学就讲什么,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设计专题,课时分配、侧重点相距甚远,缺乏内容的统一性和质量的均衡性,而学生的关注点往往被淡化,这就影响了课程的实效性、针对性,思政课的亲和力大打折扣。正是因为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已有的专题式教学设计存在着上述问题,因此,在当下再开展专题式教学时,要汲取课程统整的理念,在经验、知识、社会、课程四个方面进行整合,使专题式教学设计多维度立体化,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维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让思政课‘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成为广大学生的人生大课。”[4]
(三)专题式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这揭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本就从实践中来,是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又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正如人民大学王易教授所言:“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人的行动。倘若学习了科学理论却将其束之高阁,或夸夸其谈而不加以运用,那么,再好的理论、再正确的认识也是没有意义的。”[5]
当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之所以对思政课讲授的理论“不接受”“不认可”,有很大原因在于大学生们认为思政课的理论是“空中楼阁”、不接地气,所以,专题式教学要重视实践,让学生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世情、社情、国情、党情,亲眼见证祖国的发展变化,体悟家国情怀,在实践中形成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本课题组成员在思政课教学中打造“行走的课堂”,带领学生开展与专题式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将课堂延伸到博物馆、烈士纪念馆、历史遗迹、各个社区、工厂。比如,我们曾带学生下社区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学生们了解到社区如何开展“网格化”管理,如何开展对社区居民的“一对一”服务,看到了中国制度的“人民性”,体会到新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确实有成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同身受、心灵受到触动,灵魂接受了洗礼。
(四)专题式教学要体现地域特点
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还要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资源,有的院校所在地有红色文化、有的是经济特区、有的是历史遗址,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让思政课的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对自己所处地的“事物”和“人物”,总是会有亲切的感受。例如,本课题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爱国主义”部分的学习中,使用的案例是“八女投江”“林海雪原”,课堂上投影仪展现出八女投江烈士纪念碑和杨子荣纪念馆照片时,学生们显得很兴奋,觉得这样的事迹发生在自己就读学校所在的地方,有骄傲感和自豪感。当教师带学生到实地参观时,学生们表示,在课堂上学习之后,再到实地来看,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似乎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似乎这些英烈就在自己身旁,感受到他们为了信仰、为了新中国而做出的牺牲,也领悟到青年学子要继承红色基因,建功立业新时代。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尽管教育部为保证思政课教学顺利开展,要求各学校以生均为单位配齐思政课专项经费,但是,时间的安排、安全保障等各方面因素,依旧让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的跨省教学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因此,充分挖掘本地思政课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不仅有人力、物力上的节约,也培养了学生对家乡故土的热爱(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本省考生),对于像黑龙江省这样的人才外流省份而言,亦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的稳定。
2019 年 3 月 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是党和国家给我们思政课教师的底气。但是,“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不代表我们必然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广大的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修炼“内功”,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将思政课上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