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蜂非病原性烂子的识别与防范

2020-12-02张河勇

蜜蜂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巢础群势白头

张河勇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下金村,浙江 义乌 322008)

无论养殖中蜂还是西蜂,都可发生非病原性烂子现象。既不是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而发生的烂子现象,而是由气候突变、周边环境劣变,以及日常失管或者错误性管理等而诱发的烂子。实属可怕,一旦染上烂子,轻者群势快速锐减,虽经治理,但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恢复时期才能复壮。而烂子严重者,若又治理不周的话,那么结局就是全场覆灭,或者飞逃。

总体上来说,早防范、早发现、早纠正或治疗才是上策,绝不能错失最佳补救良机。否则一旦贻误时机,将是事倍功半,甚至失去治疗价值。因此,蜂农必须学会识别不同诱因所诱发的非病原性烂子的各种症状。再进行正确的对症治疗,分而治之,才能收到明显的疗效。以下逐一列出几种常见的烂子病症及其防治方法,供蜂友们参考。

1 挨冻性烂子

这种烂子,为非细菌、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烂子。而是由于早春或晚秋繁殖时气温骤降,而蜂群的群势不强,护脾不严,外围的幼虫脾挨冻受饿后,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症状:此类幼虫尸体,与病原性烂子幼虫病尸有明显的区别。即冻饿而死的幼虫尸,在巢房内,一般都有移位现象,即虫尸靠贴在巢房的一侧。虫尸颜色灰暗状,无明显的臭味。气温回升后,工蜂有积极将其清理的行为。此挨冻性烂子,无论是中蜂或西蜂均易发生。只要气温大幅度突降,起繁群势又不强和贮蜜不充足者,以及人为保温不及时者,均易发生。群势越弱,降温幅度越大时,其受害损失则越严重。

防范方法:因为是由气温突变而导致,非病原入侵诱发,一般不用药治理,只淘汰烂子部分巢脾,让蜂多于脾,加强保温,补足饲料即可。但有时发现有的蜂群在遭受挨冻受饿应激后,有抵抗力下降的迹象时,为了防止潜伏的病原菌导致蜂群患病。那么,也应以小剂量的投药,以预防继发性感染。

2 不良管理诱发的应激性烂子

此类烂子,可以在气温很适合子脾发育的正常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不缺蜜粉源,甚至是大流蜜期发生。其发生的缘由,有以下几种。

2.1 加巢础造新脾

给蜂群添加多张巢础框时,就很容易诱发这种烂子现象。中蜂比西蜂更易受应激而烂子。其症状:应激性烂子,初始阶段是以立蛆多见。发病速度极快,经常发现刚放入巢础框才2 h,再将紧挨巢础框的子脾,提出查看蜂况时,就可发现少量立蛆。从时间上判断,也绝非由病原菌或病毒入侵而发病的。因为病原性烂子,在几天的潜伏期后才能显现症状,不可能在区区几小时内就出现症状。因此,就是应激性立蛆。可见工蜂拖出米粒状虫尸,但随着发病时间的拖长,病情会进一步加重。由于大量死亡的立蛆,工蜂难以及时清理拖出。会烂于巢房内,之后还会有日龄更小的幼虫死亡。其受害程度,随蜂群群势的大小和当时的蜜源优劣,以及气温是否适宜繁殖等因素,而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一次性给蜂群加入多张巢础框时,立蛆现象更为严重。

防范方法:也由于非病原性立蛆烂子,一般不施药治之。只须及时抽出巢础框,淘汰立蛆严重的幼虫子脾,保证蜂多于脾。加强管理,如有贮蜜不足者,当时虽有蜜源的条件下,但还须补之。也可囚王一段时间,等工蜂将虫尸清理完毕,休养一段日子后,再重新放王繁殖。如放出原蜂王繁殖后发现再次烂子现象者。可育新王代之,必要时外调子脾补壮。

2.2 开箱干扰性烂子

若对蜂群开箱管理过频,检查时开箱提脾的时间过长。同样也会导致应激性烂子。尤其是中蜂群更易感。

防范措施:学会巢外观察评估蜂况,尽量减少对蜂群的干扰应激,即可避免。

2.3 调子脾烂子

因为在同一个蜂场中,经常会出现群势强弱不一的情况。为了弱群快速壮大,那么就得为弱小的蜂群,调入他群的幼虫子脾。如果过多地补入子脾,就会诱发立蛆烂子现象。尤其是一次性补入多张子脾,更易烂子,后果等于揠苗助长,甚至垮群。

防范措施:必须酌情给弱群调入子脾,原则上宁少勿多,等第一批子脾出房,群势有所增加后,再补入第二批子脾。做到循序渐进,才能保证子脾的健康发育,顺利出房。

3 饲喂性烂子

无论是对蜂群的奖励性饲喂,还是度夏或越冬前的补饲,都得把握好频率和数量。既不能太少,也不可过量。一旦多次过量、过浓的投饲,就极可能诱发烂子。此病是中蜂的“专利”,而西蜂却几乎不发生。

类似这种饲喂性烂子的现象,也会发生在大蜜源的流蜜初期。有时连续较长时间的干旱缺蜜,但巧逢某天透雨后初晴,突然大流蜜。工蜂大量出勤,蜂性极度兴奋后,次日即可见部分立蛆性拖子现象。但此现象较轻微,通常几天后可自愈,并没有像人为饲喂性烂子那么严重。此大流蜜期的病因与饲喂性烂子属同一应激原理。

防治方法:囚王一段时间再放王繁殖,或者淘汰老劣王,育新王代之。

4 盗蜂性烂子

除了寒冷的冬季和早春以及大流蜜期,其它时节均可发生盗蜂。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蜜空王死而垮群,甚至垮场。但有时即使有效阻止平息了盗蜂,但很快会诱发非病原性的烂子。此烂子现象,无论是中蜂盗中蜂、西蜂盗西蜂或者西蜂盗中蜂等均会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无论作盗群或者被盗群,都易诱发烂子。

防范措施:高温的缺蜜期,尽量少开箱查看蜂况。只在晚上饲喂,糖蜜汁绝不洒落地面,抽出多余的空巢脾密封保存。一旦盗蜂止住后,对挨盗之群及时补足贮蜜。对作盗群加大巢门,揭覆布降温以防巢温过高,诱发烂子。

5 巢虫性立蛆、白头蛹

此类现象以白头蛹为主,是由巢虫入侵蛀残巢房,引起大片子脾死亡,房盖被咬开。此病只对中蜂构成毁灭性的威胁。如不人为给予挽救,其结果极可能弱不成群后飞逃。而西蜂则具有极强的抗巢虫能力,只有弱群才罕有发病。且西蜂发病很轻微,大多能自愈。

症状:死亡的白头蛹,有明显的“线路”状分布,原因是巢房底的巢虫,总是呈隧道线状的蛀空巢脾,所以死亡的白头蛹,呈很明显的线状分布。

防范措施:平时及时打扫箱底残渣,尽量减少巢虫滋生条件。如果病情早期症状轻微者,可用镊子顺线状分布的白头蛹“一路追踪”,随同巢虫一并去除。但如果严重者只能忍痛割爱,弃脾后重新放入巢础框,补充饲喂,促其重新造脾育子复壮。或者从他群中调入幼虫子脾育之,以便快速复壮。

6 螨害性立蛆白头蛹

此疫只对西蜂构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中蜂则有极强的抗螨性,而安然无恙。

症状:大量的房盖被咬开,裸露出大量虫蛹。病因是小蜂螨在封盖巢房内危害,导致大量子蛹死亡。

防治方法:其实等大量白头蛹出现时,已经错失了早期治螨的良机,损失已经严重了。可割除封盖,摇出虫蛹,再实施彻底断子施药治螨。因为小蜂螨于封盖巢房内很隐匿,药物难以施达。只有断子,无一封盖巢房时,才能彻底治螨。再从别的强群中,抽调入适量的健康封盖子脾,促其快速复壮。以后还得间隔性地治之,总之,对于螨害而言,应防重于治,才能更高效。

猜你喜欢

巢础群势白头
河南省长葛市获丰巢础加工厂
浅议群势均衡
自制埋线器水泥巢础机
自制蜂具二则
白头鹮鹳
蜂群生态优势的常态化(1+1养蜂法)
青山不老,为君白头
白头吟
一处归去两白头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