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对策
2020-12-02成德宁
成德宁,金 旻
(1.武汉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2.武汉大学 “两型社会”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一、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及其根源
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和导致贫困的因素在家庭和社会中由前一代延续到后代,后代人重复前一代人境遇的现象。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个体家庭层面,即贫困在家庭内代代相传,穷人的后代仍是穷人;第二,体现在地区层面,即贫困地区陷入“贫困恶性循环”和长期贫困的陷阱之中,贫困现象在某些地区长期存在,难以消除。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创造了世界扶贫史上的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1]。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有望如期实现。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这主要表现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还有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也没有全部脱贫。而且,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1]。在一些贫困集中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依然存在。国内有学者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流动性和贫困传递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代际继承性强,流动性弱,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尤其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贫困代际传递性较强[2]。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存在是社会结构、文化制度等宏观环境因素和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缺乏发展的资源、机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是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原因。贫困家庭由于资源的匮乏,始终处在维持生存的危机之中,常常面临着生存和发展之间分配有限资源的两难选择。贫困家庭有限的资源仅供维持生存的需要,没有足够的资源投资于子女的人力资本开发,从而使贫困家庭的下一代缺乏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而且贫困家庭不仅缺乏物质资本,也无法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网络,缺乏社会资本,容易被社会孤立、排斥和歧视,导致资金、信息和发展机会的进一步缺失,进而处于持续贫困的状态。这是造成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
其次,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往往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形成贫困阶层所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即一种“贫困文化”。处在这种“贫困文化”之中的个体,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发展的眼界,容易形成不作为、无抱负的习惯和自我认知,不知不觉将自己带入“穷人”这个角色,对贫困的现状无动于衷,丧失改变贫困的动力。而且,这种观念和行为还会相互传染,如果儿童发现同伴没有接受教育,那么他辍学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可见,“贫困文化”对周围的人和后代都会产生影响,使得贫困人口从暂时贫困转变为长期贫困,在宏观环境上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社会结构。
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政策需进一步精准到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实现稳定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当前扶贫攻坚战需要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只有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真正防止脱贫者返贫。而且,从长远来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也是促进社会流动、增强社会活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2015年4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就明确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3]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4],打好脱贫攻坚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目前,我国在扶贫攻坚战中,着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各级政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了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分类施策,贫困人口脱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指示要求,将扶贫政策和工作进一步瞄准靶向,不仅精准到户,而且精准到人。即聚焦贫困家庭的下一代,围绕提高贫困家庭子女能力、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的这个核心目标,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父母辈们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偏弱,他们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强,改变他们行为和观念的难度较大。他们并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工作的重点对象。相反,贫困家庭的子女一般具有较快适应非农部门工作的能力,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有动力和能力改变自己的发展条件,是贫困家庭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传递的希望所在。只要贫困家庭中的子女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一份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就可能起到“脱贫一家,福泽一代”的效果。因此,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措施不仅要精准到户,还要精准到人,要着眼长远,瞄准贫困家庭中最有潜力改变和发展的家庭成员,因人施策,在每个贫困家庭中培养出一位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扶贫政策要实现三个“转变”
为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建立起完善的政策体系,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而坚持不懈地奋斗,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的空间依然存在。为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贫政策还应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 创新教育扶贫政策,实现教育扶贫重点从教育“硬件”设施投入转变为教育质量提高,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治贫先治愚,扶贫须扶智,扶智必重教。教育是贫困人口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增强能力的重要手段。让贫困家庭子女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早在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考察时就专门指出:“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4]2015年11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5]近年来,我国各地把教育扶贫当作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加大了为贫困地区兴建校舍、改善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力度,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在城乡和地区间分配不均的矛盾。但是,由于贫困地区优秀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制约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教育扶贫的效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政府要完善教育扶贫的政策,把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扶贫的重头戏。
首先,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激励和培训,让优秀教师在贫困地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硬件设施基本上是达标的,影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是缺乏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15年我国出台并实施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大力推进师范生公费教育,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全面落实了乡村教师生活补贴政策,但老少边穷等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是难题。政府需要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将更多的教育经费从对“物”投入转向对“人”的投入,培训和激励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这是改变贫困地区“读书无用论”、更好发挥教育扶贫效果的治本之策。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现在要把高水平的教师直接引进农村贫困地区,难度较大,但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方式,把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偏远的农村贫困地区,让农村贫困地区孩子也能以较低的成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中小学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实施了网络教学。这次疫情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教学的普及。农村教育主管部门应瞄准网络教学的新趋势,针对网络教学的不足,完善网络设施、课件,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一条捷径。
最后,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更好地满足农村贫困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农村地区的孩子在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之后,未来的出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高考进入大专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转移到城市非农部门就业;另一条是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外出务工经商,成为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或农民工。教育扶贫除了要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之外,还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解决贫困家庭子女的出路问题。为此,各地教育部门要扩大高水平中学和大学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特别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具有周期短、见效快、受众面广的特点,可以让贫困家庭的子女拥有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就业创业、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符合贫困家庭的教育需求。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能考上大学或者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增强了自身的发展能力,贫困家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
(二)创新就业扶贫政策,实现就业扶贫重点从提供就业岗位转变为提高就业质量,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层次
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是贫困家庭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现在,全国各地都探索出许多就业扶贫的经验,例如引进扶贫产业,创建扶贫车间,开发扶贫公益岗位,让农村贫困家庭人员就地就近就业。但是,目前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层次不高,带动增收和脱贫的效果还不明显。具体表现在贫困家庭劳动力在正规部门就业的比例较低,而且就业贫困劳动力的平均收入还不高。政府今后应把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提高贫困家庭就业的质量作为就业扶贫工作的重点。
首先,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消除城镇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制度壁垒和户籍歧视,进一步打通农民工进入城镇正规部门就业的通道。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增加贫困户的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具有显著的减贫作用[6]。但是目前我国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户籍制度等制度性壁垒依然存在,农村劳动力进入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的城镇正规部门面临的障碍仍然很大,他们绝大多数只能在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建筑、纺织、采掘等非正规部门从事工作,劳动者一些基本的权利还得不到充分保护。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壁垒是完善就业扶贫政策以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
其次,政府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职业技术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农村地区的学生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可以拓宽其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在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生源流失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量,提高面向农村学生、面向涉农专业学生的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资助力度,吸引更多初、高中毕业生到职校学习。
最后,着力解决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许多研究都表明,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家庭背景是影响就业和收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农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他们无论是就业的层次,还是毕业后的收入都与其他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家庭的财富变成了包袱,大幅度降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7]。国家可以出台专门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能就业,帮助他们找到收入较高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他们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
(三)创新健康扶贫政策,实现健康扶贫的重点从单纯治疗疾病转变为治疗和预防疾病并重,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营养健康水平
健康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可行能力”(capability),健康贫困会剥夺人的能力和发展机会,进而带来收入减少和贫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当前我国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障碍之一。实施健康扶贫,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贫困人员的福利。我国许多地方已经设立医疗精准扶贫专项基金,对贫困患者医疗费用的个人承担部分,根据费用高低,实行阶梯式分比例帮扶,切实减轻大病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让他们敢看病、看得起病。还有一些地方探索出让贫困患者治病“先诊疗后付费”的模式,很好地发挥出医疗扶贫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健康扶贫政策关注的重点是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为了增强健康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政府需要进一步从“大健康”理念出发,将健康扶贫的重点从单纯治疗疾病转变为治疗和预防疾病并重,在继续保障贫困家庭基本医疗的同时,充分重视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贫困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健康风险,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营养和健康水平,使贫困人口“少生病”,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首先,要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和健康服务可及性,充实农村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使贫困地区的居民患病能够及时就诊和医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慢性病熬成重病,让贫困人口“少得病、早防病、少患大病”。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健康宣传与教育,培养良好的健康观念。家庭生活习惯、健康禀赋等都是影响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改善饮食、卫生行为习惯是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对于预防贫困人口患病具有重要的作用。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有效率,也是健康扶贫更好的手段。
最后,要改善贫困地区的环境,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营养。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也会损害其认知能力和智力。而且,两岁前营养缺失以及因此导致的疾病和认知能力的损害是很难逆转的,无论其后来的营养水平和生活环境有何改善,早年身体发育不良和认知受损造成的不良影响很难消除。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集中式供水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等较低,易引发疾病。贫困家庭小孩营养不良,也会影响其未来的健康水平。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农村是城市的2~3倍,贫困农村又是一般农村地区的1.5倍。营养不良仍是我国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8]。政府要协同多个部门,在改善农村饮用水、公厕、住房、垃圾处理等公共卫生条件,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健康环境的同时,把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水平当作健康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孩子们吃上了免费的营养午餐。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但营养改善计划目前仅覆盖小学生和初中生,尚未包括学龄前儿童。今后可以进一步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覆盖面扩展到学龄前儿童,阻断因营养不良造成的贫困代际传递。
四、结语
贫困是一种复杂而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一旦降临到某个家庭或某个地区,就很可能在家庭内代代相传,使该地区长期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既是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也是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要成功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指示,把扶贫工作不仅精准到每户,而且进一步精准到每人,因人施策。扶贫工作应紧紧围绕提高贫困家庭子女能力这个中心,千方百计为贫困家庭子女创造发展机会。因此,各地的扶贫工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着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教育扶贫重点从教育“硬件”设施投入转变为教育质量提高,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二是就业扶贫重点从提供就业岗位转变为提高就业质量,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层次;三是健康扶贫的重点从单纯治疗疾病转变为预防和治疗疾病并重,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子女的营养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