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像蜜蜂一样勤奋的一生
——深切悼念徐万林先生

2021-01-11杨玉华

蜜蜂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巢础徐老蜜粉

杨玉华

(黑龙江省虎林市绿都蜂业有限公司,黑龙江 虎林 158400)

徐万林先生生前曾任中国养蜂学会顾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研究员、牡丹江市政协副主席。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月16日仙逝,亨年95 岁。

徐万林先生是中国养蜂业的开拓者,是中国蜜粉源植物学科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中国蜜粉源植物》 一书曾获得第33 届国际养蜂大会金奖;他研制的“数控巢础机精雕床”,被誉为“亚洲一号”巢础机精雕床。他在中国养蜂学会成立30 周年时,荣获中国蜂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在中国养蜂学会成立40 周年时,荣获全国蜂业终身成就奖。他被录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他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徐万林先生就像一只蜜蜂,一生勤奋,一生敬业,一生刻苦钻研,一生追求卓越,实乃我辈学习之榜样。徐万林先生为黑龙江蜂业、为中国蜂业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1975年6月,我在完达山的大山里放蜂,有一天土产公司领导带来几个专家到蜂场,其中就有徐万林先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徐万林先生。1976年我在牡丹江农校参加全省蜜蜂育种学习班,又见到了徐万林先生。这次学习班差不多半个月,接触就多一些。从那次学习班之后,就和徐老建立起了几十年的友谊。他也成了我养蜂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徐老的了解也就多了起来。

徐万林先生是20 世纪40年代开始从事蜂业工作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养蜜蜂,搞科研,写著作,谋创新。一直在养蜂这个行业里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奉献一生。

1955年,黑龙江省农业厅接收了原归国苏侨的蜜蜂600 箱,交给徐万林先生经办。他积极工作,多方努力,组建起黑龙江省第一个国有蜂场。1960年,他在牡丹江地区农科所组建了蜜蜂科研组,建立了黑龙江省第一个蜜蜂科研机构。后来又扩大为养蜂研究室。他在养蜂实践中,还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开辟了黑龙江省蜜蜂南繁采蜜育种的放蜂路线。

图1 作者与徐万林先生(右) 在交谈

徐万林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蜜源植物。1956-1983年,他用20 多年时间,行程10万多千米。差不多走遍了祖国各地,对全国的蜜源植物做了深入的科研调查,写成了《中国蜜源植物调查研究报告》,1984年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改进二等奖。

在这个科研成果的基础上,1983-1992年,徐万林先生又开始了中国蜜源植物调查的第二阶段。这两个阶段,前前后后经过36年努力,终于初步查明了中国主要蜜粉源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花期、泌蜜习性和蜂群管理要点等,并且统一了中国蜜粉源植物的名称。

在蜜粉源调查研究的最后8年里,徐万林先生日以继夜,伏案著述,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蜜粉源植物》巨作。全书117万字,553页,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科研和生产价值突出。1993年获得了第33 届国际养蜂大会金奖。

几十年来,徐万林先生还参与了《养蜂手册》 《养蜂学》 《中国蜜粉源植物及其利用》的编写工作。还为《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撰写了许多蜜粉源条目。

徐万林先生在职期间,曾经参加了1985年10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第30 届国际养蜂大会;1987年8月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31 届国际养蜂大会;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33 届国际养蜂大会。

他在退休之后,又投身创办了巢础机厂。研制出亚洲第一台“数控巢础机精雕床”。这个巢础机厂生产的“蜂峰”牌巢础机除了满足国内需要,还出口到了国外。

在和徐万林先生交往的岁月里,经常得到他的关心和教诲。他的著作《中国蜜粉源植物》 出版之后,也送了我一本。回想起和徐老在一起的难忘片段,时至今日还历历在目。

图2 作者和徐万林先生(右) 合影

1983年我在虎林县农业科当养蜂技术员,生产季节总是在山里跑蜂场。有一天,我骑着摩托车顺着山路飞奔而下,看到山下一台吉普车停在路边,有人向我招手。我停车下来一看,是省里领导来虎林检查工作。徐万林先生也来了。当时,他带着照相机一定要给我照个相。他说:“你骑着摩托从山上飞驰而下,就像山里的雄鹰一样。一定要照一张”。我又骑着摩托车表演了一下飞驰而下的过程。徐老给我照了相。记得当时那个胶卷是彩色反转片的,后来还是拿到北京去洗的照片。

徐万林先生是中国养蜂学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常务理事。在他退休之后,黑龙江省就推荐我接替他进入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会。那个时候,中国养蜂学会也就30 多个常务理事。一个省基本上都是一个名额。他嘱咐我一定要珍惜这个兼职工作,好好地发挥作用,为黑龙江省争光。

几十年来,和徐老虽然在一个省里。也不是经常见面。但每次见到徐老,总能感觉到他非常乐观,也觉得他非常忙。记得他退休后有一次到虎林来,我跟他拉家常。他说现在吃饭都用勺子吃。我以为他有什么毛病了,就忙问怎么回事儿。他说,要干的事太多了,时间不够用,用勺子吃饭节省时间啊!他当时说的这句话,一直让我记忆深刻。

2012年7月,我省的蜂业前辈韩行舟教授组织了一次三江蜂业考察活动。徐老那一年是87 岁,在女儿的陪伴下也参加了活动。考察团到虎林之后,头一天我是安排在兴凯湖畔吃的饭。徐老当时来了兴致,要赋诗一首。旁边的韩行舟教授帮助他记录,两个老先生经过几番斟酌和修改,“兴凯湖水激浪花”这首诗终于完成了。那一天的场面非常温馨,大家都为徐老的幽默和风趣而鼓掌。

图3 韩行舟先生与徐万林先生(左)在交谈

图4 2012年7月,徐万林先生(左四)与老友们相聚在兴凯湖畔

前些日子,去牡丹江温春参加省生态蜂业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原打算去看看徐老,却因为家中有事急着返回而没有去成。时隔不到一个月,先生却驾鹤西去。成了我一个深深的遗憾。

徐万林先生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的奉献和开拓精神,他的勤奋和钻研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谨以此文表达对徐万林先生的深切怀念,愿徐老在天国一切安好!

猜你喜欢

巢础徐老蜜粉
河南省长葛市获丰巢础加工厂
茂县蜜粉源植物调查及利用分析
我国蜜粉源植物种类的统计与分析(下)
自制埋线器水泥巢础机
自制蜂具二则
“红雪缤纷”忆徐老
北京市蜜粉源植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徐光耀:“四不”养生
徐光耀“四不”养生
蜂蜡巢础和塑料巢础之我见