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油管道的风险识别与管理
2020-12-02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文婉
□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文婉/文
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发展,作为航空运输市场“动力”之源的航空油料,输送方式正在从传统的铁路、公路运输转向管道运输。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都在依托航油管道为当地机场提供航油保障。
管道运输是指将航空煤油通过专用的输送管道直接传送到如机场、储油库等各个区域。相比传统的公路、铁路运输,管道运输的优势在于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均较低,安全性能好,管理更为方便,但管道的建设投资较大,且因所运输的航空煤油具有易燃易爆性,管线可能存在环境及安全方面的风险,如管道腐蚀、第三方破坏等原因造成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严重事故。
航油管道的风险识别
航油管道中输送的主要产品为航空煤油,航空煤油为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目前大型客机均使用航空煤油。航空煤油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属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当航空煤油泄漏后,可通过流淌扩散、挥发等途径,在地表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环境中存在,遇火源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航油管道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因为管道是完全密封的环境,发生泄漏和火灾爆炸的可能性小。根据多年的事故统计,以下这几种情况,是管道出现事故的最大可能原因:
(一)自然灾害
管道埋在地下,当管道途经地区发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或地质灾害时,不可避免会对管道造成破坏。例如,根据报道,重庆北碚至机场的航油管道曾经因为山体滑坡而造成了泄漏事故。
(二)管材、管件失效风险
因设备质量缺陷、设备老化或外部因素影响造成管道(如焊缝、法兰、阀门等)失效,引发管道事故。如2011年在三亚红塘码头航油输送管线的码头栈桥段出现了油品渗漏现象。经调查,发现管线存在轻度腐蚀,可能是造成这次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方破坏
第三方破坏主要是指因为违章或缺乏规划的施工,导致管道出现破损;或因为各种原因对管道进行的人为破坏。如2011年,往南京禄口航空港输送航空煤油的管道在农花河段发生过泄漏,经过事故分析是由于路边大量渣土堆放在管道上方,增加了管道上方的压力,造成了此次泄漏。
航油管道的风险管理
(一)加强工程前期的风险防控
根据航油管道的风险特点和成因,可以从设计期、施工时期就对风险进行管控,具体表现在:
在设计期可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合理选择管道路由,尽可能避让人口密集区域、工业商业区和不良地质地段;严格选择管道材质、管型,加强管道的防腐工艺和焊接工艺,增加管道的埋深,增加管道壁厚等。
在施工期可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制定施工质量控制的规划和实施细则,并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监理团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管道施工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监理。对施工人员进行日常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建成后,由专业人员按照工程文件进行验收。
(二)运行期的风险管理
(1)树立风险意识,定期开展风险排查
作为“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运行永远是民航事业的永恒主题。航油管道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航油企业的经营、以及整个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融入民航管理的全周期中。因此,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航油管道的风险管理,是确保安全运行的基础。
航油经营单位作为航油管道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应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全面详细地掌握所经营的航油管道的风险状况,确定各种风险因素对整体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开展定期的风险识别、风险排查工作,并根据排查与评价的结果,对管道采取相应的管理维护,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2)加强与当地职能部门的沟通,加大管道保护的宣传力度
由于航油管道的运输介质一旦发生泄漏,很可能演变成火灾或者爆炸等重大事故。因此运营企业应该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当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在发生重大问题时,可以做到统一组织协调,及时开展应急响应。目前,在上海、广州、汕头等地已出台了专门的航油管道保护办法,航油管道的安全联防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同时,航油经营单位也应该积极对管道沿线居民普及管道相关的安全知识。可以通过印发宣传单、宣传册,在街道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当地居民保护航油管道的法律意识和积极性。
(3)建立应急预案,组织维修抢修演练
根据航油管道的风险评估情况,建立具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责任主体,应急响应流程等。对于风险较高的地区,建立各种风险分项预案:如航油管道占压区域应急预案、河流穿越段应急预案、火灾爆炸处置预案等。
航油经营单位应在管道沿线组织专业的维抢修队伍,为维抢修队伍提供必要的应急物资保障,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应包含事故的发现、报警、应急预案的启动、人员设备集结、应急物资调用、现场指挥实施、抢险处置方案等方面,力求达到真实应急救援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提升指挥人员的处理水平,锻炼抢修队伍的业务素质。
(三)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手段,建立管道事故数据库
在航油管道的风险管理上,欧美等一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经验,对管道的保护、运营、管理、抢修、检测等方面都有很多经典案例和方法。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手段,比如长输管道自动化监控管理,通过计算机对计量数据批量跟踪、界面位置确定和运行状况检测;对长输管道进行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预测等,学习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有助于更好地对航油管道进行监控,控制风险。
国内外长输管道的安全评估、风险分析中都大量应用了事故类比法和统计法来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建立管道事故数据库,保留第一手的航油管道事故数据,对校准管道风险预测的事故率,得到更准确的风险值至关重要。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均有多年积累的管道事故数据库,包括我国的一些长输管道建设项目都参考了国外的风险数据。为了更符合我国航油管道的建设特点,建立健全我国自己的航油管道事故数据库,对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航油管道是输送能源的“生命线”,是航空油料供应的重要保障设施。但因为航空煤油易燃易爆的特点,其风险容不得丝毫忽视。在航油管道的施工、运营等全阶段,都应该进行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只有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保障航油管道的安全运行,保证“生命线”的畅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