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思想基础和理论特色

2020-12-02绽小林

南都学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本质贫困地区

王 刚,绽小林

(1.南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 2.青海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是精准扶贫。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指导打赢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个人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深刻感悟,也有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深厚理论渊源,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民服务、共谋幸福的初心呈现。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现实背景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原则,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攻坚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而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小康是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精准扶贫就要实事求是、因人因地施策来助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让贫困地区人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精准扶贫是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诠释,是实现全面的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是提升扶贫实效,为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开创的新思路[2]7-14。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确保2020年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脱贫攻坚工作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新时期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带领人民群众持续向贫困宣战,不断探索扶贫新模式,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余年的努力,开创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更是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在消除贫困的攻坚战中,共产党人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青山不放松,加强党对扶贫工作的全面领导与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在脱贫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同时将扶贫纪律和作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从严管理扶贫干部,坚决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强化对扶贫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工作力度,彰显了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极大信心和决心。

(三)精准扶贫具有群众基础和实践来源

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倾听贫困群众心声,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迫切需要,真正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回应贫困群众热切期盼,是脱贫攻坚的应有之义。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党的价值追求,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要位,聚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发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正如《文心雕龙·知音》所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出真知。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不忘贫困群众,始终心系基层,紧抓扶贫工作。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与习近平的知青岁月和他本人长期在地方主政的实践探索以及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在全国贫困地区的考察与走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3]。

(四)传统扶贫模式存在诸多弊端

我国贫困人口基数大,总体呈现出区域性、分散性分布特点。在传统的“大水漫灌”扶贫模式下,投入资源多、花费精力多、耗费时间长,而不少贫困居民却没有得到真正帮扶;多年来浅耕粗作模式成本高、效率低,效益不容乐观;在帮扶实践工作中存在“贫困居民是谁”“贫困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帮扶措施合适”“帮扶效果如何”等一系列模糊不清的问题,帮扶资源不能直达一些真正的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手中;贫困地区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一些贫困地区以贫为荣,高调炫贫甚至千方百计让自己穷起来,争抢“贫困帽”;地方政府争夺扶贫资金,扶贫资金被挪用滋生出基层腐败,扶贫资金“天女散花”等多种新问题层出不穷[2]7-14。总之,依托经济增长采取的“大水漫灌”扶贫模式不够科学、不符合发展规律、不具有可持续性。而“精准扶贫”全新战略的制定是对不合时宜的“粗放”扶贫旧模式的反省与修正。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关于“人的本质”认识历来就是热议话题,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以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从三个视角来审视人的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站在人类学角度上,指出人类这种特殊的动物类与其他动物类的根本区别,从而揭示了人的类本质即人类的普遍本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充分阐述了人的“需要”本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4]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学维度,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人的“实践”本质是由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不同导致人的“实践”本质具有特殊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首次全面揭示了人的本质,成为人类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5]。贫困人口是我国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主体,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表明,基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需要本性,精准扶贫必须充分发挥和彰显“人的本质”。

(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长期贫困的问题进行过论证。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三种状态中,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驱使,生产资料和物质财富始终掌控在资本家手里,工人阶级的贫困状态是难以改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机器的出现取代了部分工人劳动,导致劳动力的剩余和廉价问题;企业主通过将工人工资维持在较低水平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多财富,而从工人角度来看,则使自身的贫困程度进一步加剧。因此,马克思明确提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反贫困目标,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它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指向生产资料私有制,成为带领无产阶级实现解放、摆脱贫困的巨大思想武器[6]8。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扶贫实践而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论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和“小康”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扶贫因素,为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根脉。《礼记·礼运》曰:“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里描述的是一个稳定安宁的社会,国家选贤人才,为天下的利益服务,权力财物公有,没有偷盗行为,人们诚信和睦,老、弱、病、残者也有人供养,营造出一个美好而幸福的社会环境,表达了儒家对天下为公、社会和谐与众生平等的理想期盼。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是中华文化积淀的美好历史愿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小康”这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其描绘的是百姓安康、国家稳定的生活状态,是“大同思想”退而求其次的一种思想表达,是人们认清社会现实后提出的另一种美好社会愿景。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对传统文化中“大同”和“小康”思想的汲取,彰显的是为民谋福利、创建美好社会的历史情怀。

(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找寻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把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推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将社会主义本质与扶贫思想相结合,开辟了社会主义扶贫工作的新时期;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通过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来实现共同富裕,从而缩小了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扶贫工作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等其他工作的协调发展[6]。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在继承之前一系列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加入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色

(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反贫困革命实践的有机统一。一方面,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我国贫困问题进行的深入分析,为贫困的系统治理和有效解决提出了宝贵的思想方案,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理论新境界。另一方面,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农村贫困问题特征、反贫困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及系统治理贫困进行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贫困问题的认识”[7],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基本策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最新扶贫实践的经验升华,是科学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现实结合的产物。习近平的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解决了中国扶贫开发中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理论。总之,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革命性,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科学精神,又弘扬了新时期反贫困实践的革命意志。

(二)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紧密结合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扶贫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扶贫思想。从继承性的角度来看,它遵循马克思主义开辟的主题和道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前中国的扶贫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创造性的角度看,它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扶贫理论,把时代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结合起来,做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重要判断,在扶贫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8]。由此可见,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扶贫思想一般原理的继承,又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实践的创造性反思,是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三)系统性与针对性的高度融汇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完整且系统。从纵向上看,这些重要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一脉相承,具有承前启后的延续性。从横向上看,这些重要论述在实践内容上,形成了中央统筹、省总负责、市县实施的一套工作机制,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建立了一套扶贫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援助体系和评估体系。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以精准化为主要特征,表明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譬如,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重视精神扶贫,运用严密的工作机制和实施流程对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安排,是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对待反贫困问题系统性与针对性高度融汇的具体体现[9]。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它既具有内容和方法论上的普遍性价值,同时又具有注重解决具体问题的现实关怀,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

(四)时代性与价值性的有效贯通

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形成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了重要的攻坚时期,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扶贫理论的创新迫在眉睫。因此,时代性是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理论思维的出现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价值。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伟大价值,首先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并为当下中国农村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是健全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有效地抑制了社会贫富悬殊,维护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最后,它为全球贫困控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0]。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的指导思想,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立足于对中国和世界、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深切关照,有效融入当前问题意识和未来生存价值尺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最新要求,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关怀。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本质贫困地区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比亚迪集团扶贫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设计的本质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西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桂林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